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南诏古城遗址公园方案研究论文_陈佳

昆明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 650228

摘要:遗址公园是目前很普遍的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通过公园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场所,弘扬古文明、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腾冲南诏古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上充分发掘和利用了地区内的人文和自然方面的积极因素,不仅是有效的保护了遗址,也促进了地块的更新再生,赋予公园时代气息,处理好了创新与保护的关系。

关键词:腾冲南诏古城遗址;遗址外围保护;植物景观

腾冲南诏古城遗址历史上为南诏节度使所辖,距今1200余年,曾经是腾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塞,也是西南丝绸之路节点、印传佛教的重要据点,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随着城市的发展,南诏古城遗址所在西山坝地区也成了腾冲“一体两翼”城市新格局中的重要“一翼”。遗迹的保护、文化的传播、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成为了遗址公园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遗址介绍:

西山坝南诏遗址于1993年12月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山坝城址一址两城,它既有南诏城址又有元代城址,是元代城址在南诏城址上新建的唯一实物例证,也是迄今为止云南唯一城郭形状完整的元代城址。【1】

二、项目概况:

腾冲市西山坝南诏古城遗址公园处于古城遗址外围,规划占地104.9hm2,其中:房屋总建筑面积1280㎡,包括新建管理用房1040㎡、生态厕所240㎡;绿化面积约690998.5㎡。配套实施园区道路、桥梁、停车场、入口广场、园林小品、供排水、强弱电等配套设施。

三、场地条件现状分析:

腾冲南诏古城遗址公园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西山坝,北侧为金源路,南侧为观音塘社区,西侧为火山路,东侧为世纪金源。项目地周边多为住宅用地、公共配套及商业用地,随着腾冲的城市发展,南诏古城遗址文化主题公园将要成为城市的中心花园、新城绿肺。

场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缓坡,以西北坡向为主。最高点约1768m,最低点约1662m,高差接近100m。场地坡度部分接近10%,其他均在8%以下,适宜工程建设。根据实地调查,遗址区域外围有现状杂木林,草地荒地等,大部分为杉树及桤木,局部种植着银杏、喜树、梅子等大乔木。地内植被多成长为自然林,景观性稍弱。

四、方案特点:

1、综合分析、统筹规划

根据周边用地性质、交通分析和人的使用需求,确定功能分区为:文化景观区、生态景观区和商业景观区。设有2个主入口和7个次入口,在4个主要入口处设置5个停车场(约1250个停车位)以及多个集散空间。主园路总长约4km,宽8m,形成贯穿公园的环路。次级园路路宽2.4m,和空中栈道一起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每个地块内部。

2、保护古城遗址,呼应遗址特色,淡化人为干预

对散落在公园里的“二台地遗址、豹子窝遗址、黑塔寺遗址、周家地遗址”古城遗迹进行保护,遗迹外围设有5m缓冲区,可做绿化、园路但避免设置构筑物。拒绝对公园进行过度设计,保护其环境的真实性,控制路网密度,采用森林栈道的形式,结合树屋和木屋的设计,既增加景观趣味性和生态性,又达到了保护原生植物和其生境的目的。

仔细研究古城的考古成果,尊重古城当年的设计理念,顺应遗址大小城轴线“中心大道”方向设计北入口轴线广场,轴线南端结合商业街和博物馆来布置南入口。根据考古推断,拟在古城遗址西北城门及大城的东南城门外围以及跟“中心大道”垂直的横向大道端头两侧设置城门和小段城墙,尽量模拟当年建造大小城时候土夯墙的做法,进行修复性建设,恢复旧年城郭风貌,增加古城的可识别性。利用遗址边界缓冲区,采用密林隔离种植,强化遗址边界,软性隔离保护内部遗址,协调古城与其外围环境的关系。

为了解决遗址公园景观性弱、趣味性低的的问题,在主园路周边设计一条“大理—漾濞—永平—板桥—保山—腾冲”的“博南古道”(即西南丝绸之路)的游线,其间设计有龙尾关遗址、兰津渡上霁虹桥、金鸡村金鸡寺、双虹桥、南斋公房、得胜堡遗址等相关的场景,通过景观小品来表达。同时,为当地市民提供一个科普游览的场所。

此外,景观小品除了满足观赏游憩功能同时也考虑遗址公园的主题,采用复古的风格展现古城遗风。材料方面也以当地天然石材火山石、自然石料为主,减少人工的痕迹。

3、轻硬质,重生态

针对遗址公园的“生态休闲型主题公园”定位,景观用地面积91.95hm2,绿化面积81.22 hm2(绿化率达88.33%)。植物景观是该公园的一大特色。

在保护原生树木的原则下,对于苗木质量低下的原生树种和靠近文物遗址的易燃树种进行移除,增加观赏性较好的景观树种。根据功能需求设置密林隔离种植区、通透式种植区、复合种植区和节点种植区。种植设计的原则是“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对于通透式种植区,采用大乔木+开花地被/草坪的形式。对于复合种植区采用大乔木+开花小乔木+大灌木+开花小灌木+色叶/开花地被+草坪的形式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组合形式,增大绿量、丰富层次,使通透式与复合式种植区形成对比。

根据公园“以蓝花楹生态公园为核心”的概念,打造蓝花楹大道。在主园路的两侧20米范围内植被移除更替为3排蓝花楹;在园区北部通透式种植区,移除原有场地内所有乔木(保留胸径30cm以上的特大型原有乔木),列植蓝花楹,树下以草坪或宿根类花卉为主;园区东部梳理现有林木,进行复合式种植,并延园路种植宿根类花卉鼠尾草、黄冠菊、紫柳等。

响应海绵城市的理念,场地设计有微地形及下沉式绿地、湿塘及调节塘。根据地形,自然排水,局部设计蓄水池,将部分雨水进行收集储存,进行二次利用,在主园路及广场的周边设计植草沟和排水管线收集地块雨水,铺装选择透水材料,透水彩色沥青、透水砖、火山石等。

目前,该项目还处于规划阶段,在当地政府的强力推动下,通过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与再生发展策略让南诏古城遗址公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腾冲连接传统和现代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腾冲西山坝城址调查勘探报告》,《云南文物》2008年第2期

论文作者:陈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  ;  ;  ;  ;  ;  ;  ;  

腾冲南诏古城遗址公园方案研究论文_陈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