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城市化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处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及其所管辖的12县(市),通称苏南,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条黄金地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中国的发达地区之一,并以其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苏南模式”而引起中外瞩目。近年来,苏南各市先后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作为现代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城市化,正以一股热潮在苏南广大地区兴起,这不仅有力地推进苏南现代化的进程,而且苏南城市化发展所显示的先导性,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苏南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在国家、地区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加强,其功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从发展动力形成这一角度来研究苏南城市化,是求更全面透视和把握苏南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及现实方位。
(一)工业化超前发展的拉力
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过程直接相关,两者相互促进,城市化率往往超过工业化率,如美国1870年工业化率为16%,城市化率为26 %; 到1940年时工业化率为30%,城市化率为56%。90个国家统计资料也显示出在人均GNP超过300美元之后,城市化发展很快,常常超过工业化速度,相应的城市化水平至少是40%〔1〕整个苏南到1993年非农产业已占 92%,人均GNP按当年汇价已超过1000美元,工业化率达65%, 而城市化水平却仅有30%左右。苏南城市化发展水平,不仅低于世界的平均发展水平,而且相对苏南其自身的工业和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偏低,处于低度城市化与高度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并存的“一低两高”状态中。
苏南这种发展过程被形象概括为: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80年代苏南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带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乡镇工业在苏南经济总量中每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跳跃式增长,但80年代“苏南模式”中人口和生产要素配置的地域范围方面的“双就地”:即农村非农业由乡、村集体“就地兴办”;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采取“就地转移”。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特征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2〕可见, “双就地”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同城市化所代表的工农业生产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分工,非农业生产要素和人口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集中的趋势相反。其结果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以行政村为基础,形成一个个工农业生产并存、政企合一、生产分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自成体系的社区,自50年代末以来形成的原有城乡人口分布格局不是被改变了,而是更加巩固了。但“双就地”资源配置方式并不影响一个乡或一个村的工业化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到80年代末,苏南农村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乡镇和1亿元以上的行政村已成批涌现,从总的来看,苏南农村工业化已基本实现,因此,可以说,80年代苏南的发展表现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分离,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过程。
苏南工业化超前发展、城市化滞后已使80年代的苏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农村环境污染,生态被破坏;“兼业化”制约着农业的规模经营;乡镇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重复建设,结构性的低水平竞争;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公共设施投资不经济,效益低;农民生活方式难以优化等等。到90年代,苏南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必须要打破“双就地”模式,使资源、人口、各种生产要素在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合理配置。从而内涵全新意义的城市化就要被从“后台”拉到“前台”,解决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共促苏南快速、持续、协调的发展。
(二)迟发展现代化的推力
社会现代化是在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性社会变迁的过程,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全新时代。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迟发展现代化一个突出特征是“自上而下”。表现为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发展的变迁。政府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指导和支配作用,把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目标与决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并且通过理性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政府行为推动社会发展。〔3〕
实现现代化的具体道路不一样,但根本途径是相似的,这就是必须通过城市化的途径来实现。现代城市是经济最集中、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又是科技、教育、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的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集聚和扩散功能,带动农村现代化等方面起到枢纽和主导的作用。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到90年代,苏南各市先后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建设成为现代化地区这一战略目标。对于苏南来说,城市化也带有明显的后发现代化特点,这就是通过“主动城市化”,有目的、有计划推进和实施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避免了大规模农村人口向城市涌进的现象,从而渐进、有序实现城市化。从90年代起,苏南已经进入以城市化为动力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三)农村全面发展的张力
