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S与企业现代化管理——兼谈国有企业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对策论文,企业论文,CIM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题,以促进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现代化为宗旨,近10年来,紧紧抓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这个目标,以运用信息技术、现代化管理技术改造国有企业为切入点,用高技术解决我国企业的难点问题。从1989年开始,在我国一些企业试点,至今已扩展到各行业、各地区的骨干企业60多家,覆盖了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冶金、通信、煤炭等行业。先期试点的一些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它们成功地实施CIMS,也为我国企业摆脱当前的困难,重振国有企业的雄风提供了有用的经验。
本文将从我国制造业实施CIMS这一侧面,谈谈国有大中企业如何克服当前的困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争发展。
一、CIMS的实施提高了试点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0世纪世界的一个重大变革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其直接后果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竞争更为激烈。我们把市场对产品竞争的压力归纳为:时间T (开发新产品的时间或成熟产品的上市时间)、质量Q、成本C和服务S,T.Q.C.S.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企业不断完善T.Q.C.S.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各国的企业都一样。但是,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压力要大得多。
统一的全球市场对企业的巨大压力,来自信息技术带给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全球的网络化),对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会更大。企业的出路是:向信息技术要效益,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CIMS , 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Manufacturing Systems), 是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强新兴制造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一种高技术。具体地说,以企业选定的产品为龙头,在产品设计、管理决策、加工制造、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等过程中,采用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使企业优化运行,使产品上市快、质量好、成本低和服务好,以此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1987年开始,我们先集中力量解决企业实施CIMS的关键技术,以便减少企业实施CIMS的风险。1989年开始,我们选择了一些试点企业。经过几年协同攻关,这些企业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例如北京第一机床厂,在1996年年初的重型数控龙门铣的国际招标中,由于实施了CIMS工程,采用了先进的设计制造手段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组织生产,使重型数控龙门铣可以在18个月之内交货(原来需要36个月),因而中标。厂里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有一种“雪耻”的感觉。因为就在5年多之前,也是国际招标, 他们的数控铣床性能价格比好于国外某企业,但由于交货期比人家晚六个月,因而标被国外企业拿去。现在由于北京第一机床厂领先一步实施了CIMS,使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沈阳鼓风机厂是我国重大机电装备透平压缩机的生产厂家,采用按订单安排生产的单件、小批量生产方式。实施CIMS之前,从用户订货到交货需要18个月,而国外的企业一般是10—12个月,这就很难“挡住进口”。国外厂商一般2周之内便可提供精确的报价, 而“沈鼓”是人工报价,需要6周才能提供一个粗略的报价。 这使它没有资格参与国际投标。实施CIMS工程之后,“沈鼓”的产品交货周期也缩短到10—12个月。用计算机产生符合国际API标准的中、英文技术报价、 财务报价和商务报价,时间也在2周以内。由于设计周期、 生产准备周期和制造装配周期的缩短,其生产能力大大提高,1994年与1992年相比,生产的台套为54∶29,产值增加了118%,而质量成本下降了79.7%。 据机械部主管司的测算,1995年沈鼓在世界同行中的排名从十几名上升到第六名。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沈鼓是我国机械行业中在国际上真正有竞争能力的企业。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PP、CAM、网络技术及DNC, 飞机复杂结构件的加工效率提高了几十倍,质量也有明显的改善。由于生产中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生产准备时间缩短,压缩了流动资金,重要部件的生产过程都由计算机跟踪,实现了均衡生产。在波音和麦道公司来华考察转包生产时,成飞以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领先国内同行,获得了更多的转包生产订单。成飞带动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其它骨干企业实施CIMS,开始从一个企业发展到行业。
不仅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利用较大的技改投资可以实施CIMS,即使是几百人、投入不大的乡镇企业也可以实施CIMS,并且也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例如杭州三联电子有限公司,是为彩电整机厂配套生产印制电路板主板的乡镇企业。它用较小的投资, 实现了几家整机厂的CAD中心与三联厂CAD中心的远程通信, 又实现了印制板从设计到生产以及过程监控的局部集成,使新板的制造时间从原来的20多天缩短到5天, 批量生产的印制板的交货时间也缩短了十多天。这对彩电整机厂赢得时间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是有力的支持;而三联厂本身也获得了更多整机厂的更多订单。这家小企业“在开展实施CIMS工程的一年里,由于扩大生产,公司职工人数增加15%,产量提高60%,销售额增加70%,人均利税位居同行榜首”。成功的例子远远不止这些企业。
我国CIMS试点企业的经验,对当前国有大、中企业有什么启示呢?这是本文的重点。
二、我国企业需要综合治理,特别是要把技术进步和建立现代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CIMS是高技术,但它又包含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哲理和方法。
从历史上看,凡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的出现,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的形成,总是与某一种重大的技术进步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一百多年前,巴黎的P&L公司是当时世界有名的处于领先地位的轿车公司, 每年制造几百辆汽车。当时的制造方式是传统的单件生产:由具有高度技巧的工匠精心地制造汽车,这些工匠通晓机械设计的原理,熟悉他们要用的各种材料性能。他们之中不少人就是小业主,在P&L内独立承包, 甚至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械制造作坊与P&L签订合同, 承制某些零件或总成。
到1905年,欧洲已有几百家这类公司采用单件生产方式小量地制作汽车,这些独立承担大部分生产任务的小工厂没有能力开发新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福特的新技术克服了单件生产方式所固有的问题,这种技术便是“大量生产方式”。
大量生产方式的关键是零件的互换性:即所有的零件全都可以互换,始终如一,而且联接非常方便。这种革新使组装线成为可能。这种大量生产方式减少了总装一辆汽车的工时。生产的汽车越多,每辆汽车成本降低越多。当福特的某种车型生产200万辆时, 他使顾客的实际开支降低了三分之二。
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大量生产方式及其技术支持——零件的互换性即公差与配合,机械学科的一项基础技术,引起了制造业的一次重大变革。福特汽车厂的汽车大量生产,普及到家庭,反过来又促进了整个工业的发展,美国的社会开始装在轮子上。
