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论文_沈佳妮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论文_沈佳妮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教育体制改革后,在新课标下,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创新能力、培养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的新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的发音很准确;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非常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对个人创造力提出了十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与集体活动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

二、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如教被动语态时,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有钥匙、小刀、铅笔头、钢笔等物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师生对话时可一件接一件往外拿,边拿边问:What’s this? What’s it made of? What’s it used for? 这种教法和学法,会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关于电梯的课文时,让学生看图并讨论如何使用电梯,并联系课文进一步深问:Why doesn’t John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教师有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讨论。第三,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Team work,Pair 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

四、构建实践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意用实物演示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体会表演情境,用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把学生带入所学情境之中,在情境中实践,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各种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导他们在情境中产生疑问、设想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例如,教学“问路”这一课时,可把教室的桌子拉开距离,变成一条条的“街道”,再在桌子上贴上银行、商店、学校、医院、交通灯之类的图片,这样,一个普通的教室就成了一个“小城镇”。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以请学生扮演警察来指挥交通、指路,这样便于学生将自己融入模拟真实的情境实践中,学会问路的英语表达。另外,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班级及学校的联欢会,多用英语编小品、课本剧,朗诵短文、小诗,讲英语故事等。

这种活生生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尝到甜头,表演的成功会使更多的学生对英语保持强烈的兴趣,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内外语言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内在动机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遵循内部动力原则,即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之产生内部需要,自觉的、主动的认识和掌握所学知识。语言交际训练形式的多样化,留给学生许多.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为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应深钻教材,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目标,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吉荣.初中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2]崔燕.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3]王红英.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

论文作者:沈佳妮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论文_沈佳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