苏南已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变。农村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已超过90%。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大体完成,1993年苏南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已占总劳动力64%以上。并且大部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非农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来自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72%左右,而且比较稳定。1994年,苏南农村人均纯收入达3090元。乡镇企业职工年均收入已接近城市职工收入。相当一部分人已有能力在城镇购买商品房。同时,随着农村养老保险,乡镇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的全面推行。苏南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础条件均已具备。从总体来看,城市化进程中最难解决的人口就业问题,在现阶段,通过乡镇企业苏南农村已基本上得到解决。现在主要的矛盾已转移到人口向城市集中,解决农村城市化的问题。
90年代,苏南农村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开发区建设,推动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和资金进入县城开发区,使县城融入县域内城乡整体发展之中。同时,批租开发区的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收入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大大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小城镇的功能已不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一个乡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做为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力地推动现代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集聚,启动了至少一个乡范围内农村非农产业的相对集中和农村人口到镇区定居的进程。以开发区、乡镇经济小区为标志的苏南农村新一轮的造城运动,是苏南农村全面发展对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合理选择,由此苏南农村真正走上了农村城市化变迁道路。
(四)区域共同发展的合力
区域是人们从事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一种空间结构。区域共同发展是指在有着社会、政治、经济等紧密联系的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城镇与农村,统一组织经济和社会活动,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社会经济连锁区域,它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大中城市所形成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把外部经济内部化,实现产业区域功能重新配置,形成巨大的合力共促区域发展。
苏南东靠上海,西接南京,处在沪宁城市带走廊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沪、宁两座大城市的改革和发展均提出了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共同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上海以开放浦东为契机,提出要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目标,从而使以上海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发生了连动效应。苏南抓住了这个新的发展机会,主动呼应了上海的开发开放,加大了“三外”(外资、外贸、外经)和建设各类高层次开发区的力度,推进苏南的新发展。可以预见: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后所发生的产业升级,调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并在第三产业中重点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等所发生的制造业转移。苏南接受上海的辐射和要素扩散,在完成自身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和市场的支持同时,发挥出自身制造业优势,特别是苏南广大的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将能在这新一轮发展中再上一台阶,进而更有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总之,进入90年代后,苏南城市化的实质是资源、人口、各种生产要素要在更广阔的区域重新合理配置的要求,是苏南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区域化的根本需要。
苏南城市化发展的走向
(一)城市带:苏南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城市带作为“人类居住空间新的组织形式的摇篮”,本世纪60年代初,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简·戈特曼提出城市带问题时是指像美国东北沿海城市那样由多个大城市地区连接成一个巨型的一体化居住区和经济活动的群集带。他认为,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人口、经济的点状聚集形态逐步被散状形态的城市区域所替代。城市带的连片崛起是当今城市化发展的新态势。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在面积只有占全国1%的地区由数十个相连的城市形成集聚全国20 %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区。在日本的东京——神户的城市带,在德国的鲁尔地区城市带,英国的伦敦——利物浦城市带均已成为各国的经济心脏。在中国,这种沿交通干线线网状连续分布的城市带已经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初露端倪。随着南北沿海地区各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的相继贯通,东北辽东地区的哈、大城市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穗、珠、深城市带,华北地区的京、津、唐城市带、华东地区的沪宁城市带必将迅速形成,并日益显示其整体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
现代苏南城市发展处在与周围城市和区域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特别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成区域经济能量集聚,一种包含着人口、生产、贸易、资本、交通、科技、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的城市化高级空间组织形式——城市带已脱颖而出。苏南城市化正是在整个城市带的整合、调控下迅速变化发展。沪宁城市带,不仅包括了苏南城市群还包括了城市周围较发达的农业地区,是沿着现代高速化的交通干线形成的经济、人口、文化等一体化、连续分布的城市社会实体的走廊地带。它既是城市结构的扩展和功能的强化,更是一种新型城市体系。在它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基本特点:①人口高度密集的农业与非农业地区,现每平方公理约980人,总人口约3400 万人。②城市直接渗透农村地区并与之联合,从而形成同时包含密集走廊和边缘绿地的城镇网络。③以高速化、均衡化和高能化的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的集聚和扩展。④以吴地文化为软环境,形成区域一体化的亲和力。
(二)点——轴化:苏南城市化的传导过程
“点”是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是各自范围的核心,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聚集,从而成为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极。而且,“点”(各级中心城市)通过线性基础设施(包括各类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联系起来,形成“轴线”地带。由于“轴线”对所经区域有很大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也可称之为“发展轴”。点——轴化过程也就是苏南城市化的传导过程。
