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国家人口不断增加,促进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而地铁这一出行方式方便快捷,而且零污染的特点,使得人们对其十分的喜爱。但是,地铁大多是在狭小的地下建造的,其技术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而且与相关的专业很多。所以,地铁施工在技术、成本、进度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而BIM技术是当前最为广泛使用的管理工具之一,其已经在地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地铁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目前,地铁已经成为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加快,取得了辉煌成果。众所周知,地铁车站的工程建设任务量大、投资额度高、建设周期长、并且所涉及的专业面广,由于其建成后将会赢取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所以对于地铁,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完善的施工组织、健全的运营维护机制,而BIM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模型在地铁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城市地铁中BIM技术的应用状况深受关注,以及随着地铁规模建设的扩大,BIM急需解决哪些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1BIM技术的发展进程
BIM技术的中文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是由国外的一家大型建筑公司Autodesk在2002年提出的。该模型一经提出就受到界内的广泛认同,之后就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建筑行业中。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有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和BIM技术成为建筑业在21世纪持续发展的命脉。在工程设计行业中,CAD技术的普遍运用已经彻底把工程设计人员从传统的设计计算和绘图中解放出来,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方案优化和改进上,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并缩短了设计周期。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全面地为工程项目的方案提供技术上的修正和决策。自BIM技术的概念出世以来,建筑工程的CAD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BIM方向靠近。BIM技术支撑着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方向和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信息处理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和可视化技术都是基于BIM技术的设计原理上的一些分支。可以说没有BIM技术的应用,建筑业的发展可能还处于前十年的发展阶段中。
2BIM技术的内涵
在2002年,欧特克公司将BIM这一理论和方法正式提出,其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模型的依据主要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数据,利用数字信息仿真来对建筑物的真实信息进行模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BIM技术在施工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通过这一技术可以有效的管控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等,使施工质量得以保证,使施工效率得以提升,从而尽可能地使工期缩短,使由于错误进行变更导致的施工成本额外增加得以避免,使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从本质来上来看,这一技术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将虚拟建筑进行构建,这一虚拟建筑能够将完整的建筑信息进行提供,其能够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过程中应用,使进度、质量得到提升,使项目质量提升。对于BIM技术来说,其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可视化;②协调性;③可模拟;④能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在地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强化前期准备
(1)软件、硬件条件准备。对于BIM技术管理人员,要对BIM技术以及电脑软件选择方面要精通,对于BIM电脑来说,其配置与一般电脑相比要高一些,结合其使用的BIM软件和工程情况,选择相应的电脑配置,其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使软件的有效运行得以满足。对于CPU来说,要有两个,至少是IntelXeon及以上,内存至少16G,硬盘至少1TB等等,同时要配备三维建模软件、深化设计软件、碰撞检查软件以及造价管理软件等等。(2)统一建模规则。由于地铁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BIM技术参与人员不少,对于大型地铁项目来说,通常在项目拆分后,其模型文件数量众多,所以,科学、合理的文件命名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管理人员的理解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所以,建模规则统一,对于BIM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通常来说,建模规则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一般规则,主要是文件命名、工程量清单名称等。②模型文件命名,例如在应用Revit三维建模软件时,其文件命名可以这样做:项目名称-地点-楼层-专业-系统-介绍.Rvt。③颜色规定。就是为了能够将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得以有效区分,尤其是水、电等,构件多且具有较高的复杂利,将不同专业、系统模型,使用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将模型快速识别。
3.2合理选择平台
(1)平台要素分析:①能够对不同主流软件格式给予支持,现阶段主流程的BIM软件主要有五大系列,例如Revit、Archicad等等。我国以广联达、鲁班等为主,其输出格式都是不相兼容的,因此,BIM平台要能够将这些主流格式兼容。②具备专项施工管理作用,BIM协同平台的目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其主要是将成本、质量、安全等信息有效整合。③对模型轻量化给予支持,否则过大的体量、过多的模型会使工作效率受到影响。④具备数据库功能,从而进行有效的决策。(2)平台选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选择,主要有三种方式:①功能全面型,这一方式以功能的全面性为重点,施工企业需要把其实际需求看成是列,把市场上现有平台看成是行,再将平台功能进行核对,从而将平台进行选择。②有所侧重型。这一方式对于企业功能需求重视度不同时进行使用,也可以把其实际需求看成是列,但是要对需求的权数进行设置。再将市场上的所有平台看成是行,再逐个将平台功能进行对照,最后将权重进行相乘,就是所选最佳平台。③某一特性型。对于施工企业只专注于一点较为适用,例如专注价格的。
3.3改进建模流程
想要使BIM技术的应用得以持续推进,就必须要梳理流程,特别是施工方的BIM应用模式流程,对相关参建单位在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明确。①模型创建阶段,建模人员获得蓝图后,要整理图纸,结合建模规则进行创建,遇到问题要收集起来,与设计、技术人员进行讨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要审核模型,之后建模人员对其进行完善。②模型处理阶段。结合不同阶段的不同专业模型,整合模型,再碰撞检查后,将不同专业间的问题有效解决,再结合结果和问题,深化处理各专业模型,之后由专业工程师审核,再进一步完善模型,使全专业的模型深化得以完成。③模型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应用处理后的模型,其主要有技术、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体现。④模型交付阶段。这一阶段要根据竣工图、设计修改等完善最终模型,结合相关专业的竣工信息,修改模型信息,结合业主需求将模型文件进行编制,移交最终模型。
结语
总而言之,BIM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我国地铁车站的规划、设计、建造、维修等环节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给我国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促进了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建筑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应该如何使BIM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是未来仍然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春明,魏想明.BIM技术在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地铁13号线东明路站为例[J].中国市场,2017(12):132-135.
[2]刘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BIM设计研究[A].2018中国(天津)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及装备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4届地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
论文作者:朱鲁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这一论文; 地铁论文; 建模论文; 平台论文; 阶段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