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文化设施建设的应有意义--以自然辩证法为视角_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文化设施建设的应有意义--以自然辩证法为视角_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文化设施建设中的应有之义——自然辩证法学派的一个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义论文,辩证法论文,学派论文,视角论文,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基础设施建设,它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且其中所蕴涵的经济活动的目的最终将直接落实到文化活动中,更关注的是其文化功能。因此,在广义的文化概念的基础上,若将文化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那么文化设施建设当属人文文化的一部分。在人文文化中,人文精神是核心的东西。鉴于文化设施建设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设施建设的文化功能,在其建设过程中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将人文精神贯穿始终。这一方面顺应了21世纪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潮流,另一方面则是与在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中人文文化、人文精神存在的反差密切相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新发展观也要求我们在文化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发展观也应是指导文化设施建设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原则和纲领。

1 人文精神在当前文化设施建设中的缺失

可以说,人文精神是文化设施建设中的灵魂,渗透于文化设施的“硬件”与“软件”之中。人文精神又体现在文化设施的各个层面:文化层面,如规划者的文化精神;心理层面,如设计者自我超越意识;制度文化层面,如设施管理者的民主意识;日常生活层面,如设施使用者的民族精神。然而,目前在文化设施建设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渗透,究其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地说,尽管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任何一项文化设施的建设却离不开社会层面的需求,同时也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整体的竞争环境,也不可能不考虑文化设施建设后的利益与效益。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在竞争与效益双重的挤压下,在确定文化设施发展和建设的目标和功能时,无可避免地会重文化设施潜在的经济增长的空间,重综合经济力、综合服务功能,从而轻人文文化、人文精神对提升文化设施的功能的支撑意义;在强调文化设施建设的信息化、数字化的意义时,重经济、科技、管理知识,轻人文知识、人文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引发了文化设施建设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意义的认识也随之会发生倾斜。

当然,文化设施的建设既要保证文化功能的实现,其次也不能脱离经济建设的主方向,缺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取的。但一些文化设施在规划中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过分追求人造美,使一些很好的自然风光遭到破坏,这是十分短视的。因此,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中要坚持以人文精神为灵魂,把人文精神融入到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要求一是用文化引导规划,二是把文化注入建设,三是以文化提升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文化设施规划者、设计者、管理者、使用者的文明素质。

从主观上说,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的社会整体架构在市场经济发育成长过程中,会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中产生经济至上的思维方式,相当一些人包括一部分领导干部以功利的、实用的观点去看待文化,重科学文化,而轻人文文化;重物质利益,轻人文关怀;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轻人文精神的重建。这是十分危险的。反映在社会上,一些人见利忘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大行其道,屡禁不止。反映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中,有些人不顾文化、艺术的品位、功能和作用,去粗制滥造。人们对实用性的知识孜孜以求,而人文文化从主观上的修养则被弱化。凡此都说明人文文化被压制、被挤占了;同时也警示我们:亟待加强人文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

综上,解决好在目前文化设施建设中的不足和缺憾,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中始终贯彻人文精神,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为:

首先,人文精神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它在先进文化中所发挥先导与灵魂的功能与作用,将其渗透进文化设施的建设当中,无疑将提高文化设施的品位。因为,优秀的人文精神往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旗帜。如果说,科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和骨肉,那么,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人文文化则是先进文化的先导和灵魂。促进我们发展的常常是观念、体制、制度、思想、规范,制约我们发展也常常是观念、体制、制度、思想、规范,而这些因素都渗透着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在人类社会的走向上,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常常起着导航的作用。从个体来说,它教导我们怎样做事和做人,它是一个人的灵魂;从民族来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灵魂,失去了它便会变成“空心人”和“苍白”的民族。具体到文化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它既应成为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另一方面,又因为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使其更具优秀的品质。

其次,保存和继承优秀文化遗产中深厚的人文精神,使文化设施不仅能为当代人接受和享用,更能为子孙后代所认同。因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是继承、创新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同时,先进文化不是孤立的,它既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文化设施品位的核心是文化。因此,就需要营造先进文化的发展氛围,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对参与文化设施活动的主体进行理想信念、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家的素质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在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应着眼于提高文化设施建设参与者的素质、提升文化设施品位。在这一点上,奥地利的维也纳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维也纳音乐会经久不衰,举行音乐会的金厅大厅让人流连忘返,并非仅仅是金色大厅本身的影响,而是因为那里的演出经过多年积淀形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 文化设施建设中要体现的人文精神的目标系

第一,文化设施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设施建设中要体现的人文精神的目标系总的来说与国家发展先进文化的总体目标是相一致的。努力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使它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努力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使我国加快进入世界生产力发达国家的行列,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而且发展先进文化,还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在文化设施建设中进行人文文化、人文精神的研究和建设,首先要坚持先进性要求,在当前就是要用完善的新发展观统领文化设施建设中的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研究,把是否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文化设施建设的人文研究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

第二,文化设施建设中要体现的人文精神的目标系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对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有重要理论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Amartya Sen说,“人类发展战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人类发展体现了以商品为中心战略的发展向以人为中心战略的发展的转变。体现了世界性的新发展观,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发展。它主要强调的原则之一,就是在发展目标上,要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对文化设施建设中的人文精神的研究和建设,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引导文化设施建设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深入探索人文文化的内涵。

第三,文化设施建设中要体现的人文精神的目标系要有人文特色的创新。文化设施建设中的人文精神研究和建设,关键是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总结文化设施建设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文化设施中的人文精神的内容,增强有中国特色人文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那么,在文化设施建设目标系的实施中应从哪些方面去形成其人文特色和体现人文精神呢?