城市等级结构 由于每个城市的区位因素、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差异,以及城市区域的发育条件不同所形成的经济职能和历史作用的差异性,便形成了城市的等级规模。最早对城市等级规模体系与空间结构分布作出理论解释的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理论〔4〕, 用六边形形象地概括了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等级与规模的关系,揭示出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关系及空间结构的规律,克里斯塔勒认为,各级规模的城市是各级大小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分布存在着某种规律。城市等级的出现是受3个原则支配:(1)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而划分行政区,各级地区都由位于它的中心位置的城市去管理;(2 )社会分工及市场经济的形成,导致各级地区中心点成为交易市场和它周围地区提供货物、服务的机构、设施的集中地;(3)交通网的出现, 导致各种不同等级的交通线的交叉点上城镇的形成。因此,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为: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至12个,D 级城市42至54个,E级城市118个。按照中心地理论,一定区域内城镇体系中必然存在一个等级最高的城市,它的影响范围达到整个区域,为整个区域提供货物和最好的服务,在城市带中居核心地位。根据人口规模和工业产值,对沪宁城市带内等级规模的结构进行划分,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包括上海、南京;第二层次为地方性中心较大城市,包括苏州、常州、无锡三市;第三层次中等城市,包括张家港、吴江、吴县、太仓、昆山、常熟、江阴、宜兴、金坛、溧阳、丹阳、镇江、武进、扬中、锡山等市。第四个层次为散布各地的小集镇。
发展极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在1950年曾提出“发展极”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先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革地区或大城市集聚、发展而形成“发展极”,它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决策中心等多种功能,能够产生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由此促进自身发展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发展极一般通过四个方面发挥作用:(1 )技术的创新和扩散;(2)资本的集中和输出;(3)产生规模经济效益;(4)形成群集经济效果。
极化效应 苏南城市带内各城市都具有极化的功能,但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异,其作用力有大有小,而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最强。极化效应是指通过引力作用,各类要素和人口向城市集聚的现象。中心城市极化效应的产生,在于其相对有利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不断通过交通运输和通信手段,通过流通网络,将周围地区的物质、资金、人口和信息集中到城市中来,使城市成为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中心。苏南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人口的集中、金融活动的集中、商品流通的集中、生产的集中、中枢管理职能的集中。
扩散效应苏南城市在“极化”的同时,还存在着“扩散效应”。不过,在苏南城市带发展的不同阶段,极化和扩散的主次有所不同。在城市迅速成长过程中,以极化为主,使中心城市获得较高的能量。而当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扩散将占主要地位。而且在不断的极化过程中,中心城市扩散的层次和能量也不断提高。中心城市扩散力的大小同其本身能级的高低相关,能级越高,扩散力越强,扩散的范围也越大。中心城市在扩散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心城市通过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发展。苏南中心城市向外扩散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的,具体有:技术的扩散、资本的输出、产业的扩散、为周边地区发展提供服务、示范作用等。
轴化 城市带的交通干线不只是几个城市交通网络的简单衔接,而是以线性高速化、均衡化和高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特征的。高速化是指带状城市间由高速公路、航运、铁路、航空等各种快速交通的组配。它不仅是城市带得以形成的基础条件,而且也是城市带总体经济、文化运行的一部分。均衡化是指带状城市间交通干线布局的合理、均衡。只有如此,才能使带状城市间资源互通的深度、人们心理交流的深度达到接近和相近的水平。高能化是指在快速便捷的城市带交通体系的条件下,一方面由于时差和地租级差的缩小而使各城市及各要素产生高的效能,另一方面,会使城市产生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得到增强,促使城市带整体运行效能的发挥。
苏南城市化发展的调适
(1 )由于长期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分割造成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在现今市场经济和区域发展要求下,必须进一步拆除各种市场壁垒,建立共同市场,更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竞争机制,弱化地区间的竞争,强化企业间的竞争,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从而有力推动苏南城市化的进程。
(2)目前苏南既有低层次、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 也有较高层次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因而具备了在极化的同时就进行扩散的现实可能性。应通过有效政策,尽可能缩短极化过程,使极化与扩散交替进行,实现扩散与极化的最优结合。
(3)苏南地区历来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农产品基地和粮棉高产地区。虽然农业在现代化经济中所占份额将来越来越少,但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苏南仍需要一个稳定的现代化的农业为该地区居民提供充足的、品种齐全的、价格合理稳定的农副产品,并为该地区优势产业棉纺、丝织业提供高品质的原料。没有农业的有力支撑,苏南发展将会付出过大的代价。因而要把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一方面,在城市过程中保持农业稳定,做好城镇规划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过程中,要重点抓好农业规模经营。
(4)苏南城市化现处于机动化前期,随着苏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备汽车将在下世纪初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因而苏南城市的效区化将会到来,在目前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着重考虑未来机动化后,城市交通、生活和区域发展等问题。
(5)当前, 各城市追求大而全的城市规模效益和功能齐全的社会效益,导致各城市的均衡投资、重复建设,以致出现了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趋同,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原城市的自然风貌,使固有的土、特、名、优产品逐渐消失。因而,要做好自城区文化的总体设计,突出和发挥城市特色。
(6)苏南在加快城市化中要防止“过度”迁移。 由于在城市加速时期,不仅使城市管理资金短缺,由于管理技术也跟不上,从而,拥挤、失业、犯罪等过分城市化的后果很容易表现出来。因此,苏南对日益加速的城市过程不能放松,必须加强社会管理,严格控制。
(7)拟建区域性政府管理机构(或委员会),对跨地区、 跨省的区域基础设施、环境、市场、技术合作等等各方面问题,进行宏观协调、全面合作。
注释:
〔1〕参见钱纳里:《发展的格局:1950~1970》, 中国财政出版社1989年版。
〔2〕参见林闽钢:《中国农村社会机制及运行模式的转换》, 《江海学刊》1995年第四期。
〔3〕参见林闽钢:《持续型现代化》,《社会科学报》1995年9月7日。
〔4〕转引陆大道编著:《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 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城市规模等级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