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五中学 563100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的结合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结合起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创新
引言:探索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一体化教学,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化物理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传统模式分析
信息技术进入学校已经过去十多年时间,各校纷纷配置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逐渐代替传统的挂图和实物成为一种新型展示方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使自己的教学形式更丰富,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给课堂带来活力。但是,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往往只为教师的教服务,并没有运用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没有运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多媒体技术只是简单地发挥了展示功能,将教师的教学设计展示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查找、分析、审阅等资源搜寻功能,也并没有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主体已经由教师向学生转变,教学方法已经由教师讲授灌输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应随之发生变化。
二、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变化
1.以往的教学理念大纲并没有具体阐述教学理念,但在现行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理念的具体内容,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来发现隐藏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现实。主张科学教育应与当前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加强物理教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2.新课程标准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它改变了以往强调双基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它不仅强调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且强调了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3.在教学内容上,学习的重心从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继承和积累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好处
(一)有利于创设物理情景,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一种于本节学习内容有关的物理情景,让学生不再同传统教学一样只能根据教师的讲解来学习知识,而是可以更为直观的学习知识,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把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得原本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有关内能方面的教学,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分子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提供感性材料,培养创新思维
在初中的物理知识中,大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复杂,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生动地物理实验过程,如电流的流动方向和形式、内燃机如何进行工作,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描述进行了解学习,但如果通过信息多媒体技术将电流的流动方向、内燃机内部工作过程、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以动态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便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动态效果图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帮助学生进行深刻的记忆。
(三)有利于扩展知识容量,提升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只有使教师花费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才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工具及方法使初中物理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要求主要是切实课本知识,对物理教材进行合理运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学习教材以外的知识。此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将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一方面教师对与专业知识应有深刻的了解,有着较为广阔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对于信息多媒体技术也应该有一定的使用基础,能够较为流畅地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一)及时革新教学理念,跟紧时代的步伐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不再专属于教师,学生们也可以利用这项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对于信息技术不应只掌握Flash、PowerPoint等常用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还应该掌握网络资源库的创建方法,将一些对于学生有用且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资源放进资源库中,鼓励学生在资源库中进行课外知识的学习,并自主地检索一些资源材料,转变传统的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教师应跟紧时代的步伐,及时改变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自身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得教育改革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有所保证。
(二)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切不可过多依赖
1.在现今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核心工具之一,但是教师应保证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不可过多依赖。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现实试验,但多媒体教学虚拟现实并不等于现实,信息技术虽然能够将实验过程进行模拟,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并深刻理解。
2.信息技术所模拟的现实往往忽略了真实情况中的个别影响因素。因此,虚拟现实只能让学生了解一个因素对于实验的影响,不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所有实验的复杂性,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增加了阻碍。
3.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协调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主次地位
规则一: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授“压强”这部分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之后将课堂上的部分时间给予学生用来探讨学习,最后由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得到最终的反馈。
规则二:初中物理教学往往会通过实验进行讲解,因此在进行某些常规性且不损害实验物品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但进行一些具有破坏性质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验,从而保证仪器的完整度和学生的安全。
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只有努力适应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过程。同时,尽量寻找物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契合点。这样,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建设开放性的课堂、采用图示法等实现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的教而且为学生的学服务,构建学生主体课堂。
参考文献:
[1]董玉顶.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12):81.
[2]郑志杰.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9(21):155.
论文作者:张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初中论文; 知识论文; 多媒体技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