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_思维品质论文

200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_思维品质论文

2005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人文社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论域并无新的拓展,思考却在不断深入。从论文数量上看,研究编辑业务、编辑主体的文章居多。前者多为工作中的探索,体现出可贵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后者表明编辑们具有强烈的自审意识,但这类文章容易流于空泛,与去年一样,还是编辑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扎实一些。关于学报改革与发展,坚守学术与顺应市场两种声音均有,道理也讲得更充分了。评价体系问题,可以说已达成共识,因而没有太大的学术空间了,也就没有多少新的认识上的突破,接下来是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的问题了。随着名栏工程的推出,名栏建设的文章多起来。编辑出版网络化步步为营,理论探讨也紧随其后。

一、学报编辑业务

蒋媛媛认为,策划是现代学报编辑应当确立的基本编辑理念。加强学报编辑策划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现实选择。学报编辑策划有整体策划、选题策划、栏目策划、专题策划等。解决学报编辑策划不力的关键在于确立策划意识,培养策划人才,实行策划的目标管理[1]。单丽娟认为,随着期刊编创进入策划时代,选题策划备受重视。选题策划是期刊业最具知识经济特征的智力活动。期刊选题策划应遵循导向原则、整体规划原则、创新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市场化原则、灵活机动原则、法律原则[2]。吴天德指出,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要使高校学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强手如林的期刊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利用各高校之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在刊物定位、栏目设置、版面装帧设计等方面下工夫,努力构建与众不同的、具有自己个性特色和风格的学术期刊。因而必须加强刊物的个性策划,包括学报定位策划、选题策划、栏目策划、质量策划[3]。

王远峰、胜利认为,审稿要具有求真意识,即追求科学性。为达到求真的目标,要注意防止对稿件的错判,要容纳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稿件;不能以绝对的观点去看待和审阅稿件,要杜绝私心杂念,严防漫不经心[4]。隋行芳等通过六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双盲与非双盲审稿在总体质量上并无明显差异。尽管如此,双盲审稿仍有优点:审稿人不必直接面对权威的审稿意见或稿件,无情面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对稿件无亲疏之别,从而能客观地评价稿件。双盲审稿一式三份稿件同时分别寄给不同的审稿人,从理论上讲比非双盲审稿(须依次寄给不同的审稿人)节省2/3的时间,缩短了稿件刊出周期[5]。张转认为,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作者严谨的学术精神的体现,而且是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学术期刊的编辑应充分重视参考文献在稿件鉴审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文章的具体内容,寻根溯源,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对文章质量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6]。

杨玉东从内容美、形式美、接受美、科学管理美四个方面探讨精品期刊的外延和内涵特征,形式美指封面设计审美的标志性,目次页设计审美的导向性,版面设计的合目的性,内容美指真实和谐性、可预测性,接受美涵盖了编辑的接受和读者的接受,科学管理美表现在制度建设的规范性和机动灵活性[7]。高时阔等认为,写作、编审、阅读学术论文都是一个审美过程。作为审美对象的学术论文,是作者理性思维的一种美的结晶,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科学美、形式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8]。刘梦溪认为,学术论文中蕴含的科学美,是科学理论和科学产品两种科学美的集中体现。科学研究和科学审美应该借鉴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艺术美的鉴赏原则[9]。刘春林提出,期刊应当重视编稿艺术,这体现在专栏的设置、标题的设计、稿件排列的节奏感及气氛的过渡等方面[10]。

谭笑珉认为,封面装帧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视觉传达艺术,是运用色彩、书法等艺术手段将刊物的特色内容传达给读者的艺术形式。但从目前一部分期刊的封面来看,不是太过于复杂艳丽,便是太过于单调生硬,并且由于对色相、明度、纯度在具体环境中掌握和运用得不够精确而影响了整体配色效果。因此,封面装帧设计要重视解决或巧妙运用色彩对比产生的错视,色彩的前进与后退产生的错视,色彩的同化产生的错视等现象与手段,既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表现设计的内容,又不落俗套[11]。邹亮指出,学术期刊封面上的英译名存在着不统一、误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统一性。针对这些问题,他从四个方面对此类译名的规范化进行了探讨,并呼吁相关编辑部门应尽快做出规范[12]。

