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制度、模式下高职教育的现状与特点_高职大专论文

我国不同制度、模式下高职教育的现状与特点_高职大专论文

我国不同体制、不同模式高职办学现状及其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体制论文,现状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回顾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清末民初的高等实业学堂算起,已有百多年历史。但是,在20世纪前半期发展并无多大建树,只是到60年代才在台湾得到较大发展。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新生事物的高职教育才开始出现。先是,1978年在天津、无锡等地试办;稍后,1980年国家教委批准设立首批13所职业大学,标志着高职教育在大陆的正式兴起。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沟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为我国高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994年第二次全教会提出以“三改一补”的方针发展高等教育,即通过对现有的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仍不能满足时,经批准可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学校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来补充,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为高职的大发展提供了保障。1998年新组建的国家教育部,在“三改一补”方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多一改”的方针(即多形式、多模式、多机制和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多形式”主要指办学形式多样化;“多模式”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多机制”则是指高职教育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在这一系列有力措施的推动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形成了“六路大军”协同作战、迅速发展的大好局面。这“六路大军”是指独立设置的职技院校、部分本科院校设置二级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改制、成人高校改制、民办高职院校以及重点中专实行五年一贯制进行高职教育。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多体制办学

迄今为止,我国高职教育虽仍以公办为主,但已开始打破政府一家独办的传统格局,逐渐出现了多体制办学的良好态势,而且发展势头还十分强劲。这些体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完全由政府举办。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以往的传统体制均为公办,包括普通大专院校和各成人高校。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不少普通大学设置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相当多的高等专科学校改制成了高等职业院校,还有少数中等专业学校也已在其中举办了高职系科。这些院校、系科虽然其培养目标有了变化,但其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国有,依然为政府举办。这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办学体制。

2.国有民办体制。我国一些地方的普通高等院校试行在原有校园内设置独立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按民营机制进行运作。其主要的教学资源仍来自原国有院校,但其日常运作经费逐步自主解决,内部运作机制有了较大差别,正在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转化。这种“一校两制”模式是普通高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方向。

3.国有企业为主体,开放式、社会化办学体制。即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采取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合举办的形式创设高职学院。在这一体制下,所有制结构仍是国有为主,吸收社会资源,实行灵活机制,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高职办学体制。由宁波大红鹰经贸有限公司与宁波市教委联合创办的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是这种体制的一种代表。

4.“公转民”体制。这一体制是指原由政府举办的学校整体改制为民办。这是一种大胆尝试,既充分利用了原有教学资源,又引入了市场机制进行运作,其内部管理发生了深刻变化,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浙江万里学院就是这种体制的代表。万里学院是在原浙江农技师专基础上,由省、市教委和万里教育集团联合改制而成,成为国内首家改制的民办高校。改制后发展迅速,前景看好。

5.民营企业创办新型学校体制。指由一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投资创设的高职学校。中国的教育要大发展不可能由国家永远包下去,穷国办大教育必须有新的思路,必须要创出新的途径。一些有抱负、有远见的实业家决心为祖国的教育振兴作出贡献,于是民营企业办教育应运而生。目前,各地已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新型高职学校。如浙江台州民营企业家李书福先生在其吉利集团内部的“中国吉利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创设了“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并正向“浙江吉利职业技术学院”过渡。

6.多方集资、社会办学,以股份制模式运作的体制。这种体制是集腋成裘,汇各方资金、集各方英才联合办学。学校设立董事会,延聘教育专家主事,完全按市场经济机制运作。浙江树人大学即是此类的一个典型。该学校由政协牵头,充分利用民主党派人才济济的优势,联合各方力量,办起了一个在各方面很有影响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7.独自创设、完全私立的体制。由企业家或教育家作为法人代表自主筹资创设。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可算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在西安、安阳也出现了这类高职院校,也有了成功的范例。

三、我国高职教育的多模式教学

与我国高职办学体制的多种类型相似,目前高职教学模式也十分丰富多彩,可粗略归纳为以下三大类型:

1.原有普通高校教学模式的部分改革。各种体制下的高职院校的主事者已经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教材、教法上应该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都注意在这些方面采取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以满足这种新型教育的需要。但是,由于不少院校是在原有普通高专学校的基础上改制、改组而成,原来的师资、设施还很难跟上这一重大变革的步伐。所以,不少教师还习惯于原有的教学方法,很难进行脱胎换骨的转换。理论教学虽已明确“以够用为原则”,但实际上强调体系完整的传统作法,在教学实践中仍有较大市场;实训内容虽已有所加强,但限于设施、场所的不备,还很难占到应有的比例;专业设置虽已明确要适应市场需要,但囿于现有规章制度,还很少有大的突破;使用的教材还有不少只是现有普通高校教材的删繁就简,还没有完整、成套的教科书可资使用。所以,基本上还只是处于小改小革的阶段,离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应用技艺型人才的真正需要还有很大距离。这正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要下大气力认真加以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有些高职院校虽已改名,但与原来的教学方法相比少有更改,应切实加以改进。这类教学模式基本上仍然是采取课堂教学方式,只是在教学时注意充实了实际操作的内容,还很少采取现场教学、模拟上岗形式,学生严重缺乏动手的机会。这种模式是目前我国现有高职院校中正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2.充实实训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模式。一些新建高职院校和一些条件优越的原有院校,从培养新型人才这个根本目的出发,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室、实践操作室和实习工场。真正把实践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但配置了先进的设备、设施,还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条件。这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样板。该院各类实验、实习场所已逾40,另有16个实训中心,此外还有115个校外实训基地,其设备之先进、场景之逼真,让参观者深为赞佩。

3.产学结合、开门办学模式。目前,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正在积极采取校企联办某些专业的实践。例如:上海交大技术学院与江南造船(集团)公司联合举办船舶技术高职班;北京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市钟表眼镜公司等合作创设视光学技术专业、与SMC(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培养机电工程专业学生;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与上海物业管理公司共同承担智能化楼宇及设施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训工作等等就是这种模式的实践。各个学校与企业的具体合作虽不尽相同,但基本思路及作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均与企业共同研究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均延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都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设施;都为学生安排固定的、多次的实践操作时间,甚至跟班作业。有的还在学习期间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生产基地进行研修。根据现有资料,这种产学密切结合的高职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毕业的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除了在教学模式上各高职院校在不断摸索、探寻新的可行的方案外,目前在学制上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传统的三年制以外,五年一贯制、六年贯通制在各地也已出现。如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就推行一种“四五套办”的新学制,即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前二年按中专教学计划,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一些专业基础课,后三年完成大学学业,将三年制大专和四年制中专两种学制有机结合起来。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学院则正在筹划实施3(中职段)+3(高职段)模式,将中、高职教育更好地衔接起来。此外,举办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也被一些学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正在积极进行规划准备。

标签:;  ;  

我国不同制度、模式下高职教育的现状与特点_高职大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