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社会当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市政道路的发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就城市当中汽车的数量而言呈不断上涨的趋势,从而加大了市政道路的通行压力,所以在其建设质量方面的要求更高。在市政道路施工当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的情况,在对其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来进行,从根本上确保其建设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路基可谓是重中之重,但是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而言软土路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假如出现了软土路基,在施工的时候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提升路基强度和建设质量。
1软土地基的概述
1.1软土地基的简介
作为市政道路建设当中常见的地基类型的一种,软土地基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粘土和粉土。因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从而导致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软土地基的容易产生变形的现象。在具体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来进行,确保软土地基的硬度和厚度在相应的范围内,假如和实际适用标准不符的话,就会对整个市政道路路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相应的影响。再者,如果施工的时候遇到了恶劣的天气,在天气条件的影响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要想从根本上保证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预防沉降的产生。
1.2 软土地基的危害
和其他土质进行比较的话,软土地质的固结程度较低,且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就力学层面而言,规模较大的施工建设不适合在软土地基分布当中进行。众所周知,软土地基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如果其自身的承载情况小于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的话,将会造成软土地基产生损坏或者是整体性的塌陷情况,就之前具体的施工经验而言,路面符合越大的话,软土地基所产生变形或者是沉降的几率就会更大。如果软土地基出现沉降问题的话会对市政道路结构造成直接破坏,从而影响到市政道路的质量,再者也为后期的工程建设埋下了相应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后期的维护保养。
2软土路基的影响因素
2.1地基状况
在选择具体采用何种工艺来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对地基的具体情况做深入的调查、分析。通常而言,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如果遇到薄性路基土的话,通常使用压实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此以来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基所造成的影响。如果是砂土层的话,则通常会采用挤密砂桩法来进行施工,尽可能的强化沙土性能。
2.2周围环境
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振动、噪声以及地下水位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都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如果有建筑存在于施工现场的四周,就务必要将路基的沉降量控制好,同时还要避免路面产生隆起的情况。如果在施工的时候会对四周的居民造成影响,就需要和当地的居民进行妥善的协商,根据协商结构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
2.3道路形状
我国具有十分辽阔的土地,其地形更是复杂多样,在进行道路施工的时候其形状也会对其造成相应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施工之前,相关人员就必须要做好道路形状的调查工作,从而有效防止影响道路的正常施工。
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换填施工技术
换填法是软土地基的常见施工方法,直观表述即为将路基中的软土土质进行置换,应用砂、碎石、矿渣等强度较高的材质回填至路基机构中,换填材料的抗压缩性相对较好,对于淤泥质土、素填土、膨胀土以及冻土等土质条件具有适用性。不同的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对于路基强度也有不同要求,应用换填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是路基结构达到预期强度,从而保证后续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换填法的操作方式较为简单,施工过程的成本投入也相对较少,对于路基深度≤3 米的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搅拌桩法
通常情况下在市政道路施工的时候所采用的搅拌桩法有石灰搅拌桩法和水泥搅拌桩法两种。而在淤泥或者是泥炭土当中往往会采用水泥搅拌桩法,将其固结的作用发挥出来。而固化剂的选择可以是水泥,在进行搅拌的时候采用专门的设备,将软土层和固化剂搅拌在一起。通过该手段的应用,逐渐增加路基的强度,将路基稳定性提升上来;而石灰搅拌桩法的运用,固化剂可以是石灰,利用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来使路基强度增加,全面提升路基的承载力。
3.3砂垫层排水技术
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采用砂垫层排水技术的话,会对其有着相应的适用性,换句话讲就是在一些排水性能较差的土质当中不能使用。才采用砂垫层排水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之前,必须要严格选择相应的原材料,在选择砂石的时候,以含泥量为5%最佳,另外,原材料的选择必须要以满足国家相关规定为原则。实施软土地基砂垫层排水施工操作时,需要先在路堤底部处进行砂层的铺设,铺设的砂层厚度应当控制在15-25cm的范围内,从而加快软土地基的固结速度,将其排水性能和荷载性能都提升上来。
3.4强夯施工技术
所谓的强夯施工技术同时又可以称之为动力固结技术,在具体进行施工的时候,针对软土路基的施工区域使用重锤对其进行反复夯实,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通过夯实有所增强。在碎石土或者是杂填土等类型的地质当中使用该技术的较多,应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在使软土地基的强度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可以使其压缩性得到有效降低,然而如果在饱和度较高的粘土区域使用强夯法的话效果则不够理想。
3.4高压喷射注桩施工技术
与水泥搅拌桩施工方式的应用原理差不多,高压喷射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也离不开水泥砂浆,钻孔的时候采用钻孔机进行,结合路基的具体情况来计算钻孔的深度,进而应用高压方式,将水泥砂浆喷射入钻孔内,采用外力的方式去破坏软土路基的内部结构,水砂浆和土体进行强制搅拌,从而形成复合土体结构,从而使软土路基的强度得到提升。
4促进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对策
4.1对填料与填筑方式合理选择
通常情况下,在施工的时候土方填筑的方式也不可采用。假如有土方和石头相混合的情况在相同路段内出现,则在同一路段内可以采用土方填筑和石方填筑两种相结合的方式来施工,和施工体系的相关标准相适应。在对不同路段进行填挖作用时,在不同路段当中路基所送到的填料的性质也各不相同,另外在具体进行填筑的时候,其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其填料的性质来决定,其中主要以交替填筑或者是分层填筑的形式为主,然而,如果填筑方式选择不当的话,会对填石路基技术的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具有相应的随意性,如此以来就会对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施工的前期阶段,路基表层的黏土层,会会日后公路运行阶段的排水情况造成相应的影响,从而导致出现排水不畅等现象,从而影响路基的沉降。
4.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监督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制度,确保将各项施工责任落实到个施工者身上,同时,监管人员定期对施工技术、材料、进展等内容进行相关监督抽检,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同时,在工程建设项目收尾后,监理人员还需要根据工程图纸,验收建筑工程的进展质量,确保实际施工项目与计划方案相符,满足国家相关质量指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果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础为软土地基的话,必须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因为唯有如此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路面产生变形、开裂以及渗水的情况,并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市政道路路基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和施工区域当中软土地基的特点相结合,从而选择与其相适应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同时根据其操作标准来进行施工,从而确保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进而为建设出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佩佩.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3):493-494.
[2]喻浪.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路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Z1):56-57.
[3]杨洪芹.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加固技术以及施工要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8(02):152+155.
论文作者:苏洋,,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路基论文; 土路论文; 土地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强度论文; 方式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