庞富祥对山西省2004年度出版的百余种社会科学期刊的版权页审查时发现,30%左右的期刊版权页存在问题:版权内容分散,缺少主办单位,缺少主编,缺少发行范围,缺少创刊年份。他提出四点相应的对策[13]。田振东认为,社会科学论文的标题应字字慎重,反复推敲。一个标题就是一条信息,只要标题中含有能够表达信息构成的关键词就够了,而不用缀以额外的词语。学术论文本身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因此,“研究”、“浅谈”、“关于”、“进行”、“思考”等都属于赘词,完全可以删去。学术论文的标题要有专指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标题的信息性决定了它所使用的语言应是中性的,即不应采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夸张性语言。论文摘要存在信息量不足、自我夸张、采用第一人称等问题,应予以规范[14]。何柏生指出,在我国现今学术期刊中,主要采用五种注释规范,即尾注、脚注、文中注、尾注脚注结合注和尾注脚注文中注结合注。这五种注释规范各有优缺点,相比较而言,尾注脚注文中注结合注的优点较为突出,在进一步修订的基础上,可在全国推行[15]。陈国剑指出,学术论文中图表的使用原则是宜精勿滥,形式合理,结构完整,表达规范,插图的制作要结构合理,画法规范,类型适当。此外,他还对三线表的规范格式和设计要求、数字数据的要求做了说明[16]。

杨海文指出,将校对工作从雕虫小技上升到本体建构,首先需要我们经由《四库全书》编纂的回顾,在立场上真正地清楚校对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艰难的工作;其次需要我们通过“陈平原准则”的解读,在方法上辩证地对待积极出手与消极等待的矛盾关联;最后需要我们借助“李易简现象”的咀嚼,在态度上老老实实地实践一丝不苟的校对精神。承诺并推定这一以“清洁的精神”为宗旨的校对本体论,也是我们这个编辑共同体在全球化的传媒时代中不断进行身份认同、逐渐强化家园意识的有力途径[17]。王国红认为,在编辑工作中,校对的地位是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它是一项专门的学术活动,是编辑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编辑工作的完善和补充,是打造精品出版物的重要保证,校对人员正在完成由“文字匠”到科技人的转变,是今后编辑活动中的“通识者”[18]。

周国清认为,编辑退稿时如何做到“退稿不退人”,稳定作者队伍,至关重要。编辑要凭情感力量打动作者,靠职业形象召唤作者,用信息添加赢得作者,以思维方式同化作者,从角色转换看待作者[19]。姚密红认为,学报编辑应具有强烈的公关意识,公共关系贯穿于学报工作的各个环节,诸如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与作者、读者的关系,与编委、审稿人的关系,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编辑部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等。发挥公关作用,提升学报知名度和美誉度,一要加强编辑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二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竞争力;三要加快反应速度,及时反馈信息;四要加强编辑的公关意识,与作者建立友好的联系;五要建立核心作者档案,丰富稿件来源[20]。

金得存认为,学术编辑应当肩负起引领学术对话和思想撞击的责任,保护、扶植、培育学派,勇于为新学说、新学派鸣锣开道、摇旗呐喊,拔学说之尖,兴学派之利。学刊保护、扶植和培育学派,刊载不同学派的争鸣文章,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学派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术刊物的影响,增强了刊物的生命力,是学术刊物个性特色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与学者学术事业相关联的学术期刊要倡导学派意识,需要有一批具有深刻洞察力、胸怀博大的学刊编辑以极大的热情来扶持与宣传,学术媒体理应当仁不让地成为不同声音的传声筒,推波助澜,激活思想界,造就学术大家与思想巨匠,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思想理论[21]。

