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红外线治疗与护理体会论文_陈梅珍

福建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 350005

【摘 要】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红外线治疗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血透患者30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维生素E、内瘘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和护理,分别检测治疗护理前与治疗护理后的最大透析血流量、尿素氮,计算尿素再循环率、尿素动力学指数(Kt/V)和尿素清除率(URR)等指标,观察比较上述指标发生的变化,探讨本组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治疗护理后患者最大透析血流量、Kt/V、URR指标均增加,尿素再循环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血透患者给予红外线治疗联合口服阿司匹林、维生素E及护理能有效提高内瘘血流量,改善血透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红外线;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保障血流量良好,患者的透析效果才有保证。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患者自体动静脉,其优点是出血量少、穿刺容易、血流量理想、能够长期利用等,是长期维持血透患者的良好选择,往往被视作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维护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良好,是血液透析科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血流量不足者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加以改善。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血透患者30例进行红外线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血透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平均年龄(51.7±12.8)岁;平均透析时间为(80.5±36.3)月;动静脉内瘘方法均为桡动脉与头静脉端侧或端吻合,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62.6±27.4)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7例,多囊肾3例,其他3例。将常规最大透析血流量<150ml/min者评价为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排除肾移植、死亡、转腹膜透析、失联等患者。

1.2 方法

1.2.1 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分析:常见易引起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原因包括:①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处于微炎症状态可诱发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使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因子合成及其活性下调,氧化应激等造成内瘘血管内皮损伤,促使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这可能是本组患者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因素。②局部血肿形成。多由于操作中压迫止血不当、或是穿刺技术欠佳等造成。③血液高凝状态。患者透析期间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过大、自身凝血机制异常等可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堵塞内瘘,使血流量受到影响。④患者血压过低。往往由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透析过程中进餐等造成血压偏低。⑤过早使用瘘管。在瘘管未成熟时过早使用,可能会影响今后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一般应在内瘘术后4-6周起应用。

1.2.2 治疗护理措施: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具体包括以下主要方面。对血流量<150 ml/min者给予红外线照射内瘘治疗30 min/次,2次/d,同时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次、维生素E 50mg/次,均为1次/d,连续治疗30 d;严格掌握动静脉内瘘使用指征,内瘘术后只有当血流量>600 ml/min、内瘘直径>6mm,内瘘皮下深度<6mm、血管边界清晰时方可使用。血肿较小且无增大趋势、血流量>180 ml/min者无需拔针,可于透析过程中冰敷,减少或停加肝素,并观察血肿变化。透析完毕后于24h内冷敷皮下血肿处,24h后热敷。过度超滤导致的血流量不足,需减慢血流量,将超滤率降低,补液时加少量0.9%氯化钠溶液;调整透析过程中进餐的时间在透析开始后2 h内进行,因此透析清除的溶质与水分占比例较少,对于外周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很小,相对而言不容易导致血压下降。

1.3 观察指标:分别检测治疗护理前与治疗护理后的最大透析血流量、尿素氮,计算尿素再循环率、尿素动力学指数(Kt/V)和尿素清除率(URR)等指标,观察比较上述指标发生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作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t检验和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护理后患者最大透析血流量、Kt/V、URR指标均增加,尿素再循环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规血管通路,血流量的状况直接影响到透析治疗的效果。引起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局部血肿形成、血液高凝状态、患者血压过低、过早使用瘘管等[2]。由于血透患者多有微炎症状态,加上现在血透患者中老年人以及合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的患者日益增多,动静脉内瘘易于出现栓塞、狭窄等,影响内瘘血流量从而造成透析不充分甚至无法透析的情况,严重影响透析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对本组30例患者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维生素E、内瘘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和护理后,最大透析血流量、Kt/V、URR指标均增加,尿素再循环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本研究所用治疗护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内瘘血流量,改善血透效果。

参考文献:

[1] 严贺,李巧玲,童辉,等.远红外线理疗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作用[J].护理研究,2013,27(2A):354-356.

[2] 邢春英.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29-530.

论文作者:陈梅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红外线治疗与护理体会论文_陈梅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