可以这样说,50年代以前的生产主线是追求大量生产方式和纵向一体化的严格管理,它带动了整个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作为技术,机械学科起了重大的关键作用。确实,机器改变了世界。
CIMS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目标,涉及到企业当前生产和经营中薄弱环节的分析和对策,涉及到企业的当前效益和较长远的效益,涉及到企业的技术基础和职工素质、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在诸多约束条件下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最优解或可行解。因此,CIMS必然会涉及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必然会引起企业第一把手的兴趣和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在企业方方面面的应用需要一个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支持,而脱离了信息技术的手段去谈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今天,信息技术会带来生产的重大变革,而与此相应的是一个建筑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方法。这便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CIMS的新进展说明了技术和管理的一致。未来的企业进步,也是技术和管理的统一。
三、从企业诊断入手,找到企业经营、生产中的瓶颈,实施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克服传统的“技改”观念
我国企业当前的薄弱环节是什么?总的来说是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弱,管理模式是针对历史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粗放而缺少优化。这类传统的企业模式可以比喻为“橄榄型”,即“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指薄弱的产品开发部门和薄弱的市场开拓部门。“中间大”指庞大的“小而全”、“大而全”的各种车间。一提到工厂企业便意味着庞大壮观的加工车间。与这种生产模式相适应的是粗放的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许多企业的技改主要放在“中间”,即单纯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上。实际情况已经证明,如果企业没有市场或没有市场应变能力而去更新设备,即使工艺装备先进也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企业用贷款更新了车间的工艺及设备,而一旦失去市场便会变成企业的沉重经济包袱。有的企业技改不断投入,但亏损并未改观。甚至有的地区技改投入巨大而亏损面反而增大了。这不是技术不好,技改不好,不是技改“早改早死、晚改晚死、不改等死”,而是技改的思路有问题,是传统的技改观念带来的后果。
针对全球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型企业,应该是“两头大中间小”,即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加工制造应该小——尽可能搞专业化协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QFD 质量功能配置等技术),加工设备尽量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这种新的企业模式可以称为“哑铃型”,其相应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不是臃肿的多层次的容易产生官僚主义的管理模式,而是结构简单,容易调动下级积极性的“扁平式”管理模式。我国南方已经有了这类生产和管理模式的先进企业的雏形。
CIMS在试点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强调分析企业当前生产经营中的瓶颈,这样就把技术方案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强调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及经营管理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软件。这既符合当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现状,又可以使企业的技改投入少,产出多(一般在产品设计、企业管理方面采用信息技术的技改费用,约为加工设备的10%左右)。我们提出车间层适度自动化,并不排斥瓶颈在于设备和工艺,因而必须更新底层设备的情况。这样做企业的投入较少风险也较小,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实施策略。
四、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对未来的影响,重视CIMS这个解决当前企业困难的可能的切入点
我们已经看到了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我们也正在看到信息技术将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我们当然该认真想想信息技术对未来生产这一人类最基本活动的影响。CIMS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各种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技术,把企业的技术、经营、人员集成起来,把机制的改革、机构的改组、技术的改造和科学管理集成起来,因此它是一个结合点,一个解决当前企业困难的可能的切入点。
我国实施CIMS,走了一条与国情紧密结合的道路。我们提出的企业实施CIMS的指导思想“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推广应用”,受到企业的赞同和欢迎。我们也有了一套科学的进行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及实施的方法、技术、规范、标准和指南,也有了一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CIMS技术队伍。只要解决对CIMS认识上的误解,CIMS一定可以在国有企业的“三改一加强”(指体制改革、机构改组、技术改造及加强科学管理)中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当前企业的主要问题是管理,CIMS还谈不上”,这是把CIMS简单地看成一种技术。其实CIMS的最基本的内涵是组织生产经营的一种哲理——用集成的观点,即全局的观点来处理企业的经营和生产。信息技术是它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如前所述,CIMS本身包括了对管理和决策过程的信息化、现代化;而CIMS的成功实施又离不开体制和管理的变革和进步。可以这样说,实施CIMS使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变成了可以操作的、贯穿经营生产各个环节的各种人的共同行动,CIMS将推动和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特别是通过定期的“企业诊断”,从经营、管理、技术等综合角度,找到企业运行中的问题,这无疑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这就象无论健康的人还是有病的人都需要咨询、诊断一样。
“CIMS需要大量投资,企业承受能力不够”, 这也是一种误解。 CIMS是一种新的生产哲理指导下企业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它不是某种固定的模式。对于确实有必要进行大规模技改的企业,实现较全面的信息集成和生产优化,可能投入较大。对于多数企业,只要针对瓶颈,适当投资,实现局部信息集成,也可以达到生产经营的一定范围内的优化,同样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杭州三联电子有限公司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再则,分步实施的策略,采用开放系统的概念(系统可扩展),也减轻了企业资金投入的压力。
“CIMS是搞无人工厂,不适合中国国情”,这可能是对CIMS的最早的误解。我们从来不赞成搞“无人工厂”。我国实施CIMS,重点放在产品开发和科学管理上,不可能存在“无人工厂”的问题。
“CIMS是高技术,离我们还遥远”。其实, 作为一种生产技术, CIMS已经在许多行业中找到了其用武之地。企业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天,当CIMS在全国60多家各种行业的企业进一步推广时,他们已经感到“CIMS就在我们身边”。
CIMS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现代化的潮流,它必将为我国的工业现代化作出历史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