二、学报名刊、名栏建设

教育部评选的第一批名刊问世之后,名栏工程也随之启动。随着教育部社科“名刊、名栏”工程的实施,有关研究就成为一个热点。

魏琳、廖才茂认为,高校学报名刊是具备高校学报一般性质,同时又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有引领时代学术前沿能力的、有培养名学者和名编辑机制的、有催化学术成果创新胆识的、被学术界公认的著名期刊。而“名刊工程”是以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其导向功能在于为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方向正位,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观念误区,引领高校社科学报回归学术自身[22]。陈燕、黄鹏认为,名刊、名栏对信源具有“光环效应”,即在特定领域内有着较高声望的名刊,更易得到优秀稿源的认可,甚至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众多的一般期刊要突出各自办刊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另辟蹊径,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和学术资源链。地域环境是学术期刊存在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合理有效地开掘和运用这一无形资产,谋求期刊在特定领域内的优势定位,是建设“名刊、名栏”的一条捷径。科学细分和有效定位的战略应成为各种学术媒介求生存求发展的共识,“地方化、专业化”应是一般期刊争创“名刊、名栏”的战略思路之一。“名刊、各栏”建设中各自的信息定位并与目标受众有效连接十分必要。“名刊、名栏”为受众代为行使了部分过滤和选择信息的工作,使得从该媒介流向受众的信息既是含金量较高的优质信息,又切合受众的兴趣,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大大简化了受众获取信息的过程。创名刊名栏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发展空间,首先要考虑读者需求,第二要考虑自身资源,还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不要赶风头,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一定要注意挖掘自身的优势,避免同质竞争,展开异质竞争[23]。

有名作才有名刊,闫现章认为,学术名作的创造首先有赖于作者辛勤的学术耕耘,但同时还应看到名作的产生也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力量的促成,因此从编辑出版学的角度思考学术名作创造过程中应遵循的编辑基本法则,则需要在优化学术期刊资源的实践中创新出名刊,打造出具有精品性质的特色学术栏目和优秀学术栏目,培养造就出德才学识兼备尤其是具有宏富编辑出版理论学术水平的名主编与名编辑群体,树立强烈的名刊意识、名栏意识、名编辑意识和名作意识,构建作者与编辑之间珠联璧合、互动有效的培植名作编辑新机制,才能不断开发培育出具有卓越名作内涵品质的学术精品[23]。

闫现章在另一篇文章中谈到,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策划和科学的编辑分类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在推进学术期刊张扬自我学术优势和创造品牌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当代学术期刊的栏目形态策划和栏目编辑分类思想理论发展趋势是,从综合性栏目到特色栏目到专题栏目,在整合的基础上由宽泛、分散向具体、专门与精细化递进,由粗放型栏目向创造集约型、品牌型栏目编辑分类转换。学术刊物栏目的生成机理大致可分为原生形态、依托形态和争鸣形态。衡量栏目水平的标准包括:充分发挥刊物自身的独特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色,由栏目突破带动期刊整体的自觉优化,栏目的学术影响力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25]。

陈正慧分析到,学报特色栏目有以民族文化研究为特色的,有以古地名、古国名、古朝代名称为特色创设的,有以区域文化为特色的,有以历史政治文化名人为特色创设的。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传承文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云集知名学者,集中研究力量,形成集团优势;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地理优势,开发当地文化资源[26]。秦红增结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实际,围绕刊物的特色栏目或重点栏目,从栏目专题规划、栏目作者群的建构、栏目学术梯队的培育、栏目学术研究实体的建构四个方面探讨了主编的栏目规划能力。他认为,主编栏目规划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自己对栏目内的学术敏感性,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二是培养自己“海纳百川”的学术胸怀,三是培养自己的学术组织能力[22]。

孟繁冶认为,地方高校学报的弱势、劣势地位,决定其必须走特色之路,而专栏建设是体现特色的最有效途径。专栏建设要正确认识、妥善处理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本校学科优势、学术前沿、专业学会、作者读者、学报总体特色等多方面的关系[28]。林锋、袁兆岭认为,目前各种期刊通过打造品牌来赢得市场已成大势所趋。地方高校学报也必须增强品牌意识,参与改革与竞争。可通过设立四种特色栏目,来创立自己的品牌,赢得特定读者群。一是选择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或民族、宗教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创立特色栏目;二是选择本地籍贯的知名度较高的古今名人作为研究对象,创立品牌栏目;三是利用本校学科优势,创立品牌栏目;四是选择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创立品牌栏目[29]。谈晓明认为,地方高校学报要利用区域优势,运用“耦合模式”,创设地方性学术研究特色栏目,通过优势互动,联合打造,使之成为名牌栏目。从而整合地方高校学报资源,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地方学报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30]。

