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江泽民忧患意识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忧患意识论文,思想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开篇就谈到,“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报告结尾又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的确如此,居安而能思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思想保证。本文试对江泽民这一重要思想做一分析。
一
江泽民的忧患意识,从总体上说是担心党在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不能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需要,或者固步自封,不能大胆求变创新,或者在成就面前沾沾自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从思想的发展上说,并非只在十六大报告中体现,在江泽民成为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以来,在多次讲话中都有论述,并不断发展与完善。兹从几个方面分别述之。
(一)忧患党陷入僵化,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们在体制和制度上,在干部队伍的观念和素质上,在工作方法上,有很多还是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甚至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这些体制、制度、观念、素质和方法,有些是我们要永远坚持的,有些则需要根据形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变革。党必须适应以市场经济为表现形式的现代经济,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政治文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会出现更新的形势,党就要探索更新的规律。因此,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新提法,即要通过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驾驭社会发展的能力,以适应长期执政的需要。作为一个领导着十几亿人口的唯一的执政党,只有不断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才能保持党的光辉形象,才能保持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忧患党腐败变质,脱离群众。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正是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成就,才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但凡事都有两面:党有了团结人民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的同时,也有了脱离人民群众的最大危险。
早在1991年,江泽民就说:“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1]此后,他又多次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了,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2]腐败“问题不解决好,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3]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 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4]
(三)忧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世界仍不安宁。当今世界是政治上走向多极化和经济上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政治上由两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对世界和平是有利的,但总体上,多极化格局尚未最后形成,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美国,一心想凭借其实力和优势,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冷战思维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5]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任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6]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之所以不能健康发展,在于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在政治上,超级大国要充当“世界领袖”,经济上,发达国家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操纵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若不能审时度势,时刻警惕,就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好的外部环境。
(四)忧患部分同志对现代化建设这个艰巨的任务估计不足。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近两位数,但也要看到,经济越发展,我们就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增长的难度也就越大,同时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增长也更快,对迅速发展的期望值也越高。我国刚刚跨入小康社会的门槛,距离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尚有相当的距离。就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来说,我们要用一个世纪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用两三个世纪走完的路,任务相当艰巨。正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说:“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7]
二
江泽民的忧患意识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忧患意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告诫全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还引证历史事实教育全党,不可学李自成,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全体党员的必读书。他把进入北京比喻为“进京赶考”,并强调一定要考及格,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面对胜利清醒的头脑;另一方面,毛泽东要求全党,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不能拿老办法、老经验看待和应对新问题。毛泽东说,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我们原来熟悉的东西要闲置起来了,要面对很多原来不熟悉的事物了,因此不要沉迷于原来的经验和教条,要学习新东西。建国以后,毛泽东也始终不忘提醒全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克服不求进步、贪图享乐的情绪。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也多次表达了这个思想。首先,他忧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在80年代初,他很尖锐地指出,建国几十年了,工资还只有几十元,这怎么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并多次论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南方谈话中,他还不忘谆谆告诫:“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8]同时,他也担心只注意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社会主义的其他属性,多次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有个名字,就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9]而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最核心的是保持党的领导,因此要从严治党,“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10]
江泽民的忧患意识思想中,也包含了上面的内容,同时又在新的形势下有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忧患意识和发展观联系在一起。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进一步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正处在历史上发展最好的阶段,各方面的工作都在蓬勃进行,也就是说,江泽民不是“居危”而“思危”,而是居安而思危,不是从静态的角度,而是从发展的角度,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角度提出要有忧患意识。
第二,在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上有成功的实践,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党的领导集体的顺利的新老交替。从前苏联、东欧,包括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向第二代,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过渡,有的是不成功的,有的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而这个问题一方面非常重大,另一方面每隔若干年又总会遇到。在党的十六大,则非常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充满活力的,人民信任的新领导集体平稳地接替了上来。这不但有现实意义,更会在将来看待它的历史意义。
第三,江泽民的忧患意识思想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在最关键时刻提出来的。中国的历朝历代,在开始时大体能励精图治,到四海安定时就只顾歌舞升平,不思进取,最后总不免土崩瓦解。新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在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大踏步迈进,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在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遭受剧变,之后又长期不能恢复元气时,中国共产党岿然不动,更加得到人民拥护。比起建国初期,比起20世纪90年代初期,更容易滋生自满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要更危险,更关键。江泽民从纵的方面,总结中国历史治乱兴衰,从横的方面,归纳各国党派存亡的经验教训,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提出要有忧患意识,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更为难得。
三
要居安而能久安,根本上在于能否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才能既保持生机和活力,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永不变质,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要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党的各级干部加强学习。什么才是先进生产力,怎样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样做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什么是先进文化,怎样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些方面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总之,党的各级干部要通过学习和在实践中的探索,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面对我们所在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世界,善于从世界和时代的高度看问题的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情况下的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各种社会矛盾随改革的深入逐步显露,不同利益关系纠缠情况下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建设法治国家背景下依法行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等等。
还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邓小平曾强调,“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11]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了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和作用:“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12]在国际共运史上,党内民主正常的时期,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进行比较顺利,反之,党的事业就受到挫折。
全党能否建设好,领导干部十分重要,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十六大报告中也强调,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建设一支好的干部队伍,首先需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我党目前有3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这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到人民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只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没有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基础,不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组织建设就不可能搞好。尤其是把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都吸收到党内来,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党才能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才可能建设好的干部队伍。
党建设好了,全国人民就会团结在党的周围,我们的事业就会在党的领导下顺利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