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着社会的变革,特别是在多元思想的冲击下,中学生仅掌握文化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更需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育,因此情感教学法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情感教学内涵进行阐述,分析了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使思想政治课一直沿用讲授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的教学模式,并且由于思想政治课的概念与理论十分抽象枯燥,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就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自改革开放来,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等综合实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教育理念也随之进步并发展,情感教学应运而生。
1、情感教学的含义
情感教学是相对于认知教学、说教型教学而言的另一种教学概念。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情感教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把情感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
2、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教学目标:偏知识目标忽视情感目标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高考,“高分者得天下”,教师自然就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高尚道德情感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培养,教学目标停留在认知阶段,没有上升到情意目标,这导致中学生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德行分离。他们在认知上可能已经掌握了思想政治课的有关知识,但在思想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言行一致。
2.2教学方法:偏理论知识讲授忽视情感教学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感受:在政治课上,老师惯用的教学思路是回顾旧知识导入新内容――阐述相关新概念――说明哪些是重要考点――总结课堂内容――做高考题学以致用。教师把本应充满情感体验的教学知识分解为生硬的几个要点、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其结果必然是引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反感和厌烦。暂且不说是否在政治课堂上实现德育教育的功能,如果引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反感与厌烦,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大多数教师对情感因素的运用是凭经验和感觉,心情好的时候就多注意情感渗透,心情不佳时候草草讲完知识点便完事,并没有过多地注意“以情促教”,这就明显地体现教师对情感教学的实施不能达到系统性和科学性,这也是教学中注重空洞理论知识讲授忽视情感教学体验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学业成绩评定:偏认知水平考核忽视情感因素的综合评价
据很多走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反映,现普遍存在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首要标准,即教学评价标准严重的偏向化。这是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升学压力造成的结果,升学压力也是造成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很少运用情感教学的重要原因。同时,家长和学校也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对情感教学法的实施,更不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3、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策略
良好的情感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进行情感教学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3.1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投入决定了学生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开展教学,将知识点趣味化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同时教师应将自己融入学生中,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感染学生,对于有良好表现的学生进行适当表扬,并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例如,在进行《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教学时,可运用悲愤的语调来历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疯狂掠夺罪行,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南京大屠杀暴行,以此来感染学生,最后点出“国耻我辱,国兴我荣”的道理,并带领学生大声诵读,进而良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3.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所在,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任务,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使学生因喜欢教师而喜欢此学科,融洽的师生感情是思想政治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例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师生互动、角色互换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机会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提问并与学生同时讨论解答,这不仅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其独立人格的存在,进而提出意见并发表个人见解,还消除了师生间的心理障碍,缩短了彼此的距离感,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益。
3.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
设定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特定情感,使其产生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并能迁移泛化为更稳定的情感状态和高度,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来创设情境,以根据教学预期目标来触发学生情感。
参考文献
[1]王晓静.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
[2]马玉芬.论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主参与[D].苏州大学,2008.
[3]徐建会.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运用探究[D].苏州大学,2008.
作者简介:杨斌(1996-),男,山东省诸城市人,烟台市芝罘区鲁东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
论文作者:杨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情感论文; 政治课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教师论文; 中学论文; 认知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