三、学报改革与发展

张云鹏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虽然在理论上存在文化产品和文化商品属性,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必须着重深化对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的认识。并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越要求有更高学术品位的哲社类期刊与之相适应,以进一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和学术属性是哲社类学术期刊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不仅是社会分工使然,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31]。潘胡锁也认为,学术是社科学报的灵魂。他归纳了社科学报的学术特点:高水平的学术层次,多学科的学术集合,丰富宽泛的学术内容,理论建构的学术范式,解释分析的学术话语,主客一体的评价尺度。他进而指出,社科学报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品位,在编辑实践中正确处理学术与现实、学术与创新、学术与学科,学术与规范等关系,弘扬学术良知,坚持学术原则[32]。

邓正来认为,中国的人文社科刊物应当在建构中国学术传统和实质性地推进中国学术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应最大化地支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方向,亦应在学术生产和学术传统的建构方面不遗余力。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人文社科学术刊物在一定意义上丧失了其作为研究者个人学术研究的参照作用和引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质性作用,其根本问题在于整个学术界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学术论文以及刊载这些论文的学术刊物所具有的知识意义。因此,中国学术刊物应建构和加强明确的学术自主性和学术责任感,能够在学术刊物和学术发展之间明确定位,以期推动中国未来学术传统和学术发展走向[33]。

钱畅针对普遍存在的定位不准、分类不清和过于片面等认识误区,指出高校学报改革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种种方案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在他看来,高校学报不应照搬一般社会性学术期刊的发展模式;应正视高校学报之间的差别,分为学术类、技术与学术结合类和指导与学术结合类三个层次,走学术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办刊道路;建立专门而又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关键[34]。

易必武运用整体产品和产品的整体质量理论分析说,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应包括作为核心产品的学术质量,作为形体产品载体质量和作为外延产品期刊服务质量三个层次。因此,学术期刊质量管理就应该从单纯的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发展到期刊整合的质量管理,即全面的、系统的、全程的、全员的、科学的整合管理方法,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期刊质量管理的必然选择[35]。吴有定认为,只从文本去探索期刊质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研究与期刊质量息息相关的其他非文本质量因素,包括人力因素、时间因素、稿源因素、读者因素、财物因素、定位因素、策划因素、总结因素等[36]。

张众认为,学术期刊应作为于上游市场即作者市场。他分析说,对学术期刊版面需求的作者市场业已形成,只有承认发表版面需求的作者市场的客观存在,才能规范并利用好这个市场,以实现期刊发展与学术研究的双赢。学术期刊具有作者队伍与读者对象二合一的特点,因此,抓作者市场,也就带动了其下游读者市场。对优质稿源的争夺将是未来学术期刊的竞争焦点,作者市场主导下的办刊思路要求,在出版活动中,按市场规律办事,将作者工作原则确定为“服务、服务、再服务”。他不讳言版面费事实上已成为学术期刊弥足珍贵的“经济增长点”,是衡量作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指标。张众最后指出,厘清市场诉求,有助于理清办刊思路,端正人们的学术期刊市场观,有助于学术期刊认清目标,明确发展方向,有助于建立与作者的新型关系,有助于规范学术期刊业出版市场,形成有序竞争,有益于市场追求与学术研究的和谐相长[37]。欧阳晓黎等在分析高校学报发行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发行量的因素,提出扩大发行量需增强读者意识,瞄准目标读者需求,突出学科优势,强化发行职能,缩短出版周期,创新发行方式,拓展学报作者群与读者群[38]。朱根指出,高校学报在新时期正面临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在加强内涵式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外延式拓新。扩大发行量,提高影响因子和二次文献转载率是实现高校学报外延式拓新的必由之路[39]。朱彤晖认为,在对学术期刊的管理中,要着重强化那些会提高管理效果的关键点的管理,即集中在对转载率、被引用率和编校差错率的控制上。对这“三率”的控制可运用ABC管理法,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找到并监测影响这三率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措施[40]。

