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康复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倩

刘倩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13

【摘 要】目的 研究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共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82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采用QLQ-C30功能量表对患者不同生活功能展开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康复质量越优。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上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康复质量

【中图分类号】R8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002-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形态、脏器、生理组织等已经出现了退行性变化,因此在住院期间,老年患者的悲观消极以及焦虑情绪会更为明显,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些不良情绪予以疏导,提升患者的康复信息以及治疗依从性,这样才能够促使患者康复质量的提升[1]。本文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现报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64例老年患者,均属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老年病、慢性病的住院治疗病患。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82例。对照组中男患48例,女患34例;年龄在51-69岁之间,平均年龄(61.4±3.8)岁。观察组中男患47例,女患35例;年龄在50-71岁之间,平均年龄(62.8±3.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分布、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中选取的老年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且将病危、无自主表达能力等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病患剔除,避免对研究数据产生影响。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针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需求、病情实施护理配合。观察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病情较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重症病房的管理制度比较严格,为了便于治疗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患者可能由于家属无法经常探视和陪同产生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情绪,由主管护士向其解释实施封闭管理的重要作用,并用亲切的态度、柔和的语气以及切当的语言来安抚患者的激动情绪[2]。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培养自身的科室和医院的荣誉感,平等对待所有的患者及患者家属,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控制自身的情绪,保持对患者的耐心。

1.2.2肢体沟通

一些老年患者由于年龄或疾病关系,在听力上有所下滑,无法准确理解护理人员的表达意思。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病情之前,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注意说话的语速和表达的方式,可适当放慢语速并提高音量,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有效沟通[3]。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肢体语言的沟通技巧,向患者家属传达病情时,并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交流,还可以用眼神、微笑和手势等肢体语言来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微笑表情了解自身病情的优化,从而树立康复信心。

1.2.3主动交流

部分老年患者不善与同病房患者交流,性格较为内向,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缺少儿女的陪伴出现的寂寞孤独感。加上日常治疗期间较少与人交流,很可能出现情绪低沉状态,表现为独自一人卧床思考,不愿积极服药等。护理人员除做,常规护理外,还可主动与患者交流,坐在患者床旁紧握患者双手,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4]。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多与同病房病友交流,讲述自己对疾病的看法以及有效控制方法,将患者寂寞情绪驱除。这样一来,患者能够以乐观热情的态度积极接受治疗,自然能够提升康复效果。

1.3判定标准[5]

对患者康复质量的评价采用QLQ-C30功能量表对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这5项展开评分,对比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康复质量差异性。分数越高代表康复质量越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通过QLQ-C30功能量表了解两组患者在不同功能上的评分程度,组间对比分数差异性,详情见表一。

表一:康复质量对比表

由上表可见,观察组在5项对比上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疾病以及年龄因素,在住院期间情绪波动相对较大,对治疗的抵触情绪较强,可能会出现不配合治疗情况。护理人员需掌握老年患者心理,通过有效沟通、细节服务等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理念,集沟通能力、语言艺术和自身业务水平一身。作为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需要同时具备高超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心理护理干预下令患者感受到配合治疗带来的病情变化,从而提升康复质量[6]。护士要从理性角度为自己的工作定位,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倡制定个性灵活的沟通方案。在沟通之前要先掌握患者想要了解的问题,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沟通过程中结合患者疾病认识的盲点,先简单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使其在理性上有初步疾病以及控制措施,让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医生相关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在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方面功能均有了明显提升,相对于同期实验的对照组而言,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这5项对比上分数均明显更高。证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态度、情绪状态等产生良好影响,促使患者愉悦的接受治疗,在健康的心态下促使血液正常流通,从而更好地改善病情,提升康复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住院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可提升其住院治疗期间从性医学,促使其情绪状态的改善,减轻不良情绪对脏器运行产生的影响。总之,加强心理护理可提升老年住院患者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进如,杨晓兵. 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08,13(33):47-49.

[2]董晓莺,李洁玲,朱秀娇,莫艳芳,刘文利. 人性化护理对上肢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及康复质量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4,17(28):136-138.

[3]王艳,孟凡嫣. 延续心理护理对社区卒中康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14,14(31):72-74.

[4]陈华,周艳仙,丁仕章. 心理护理对脑外伤综合征患者康复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12(16):1434-1436.

[5]刘熔雪,梁婷,王英. 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3(21):265-267.

[6]张健冰,余洁明. 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5(29):232-233.

论文作者:刘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康复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