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论文_唐秋英

浅谈新课改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论文_唐秋英

(衡阳技师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在新课改下,中职语文教学要紧贴中职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结合中职现状,调整教学内容;围绕中职实际,选用教学方法;根据时代发展,运用教育技术;立足中职特点,构建评价模式。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教学,应该顺应趋势,积极参与课改,为专业教学服务。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语文教学

前言:

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令人堪忧,学生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很低,更不要说能写出条理清楚,颇有见地的专业论文了。因此我们就要进行课程改革,这样的学生踏出校门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我们必须重视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语文的基础工具作用,为专业课服务。

1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正视现状,和专业结合

中职学校教育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是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而非基础教育内涵。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也决定了这一点:他们不可能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深入兼顾,因此扎扎实实掌握职业技能是他们面向未来的合理选择。这也是职校区别于普通高中而赖以生存的基础。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定位于此,语文作为其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应和专业相结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职校的真正作用。

和专业结合,教材先行。教材编排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内容力求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中职生就业、从业、创业的需要,以及认知特点和情感心理,实现课本学本化。要让课文内容和专业贴近,课文思想和专业互融,口语、写作为就业铺垫。

和学生结合,教法辅助。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正视现状,承认学生的差异,扬长避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长处。

2结合中职面临现状,科学调整重构教学内容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 工具性的学科教学,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语文教学内容调整重组主要偏重四个方向(1)观察倾听能力培养,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倾听,明确要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倾听,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倾听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内容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3)阅读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创新阅读,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4)写作能力培养,学习内容要重点放在如何写书信、个人简历、合同样本、申请书、等应用文上,确保格式正确,条理清楚。

3教学方法应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因材施教是重点。在新课改视野下,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值得借鉴和选用的方法。行为导向教学又称实践导向教学,是一种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

其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模拟教学,即以人为创造某种与社会交往仿真的情境作为实践教学场所或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训基地或人造情境的模拟实践中,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二是案例教学,即借助某个具体情境或特殊问题的描述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学生通过对特殊情境或问题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发现或抓住问题,并结合个人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手段,从而诱发其创造潜能,并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是项目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提高职业认知水平和职业能力。学生通过一个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实施过程,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并逐步培养出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四是角色扮演,即通过对某个社会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角色扮演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强化相关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行为导向教学在应用时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独立的、单一的,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式。

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只有以市场为主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学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以引领、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使中职生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语文素质,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尽展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1]舒志华.浅谈新课改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甘肃教育,2012(21).

[2]杨静.让中职语文的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构建中职语文生态课堂[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5).

[3]范明英.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科学导报,2015(9).

论文作者:唐秋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改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论文_唐秋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