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田骏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田骏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与建筑是息息相关的。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点和焦点,地基基础是房建工程质量的关键点,房建工程对地基基础的质量要求非常的严格,国家和政府为了保证房建设施的安全性以及质量,亦是严格要求,层层把关,在研究和处理问题方面也加大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从房建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入手,进而着重分析影响现代房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以及特点,并提出提高质量的技术途径。旨在促进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合理化、安全化和良性的发展,保障居民住房的安全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导言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加。经过长期的实践累积,对于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信息科技的不断更新与人们对房屋建筑功能和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使得当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不得不随之发生相应的改进。为减少房屋因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不当产生下沉、抗震性差以及不稳定等安全隐患问题,必须严格按照地基施工操作流程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来处理,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地基处理

所谓地基处理技术,就是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项目当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让房屋建筑地基整体所呈现的承受能力更强,降低房屋在投入使用之后变形以及渗透性变差等状况出现的几率。因为房屋建筑工程非常容易受到一些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对其加以施工建设以前一定要对各方面环境因素加以全面的考虑。不同形式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都将会给工程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因为房屋建筑当中的地基施工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需要在其中融入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才能切实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地基施工是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只有确保地基施工的整体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规定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部分的施工建设,继而为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安全以及效率提供保障。

2.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主要技术

2.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当前,在房屋建筑中使用注浆地基处理技术的时候,通常是借助水泥注浆与硅化注浆两种形式以实现施工目的的。具体来讲,水泥注浆技术,是借助灌浆管或压浆泵把实验中取得的各种科学的数据比例,应用到水泥浆液的配置过程中,然后把配置好的浆液合理地灌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借助周围土地与水泥浆液混合后凝固而成的具有较大强度的土体,对地基的抗变形能力、压缩性及强度等进行明显改善;硅化注浆就是在压力、加气、电动等作用下把混合的硅酸钠溶剂科学地灌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借助混合的硅酸钠溶剂所具有的物化特性,推动地基土地的硬度与强度可较好地符合预设标准。在灌浆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时期的灌浆方法已经颠覆了传统过于单一的形式,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具有明显复合性特征的灌浆技术已经在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中得以普遍应用,比如,水玻璃—水泥双液注浆等,在应用符合性的地基注浆技术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先把水玻璃与水泥两种浆液分别配置好,然后将两种浆液依次从事先设计好的注浆管顶部管口用同样的流量与压力,合理地灌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可推动房屋建筑地基的凝固质量及凝固速度有明显优化。从这里可以看出,注浆类型的处理地基技术,是一种对地基结构进行合理改变的有效措施,可有效防止房屋建筑在施工中或建成后不均匀沉降等情况的出现。本文在研究与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前一些房屋建筑在处理地基的时候选用了注浆类型的地基处理技术,都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施工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排水固结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想要提升地基土体所具备的抗剪强度,最好的办法是对排水固结法加以利用。将垂直排水柱布设在软土地基粘性土当中,继而利用排水固结法针对地基实施加负荷形式的压力测试,继而将其所谓前提展开分析,得出提升软土地基强度具体的方法,为房屋建筑所具备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保障。地基处理工作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排水固结法包括:①砂井法。该方法主要是在软土地基当中设置砂井,在上层铺设上砂垫层,这样做可以应用房屋建筑地基当中的排水通道,对一些多余的水分加以排除,继而提升地基固结的速度,让地基强度更高;②堆载预压法。该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在地基开始正式施工之前,在施工的现场实施建筑房屋等质量的堆填,继而采用预压加载的形式,让地基的沉降提前开始,继而实现地基稳定性的提升,增加其整体的承载力;③电渗排水法。该方法是利用金属电极,将其插进地基土壤中,然后通电,继而使得地基当中的水分从阴极流向阳极,再让水分从阳极流出,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地基当中的含水量,为地基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2.3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

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土质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都是应用于粘性土或者是砂性土。旋挖钻孔技术在成孔的过程中比较快,并且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投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保证桩孔位置的精准度,通过这种地基处理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空间。如果是在公路或者是桥梁桩基工程中进行使用的时候,首先需要在导管内灌注相应的混凝土,然后在对孔深测定完成之后进行水封,在这个施工过程中如果沉渣的厚度没有达到方案中规定的标准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桩孔内进行清理,直到沉渣的厚度符合的规定的要求之后才能继续开展下一个环节的工作。

2.4DDC灰土挤密技术

在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领域中,DDC灰土挤密技术是近些年新兴发展出来的一种技术,在经过不断地推广之后,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很多地区的房屋建筑施工当中。DDC灰土挤密技术的原理为:施工人员先采用强夯法对房屋建筑地基中的深层地基孔展开夯实处理,并利用螺旋钻机将施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灰土分层注入到地基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空隙里,并将其夯实成桩。在经过施工人员的反复锤击之后,桩的半径在不断地扩大,这样就可以将原先的单一软土地基改造成混凝土复合地基,利用改变房屋建筑工程土质结构的手段来实现增加地基的稳固性及强度的目的,并使地基获得防变形的效果。

2.5振动沉管灌注桩技术

我国较多地区都属于软土基地区,在软土基地区建造房屋建筑的过程中,施工工作人员要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技术,振动沉管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采用一些振动设备,对地基桩进行不断的振动敲打,为了能够形成桩孔,施工工作人员要把地基中的含有钢筋的混凝土能够深入到地基桩的图层之中;把钢筋骨架放入到地基桩中;用混凝土对整个地基桩进行浇灌。与其他类型的地区相比较来说,软土基地区的地基发生沉降的几率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地基进行更好的处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使地基的沉降速率得到有效的减缓。与此同时,与其他地基处理技术相比,振动沉管灌注桩技术在使用方面以及技术要求方面都比较低,而且还能够满足目前我国大部分房屋建筑的施工要求,因此,在软地基地区的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振动沉管灌注桩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以及运用。

3.结语

地基基础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是建筑项目施工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关键,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也得到极大的改进和提升,在对建筑项目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还需要现场工作人员根据项目施工现场的情况变化进行施工方案的及时调整,如此才能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舟海.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2,31(22):108-109.

[2]刘建设,张卫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1):196-197.

[3]韩新利.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山西建筑,2012,38(25):93-94.

论文作者:田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田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