陈方方指出,“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是做好期刊编辑工作的前提,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管理者构建团结和谐的团队,关心编辑的个体特点,注意工作方法和完善对读者的细节服务等[41]。邵东华阐释了高校学报发展动力主体的激励措施:充分认识学报的作用和效益,提高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加对学报的投入力度,为学报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基础;提高奖酬,优质优绩优酬,增强吸引力;办出学报的特色和水平,努力扩大学报的影响力[42]。

吴平认为,学习型编辑组织是编辑事业的发展趋势,创建学习型编辑组织,应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基础,以“五项修炼”为创建初期的入手点,以健全有效运行机制为保障[43]。陈海林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学术编辑的“学习型组织”理念:(1)观念:工作与学习密不可分;(2)基础:完善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3)动力:创建编辑自我超越的组织气候和共同愿景;(4)形式:专门进修与自主学习相结合;(5)途径:编辑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44]。

宋悦以国际传播协会的三份期刊为例,探讨了学术期刊标准化经营的策略:“编辑为主,专家把关”的匿名审稿制,“格式统一,内容聚焦”的文章形式,“印刷为主,电子为辅”的传播渠道,“稳定读者,学生优惠”的受众构成,“综合反馈,客观评价”的效果反馈机制[45]。李雪枫在分析了学术期刊广告的发展现状及成因之后,认为广告经营是学术期刊实施名牌战略、参与媒体竞争的必然选择,体现了学术期刊对自身媒介资源的深度开发,可以增加收入,使学术期刊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学术期刊的广告经营应设立专门机构,开展广告业务;围绕学术期刊内容开展专题广告创意,提升媒介的传播效果[46]。

四、学报编辑主体

鲁茗认为,学报编辑的感觉应具备敏锐性、穿透性、预见性,表现为直觉、悟性、灵感,编辑应努力培养敏锐的感觉和学术鉴识力[47]。乐程认为,编辑敏感是编辑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体现在政治思想性、科学性、前瞻性、现实性。培养编辑敏感要注意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树立读者意识、竞争意识、精品意识[48]。陈小凤认为,编辑的职业敏感是在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业素养。提高编辑的职业敏感关键在于提高其信息素质。只有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才会产生强烈的职业敏感,才会有创造的激情[49]。黄荔阐述了编辑活动的社会功能,人在编辑环节中的能动作用,分析了创新性是出版物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本质性,从而指出编辑具有好奇心是使出版物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条件[50]。

李新仁从六个方面概括了编辑思维的特征:(1)编辑思维的选择与优化;(2)编辑思维是编辑加工中的最高层次的心理活动;(3)编辑思维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思维活动的广阔性和规律性、思维实践的群体性和间接性;(4)编辑思维具有发散性、创造性、预见性和求实性的思维结构;(5)编辑思维的目的性和受众性;(6)编辑思维是多元思维的组合[51]。王凤珍、高云涌认为,学术期刊编辑的对话性思维具有理智性、批判性、宽容性和建设性,其具体的展开环节主要包括编辑与稿件文本、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的对话,正确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是办好学术期刊的关键[52]。吴志慧认为,编辑思维惰性主要表现在办刊观念保守、工作方式守旧、用稿崇尚权威、处事老套等。究其成因,除受传统观念影响外,还受自身的安全需要、知识修养以及首印(因)效应的影响[53]。周国清指出,编辑主体的思维定势是其人生素养与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与文化功力、编辑活动经验与方法的综合反映,是一种编辑思维习惯或职业化的动力定型。一方面,它对编辑活动具有积极效应:作为思维运行的起始基点,它是编辑主体创造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生发源;驱动编辑主体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从其具有稳定性与习惯性的知识系统中抽取相关的思想信息,为其提供心理、思维的后盾;并积极主动地组织新的应激点,与文稿既成价值相激活,扣住亲己的思维阈限,一旦从所临文稿中找到同构因素,便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顺应其运动轨迹,达成价值决策的思维共鸣。另一方面,它对编辑活动又有负面影响,而且有时很顽固:阻止或干扰其他动力系统对编辑活动的介入与导引,对没有定势联系的文稿产生排他性,编辑主体往往难于适应、接受与自己定势思维模式相违的、与既定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走向相异的文稿,形成价值判断的心理惰性和出版鉴别上的思维阻抗,特别是给编辑观众带来保守性,导致对创造性强的文稿的价值决策出现偏差。因此,编辑主体必须最大限度地克服其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通过有效的定势扬弃,求得思维效能最佳化与思维方式最优化。[54]。

