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论文_苏沛忠

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论文_苏沛忠

苏沛忠(广西苍梧县木双镇初级中学 广西 苍梧 543100)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历史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发展和历史进程的重要学科之一,但是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关注力度较低,所以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历史为为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进行全新模式的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帮助学生得到整体的提升。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策略;发展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6-093-01

引言

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想要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保证学生的整体学习素质,可以将学生设定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摆正“主体”与“引导”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为此,笔者阐述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探出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在认知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直观的感知,感性体验丰富。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例如:胡萝卜、芝麻(胡麻)、胡椒、核桃(胡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都姓胡?这些生活事例能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我们息息相关,民族交融的成果已深深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三字短语进行概括,诸如“都说幸福婚礼”的谐音短句(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结汉亲,学汉礼,迁都洛阳)。这样,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记忆策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效果。在思维、想象力方面,初中生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一子目,并运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成语讲述淝水之战的过程,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前秦失败后崛起的北魏采取的统治措施与前秦有何不同?教材安排“淝水之战”子目内容仅仅是为了讲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吗?这些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凸显民族交融的特点进行铺垫。

2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初中生刚接触历史学科,其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历史学科思维和方法还比较欠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历史教学运用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非常必要。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充当“评论家”,合作讨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意义吗,应该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对于初中生而言,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是有难度的,所以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引导。这时,教师可以给出评论历史人物改革主要依据的两个标准:其一,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动历史前进。其二,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学习本课时,有些学生会在情感上产生片面性,觉得中原文化有着巨大优越性,鲜卑族很落后,民族交融仅仅是鲜卑族学习中原汉族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妨设置一个情境,“难道鲜卑族全盘抛弃了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吗?难道鲜卑族就没有给汉族带来有益影响吗?”这种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质疑,可以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民族大交融是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它既包含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包含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总之,教学民族交融这一历史知识时,教师要用“历史观点统率史实”,通过提供民族交融的一系列历史事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创新学习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评价的绝对权威,通过纸笔测验等方式对学生做出终结性评价。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尽管均不完善,却在不断进步。面对处于初中阶段这一“发展加速期”的学生,教学评价需要遵循“全面性、广泛性、多样性”原则。具体地讲:第一,评价要全面地针对发展中的全体学生;第二,评价主体要广泛,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应该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和社区等多方面评价的方式;第三,评价类型不再仅仅是终结性评价,而是更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加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创新学习评价方式,不仅要建立新型评价观,还应通过教学评价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比如,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环节,教师可以在给出两个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材料、史实,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结束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陈述,然后由组内和小组间互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评价的主体。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达到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目的。

4总结

综上说述,“以学生兴趣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全面的教学计划。新课改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只有更好地将教育心理学和历史学科相结合,研究学生的认知与学习,才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实现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学习真知。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策略[J].周丛泉.新课程导学2018年31期.

[2]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效果的分析与思考[J].余建祥.考试与评价2018年11期.

论文作者:苏沛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论文_苏沛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