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_内部审计论文

中外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_内部审计论文

中外内部审计的对比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审计论文,启示论文,中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

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第二条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指导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年在其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标准》中对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

可以看出,目前的我国关于内部审计的界定不仅涵盖财务审计,而且更需要考虑管理审计,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则提出了“风险”的概念。内部审计职能不仅要考虑传统的监督职能,更要强调通过评价而促进经营管理活动效率的提高;从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两方面来概括内部审计的对象是充分、适当的,这也使内部审计体现出有别于民间审计及政府审计的特点;在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ⅡA)内部审计定义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发展水平,采纳其提出的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职能,而暂时不采纳其咨询职能。

二、中外内部审计的比较

(一)内部审计产生及发展动力比较

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组织本身的发展需要,来源于管理者加强组织管理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我国的内部审计的产生发展动力主要来自政府,是国家为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极力倡导并推动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缺乏内在动力,是制约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观念比较

国外大多将内部审计定位于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认为内部审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可以为企业高管人员提供建议,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全过程;而我国的内部审计是国家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是国家审计在企业内部的延伸,这与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之前的治理结构有关,因此导致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形同虚设,企业高管人员并不能意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甚至对内部审计产生抵触情绪,这在国有企业中尤为严重。

(三)机构设置比较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也是一个日渐完善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在管理层之下,独立性较差。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新的机构设置形式,即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的与高级管理层平行的审计委员会,审计业务直接受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并向其报告工作。此外,目前美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机构设置也有其他形式,如内部审计部门受总经理领导等,但其机构设置总体上独立性较强。

我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的领导下,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并对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提出内部审计工作报告。”由于其规定并不明确,在实践中我国企业内审机构的设置种类多样:有的内审机构受董事会领导,有的受总经理领导,有的受监事会领导,有的受财务经理领导,更有甚者受党委书记或纪委书记领导。虽然,我国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也有先进的形式,但总体来看其独立性较差,大多数企业的内审部门设在财务部门,且我国企业的内审机构设置具有很强的行政性,受企业领导影响较大,甚至受国家行政部门的影响也很大。内审机构在企业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它的设置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国家的规定,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内部审计内容比较

目前,在内部审计发展较完善的国家,内部审计的范围较大,内容较多,主要包括:①内部控制的广度和深度是否恰当,成本耗费是否有效,是否合理动用内部控制等。具体内容有:公司计划、现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股票交易等。②财物安全审计。其首要目标是保证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控制。内容包括:资产确认及符合性测试、债权审计、流动负债审计、长期负债和或有负债审计等。③经营审计。其目标是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营及与经营相关的各项管理活动,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提高管理效率,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其余还有制度评价与遵循、合同审计、信息管理审计和计算机安全性审计等。在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内容不断增多的同时,内部审计的侧重点也从刚开始的查错防弊转向现在的经营审计,即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全过程,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有:①财务收支审计。其目的是对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以及会计记录和报表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出判断。②经济效益审计。它是指评价所审项目是否经过慎重的选择,并评价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提供措施和方法,以提高该项目的经济效益。③经济责任审计。它是对企业的经营者所承担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由此可看出,我国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展,但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仍以财务审计为重点,仍侧重于查错防弊,甚至查错防弊的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

(五)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职业组织比较

在内部审计发展较完善的国家,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较高,经验丰富,他们不仅掌握会计、审计、定量分析、内部控制、电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还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也较完备,他们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有会计师、审计师还有经济师、工程师及律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在内部审计发展较完善的国家,内部审计职业组织成立较早,最早的是1941年成立于纽约的内部审计师协会,他们的职业组织一般是民间组织,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职业道德等职业规范一般由内部审计的民间组织——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他们的内部审计师有很强的行业自律性,制定了严格的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并对内部审计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不断更新知识,保持其职业胜任能力。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经验较少,绝大多数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财会知识也未掌握。在人员构成上,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为财会人员,经济师、工程师、律师以及相关管理方面的人员很少,这就制约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发展较晚,1987年成立了内部审计学会,同年加入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并在1998年与协会签订协议,把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引入我国,这有利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1998年更名为内部审计协会,但我国的内审计协会是介于国家审计机关与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社会组织,属审计署的办事机构。政府审计机关是内部审计协会的主管部门,实施对协会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协会具有浓厚的官方性质。协会组织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等,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六)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比较

首先,内部审计师协会(HA)分别于1947年、1968年和1978年相继颁布了《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内部审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含义、职责、独立性、机构人员以及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等都作了较具体的规定,使内部审计的开展有了较完备的行为规范和衡量标准。其次,ⅡA于1972年起推行了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和授证制度。CIA考试现已演进为一种国际性的职业水平考试,在遴选和造就优秀的内审人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家也普遍制定了内部审计标准。

我国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相对落后,在具体内容规定上相对简单。1985年10月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1989年、1995年和2003年分别对该规定进行修订和更新。在内部审计准则方面,我国内部审计学会于1989年制定了《内部审计标准》,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个具体准则,为内部审计开展工作提供了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还于2003年5月发布了《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实施办法》及《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实施办法》,这两个《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确立了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从业的基本条件以及从业后进一步提高内审人员素质的后续教育制度,为全国内部审计人员规范管理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加强我国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启示及建议

(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改革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明确隶属关系,增强审计独立性。一是实现管理的非政府化。政府从委派国家审计机关直接指导和监督企业内部审计,转变为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从而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减少政府的行政管制,增强政府的法制。二是内部审计协会作为内部审计的专业团体和公认的领导者,应积极制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传授内审知识,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组织内部审计师考试及审批等,通过这类行业协会使内审从过去由国家审计管理走向行业内部的自立和自管。

(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政府审计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体系,使内部审计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主观性,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一是由政府着手研究制订内部审计法规。这是加强内审法律、法规建设的最高目标。二是内部审计师会组织拟定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应包括内部审计职业道德守则和内部审计准则。三是由企业根据国家和协会关于内部审计的统一规范,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审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1)制订本企业内部审计办法。(2)制订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考核标准和办法。(3)制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细则。

(三)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一是机构独立。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要保证审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分离,尽量避免行政管理或业务上的往来。同时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者应该具有把审计结论或决定付诸实施的能力。二是人员独立。要避免内部审计机构聘用财务、基建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定期换岗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独立性,但不宜与财务等重要经济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对调,尤其不可形成惯例,应尽可能地多岗位轮换、交替进行,以免前后任之间相互妥协。三是经费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应有自己专门的经费来源,若在经济上受制于被审计单位,则不能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四)扩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与范畴

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内部审计已发展到风险导向阶段。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已全面拓展,发展为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上来,充分体现了公司治理的目标。内部审计的职能从监督和评价转变为确证和咨询。确证是根据客户的标准、要求对特定领域进行评价并提供其需要的信息,能够用于改善决策,提高其科学性。咨询则是直接作为专家顾问参与经营活动,改善客户的状况。在全面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下,内部审计人员要树立服务的理念,为公司治理的参与者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以风险为出发点,帮助企业在承担适度风险的同时抓住发展的机会,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与管理风险,使内部审计计划与公司风险管理策略紧密联系,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总之,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内部审计。我国的内部审计必将与世界上先进的内部审计理论、技术和方法发生碰撞或冲突而产生深刻的变革。随着《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等一系列内部审计法规的发布实施,我国内部审计已迈出了职业化的步伐,而充分借鉴目前最先进的内部审计理论与技术成为我国内部审计职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需要。

标签:;  ;  ;  ;  ;  ;  ;  ;  ;  ;  ;  

中外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