林东明指出,编辑是“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明显的程序性和周期性导致倦怠,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引起倦怠,全身心投入工作造成倦怠,“为人作嫁”的职业特点诱发倦怠,此外还有体制性、机制性因素的拖累。应该通过组织干预和自我调适来减轻、消除其危害[55]。徐前进、余志祥以编辑心理学理论为根据,运用劳动生理和劳动心理的知识,对期刊编辑在编辑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产生疲劳、积累疲劳和恢复疲劳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应培养编辑的心理素质,合理设计编辑工作模式,提高编辑工作效率[56]。陆英英讨论编辑工作中的思维定势、心理应激、意志薄弱等常见心理偏差,指出自我心理防卫机制在于:(1)充分挖掘心理潜能;(2)重视编辑本身认知评价的中介作用;(3)用宽容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57]。姬建敏运用SCI—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对河南高校学报编辑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常模;女编辑心理健康程度不如男编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意等。她建议,要尽快尽早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注意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调节,加强心理防御方式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58]。

张西山认为,学刊编辑要秉承大学精神,他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求是态度与批判精神几个方面做了具体论述[59]。党春直认为,求真务实是当今时代编辑精神的“纲”。求真务实是对历代前贤编辑精神的承继和发扬,是编辑精神中蕴涵的崇高职业道德。以求真务实为纲,克服有悖于编辑精神的不良倾向,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培育求真务实的编辑作风[60]。

刘明分析了学报编辑的能力结构:(1)业务能力,包括创新能力、信息获取与选择能力、评审文稿的能力,选题策划、约稿的能力,加工、整理文稿的能力;(2)自我完善能力,即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善于总结,注重编辑实践;(3)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利用网络组稿,利用计算机收发稿,利用电子邮件审稿,利用计算机校改稿;(4)社会活动和组织能力[61]。高建立认为,创造性品格不仅有利于编辑人员发现、组织、编发优秀稿件,而且有利于开放办刊,加强刊物对外交流,协调各方面关系,扩大学报影响,提高学报整体质量[62]。

杨华忠认为,编辑反思表现为自觉性、超越性、个性化,反思方法有自我提问、行动研究、比较分析、过程诊断、交流对话、案例研究等[63]。王登凯指出,编辑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安排好业务工作和业务时间;要善于抓紧利用分散的有限时间,并且贵在坚持,研究计划要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64]。

陈佳琳认为,期刊具有集精神文化价值和市场商品价值于一身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期刊在为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寻找商机。因此,期刊编辑不再是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整理等单一的编辑角色,而是要成为一个多元化、多角色的期刊生产者、营销者和服务者[65]。黄耀红认为,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编辑活动,即编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编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编辑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生成者与建构者[66]。

赵鸥提出了学术期刊编辑实践中隐性教育的概念,阐述了隐性教育具有促进编辑人员知识内化,促进编辑职业道德的形成以及提升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认为实现隐性教育的有效途径是:编辑部创造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和建立合理的隐性教育激励机制,编辑通过评价来稿、查询资料及咨询专家来优化自身专业学科知识,在与同行的切磋中以及科学研究中获得隐性知识教育[67]。彭茜珍提出,青年编辑要注重研究中国编辑史,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并从中获得启示[68]。

五、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

余朝晖首先分析了高校学报网络出版的紧迫性:一是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二是学报自身发展的需要:网络出版可缩短周期、增强时效性,出版与发行同步,从而节省办刊经费。在指出目前网络出版存在的运行模式、数据格式、版权、技术与人才等问题之后,他提出三条对策:(1)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编辑管理自动化、网络化;(2)加大对学报网络出版人才培养的力度;(3)国家应尽快制定网络出版版权保护和网络交易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69]。黄良伟指出,现代信息载体单位成本低,信息容量大,信息存储和复制方便,信息交流快速、高效,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保存方便,须借助相关设施从载体中提取信息。现代信息可以网络传播,社会化程度更高,淡化了期刊“品牌”。学术期刊信息的传播,应更新观念,“发行”概念应扩展为信息的实际传播效果,使用多元载体传播信息[70]。

龙海波指出,信息化社会的编辑活动具有其独特的信息化特点,表现为数字化、资源化、可策划性和前沿时效性[71]。黄海涛分析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编辑业务往来,实现了编辑业务流程的变革;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编辑策划,实现了策划选题的创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稿件分析,实现了稿件选择的精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编读交流,增加了编辑工作的互动性。期刊与网络的整合,应以期刊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基础,调动网络的互动性、即时性和开放性优势来强化期刊的特点和优势。期刊与网络的整合,是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保障[72]。

常廷文指出,网络技术使高校学报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一支笔”、“一张纸”的编辑手段将被计算机屏幕所代替,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掌握网络传输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掌握计算机打字、排版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查询检索,在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里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成果[73]。

吴莉萍指出,学术期刊网络化潮流下,编辑应积极采取对策:立足国际视角,适应网络环境,突出独创原则,确定期刊内容;调整编辑定位,通过多种渠道把握读者对象;布局合理,功能为先,突显风格,设计期刊版面[74]。

汤兴华、邓力认为,网络的出现,为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渠道。编辑既是网络信息的接受对象,又是网络信息的整合和再传播主体。网络信息包容了大量正效信息和负效信息,编辑对网络信息的接收整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取舍选择,建立以“避害”与“趋利”为核心的“拉出”意识,建立通过网络信息获新、获真、获知、获乐、获利的意识[75]。

六、学报评价体系

常芳芳梳理了学术期刊的几种主要评价方法:同行评议、引文评价、核心期刊认定、学术文摘类期刊评价。她指出,在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每种评价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76]。向志柱在对论文影响、转载排名作了具体而微并令人信服的分析之后指出,学术期刊评价应做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同行评议相结合,出版界与学术界评议相结合,评价目的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相结合[77]。尹玉吉、宫庆新指出,学校层次决定学刊层次、专业层次决定相关学刊层次,“优秀学刊”和非“优秀学刊”往往并非是由办刊人主观因素造成的,如果不是主要去考察各学刊的编辑水平,而主要去考察他们的学术水平,这样的评比是本末倒置。现在的学刊评比实际上不是去评比它的具体操作者——编辑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努力程度、编辑业务水平等,然而这恰恰正是我们应该去认真评比的,也应该是评比的初衷所在,是评比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我国的期刊评比必须改弦更张,把考察、评比的角度和对象选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78]。

陈家顺对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非学术因素做了分析,他指出,非学术因素主要有学科因素、论文的性质、期刊类型、期刊编排质量等,在应用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时,应对这些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79]。

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问题,仍然是讨论的热点。夏阳指出,核心期刊不是一家的筛选,是“政出多门,标准不一”,或失于宽泛,或过于狭窄,国家目前又无颁布标准的、统一的、社会普遍认可的、科学公正的核心期刊目录。期刊质量与论文质量之间有联系,但不是必然联系,一种期刊的整体质量高并不能说明每篇文章的质量都高。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之间的论文质量并非存在绝对差异。由于核心期刊在编撰中存在的问题,使核心期刊无法满足作为学术期刊的评价功能,应将其评价指标与一些定性评价信息相融合,以真正实现其客观的评价功能[80]。惠国勤在对核心期刊评估过程做了介绍后指出,以核心期刊为标准评定论文和期刊的好坏有失公允。由评价方法可知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人们很难分别出某种期刊入选是因其质量还是数量;参与定性评价的专家来源单一,数量不多,难以保证核心期刊的权威性;《要目总览》评选标准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期刊有失公允[81]。王健也指出,核心期刊已被广泛应用于科研绩效评价,但其作为科研绩郊评价工具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上存在着参考性、滞后性、或然性、偏差性。因此,应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对待核心期刊,改进测评核心期刊的方法,完善各类期刊数据库,对核心期刊进行适当分级,以建立更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82]。

(承蒙李婉华同志帮助搜集资料,谨致谢意。)

标签:;  ;  ;  ;  ;  ;  ;  

200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