一是要体现在文化设施的规划设计中。其中重点是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首先是一个水库,它蓄积着可能成为人们依恋对象的历史文化宝藏。历史文化遗产最本质的意义是人类所做事情的记忆,其正是通过恢复人类过去的记忆而服务于现在的。静观过去和未来,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在一个新的文化设施项目启动前,要注重调查研究、精心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艺术的精粹,在新项目的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历史风格与文化传统,高度珍视总体特色。

二是要体现在规划文化设施的风格和风貌中。任何一个文化设施不仅有它的外景,而且在它的背后又蕴藏着文化社会、经济和精神的力量。文化设施不仅呈现了它本身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的特点,同时呈现了文化设施所包含的政治意识形态、宗教与哲学等。如巴洛克建筑是在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设施建筑风格,它所呈现的自由精神成为当时民众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象征。

三是要体现在建立后的文化设施的制度文化中。制度是文化设施建立后制度化、规范化以后的一种结果,是文化设施建立后文化的一种实体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文化设施中人文文化的变迁必然通过各种制度的变迁表现出来,各种制度的整合、变迁体现着制度的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文化习俗和行为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文化是无形的,但它却处处制约文化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四是要体现在文化设施所涵盖的精神文化中。在某种意义上,文化设施的精神文化是相对于文化设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括一个文化设施所包括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参与成员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3 文化设施建设中贯穿人文精神的途径

文化设施建设要贯穿人文精神,就是要让人文文化融入文化设施的设计者、管理者、使用者的脑海中,使人文文化变成一种自觉文化、自觉行为、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中始终贯穿人文精神。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人文文化设施的建设。提高认识,就是要防止在文化设施建设中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就是不论对于“有形”文化还是“无形”文化,都要采取相应的建设和保护措施,以制度和法规的形式得以贯彻。

第二,在文化设施建设中要注重,弘扬和体现人文精神的鲜明的民族性。文化设施的建设作为人文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因为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人文文化是有国界、有民族之分的。先进的民族有它的人文文化,落后的民族也有它的人文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人文文化并不完全相同,比如作为人文文化分支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等各自不同领域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就有明显的差异。

第三,在文化设施建设中,做到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结合。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技术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当怎样”。科技只能解决是非而不能给人以价值判断,价值判断需要另一个源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解决的是“应该怎样”、“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它具有价值理性、价值导向性,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第四,对文化设施建设的主体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教育,在人文培育和教育中提升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后发型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支撑,是文化设施建设的精髓,但是,人文精神并非抽象的精神或理念,它贯穿于文化设施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因此,为能在文化设施建设的目标、需求及其未来发展中弘扬人文精神,对文化设施建设主体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无疑是贯穿始终的关键一环。我们在提出任何一项文化设施战略与规划时,千万不能忘记“参与者”的主体是人,是人通过各种手段、方法与途径,调动各种资源、各种潜能,实现文化设施建设。同时不能忘记,设施主体总是生存、活动于一定区域空间,一个成功的文化设施要有一个良好的空间氛围、文化设施的良好体制的形成,文化设施主体的素养,都与人文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引导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建设文化设施必须始终贯彻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

如何在文化设施建设中培育和弘扬人文精神呢?首先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精神可以通过人文教育来实现。对文化设施建设主体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就是在对建设主体进行文化设施技术、知识的教育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贯穿和自觉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要让建设主体做到技术、知识的运用与人文精神的和谐交融。其次是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的培育涉及面较广,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①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中要合理规划,重视视觉形象。②在不断提高广大参与者的文明程度的过程中培育人文精神。③在提高参与者素质、塑造参与者文明新形象的过程中提炼人文精神。文化设施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参与者的精神。④在努力塑造文化设施的文化形象的过程中,培育人文精神。

总之,近年来文化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对文化事业硬件建设的投入逐渐加大。因此,我们探讨文化设施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根本目的在于要科学、全面地认识人文文化、人文精神在文化设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求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推出更多一流的、可以流芳百世的文化设施精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设施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重视文化设施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说到底就是重视人的培养,要重视人的培养就必须以人为本,使人人都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既与特定区域环境相匹配,又能反映文化品位的文化设施。

标签:;  ;  ;  

人文精神:文化设施建设的应有意义--以自然辩证法为视角_人文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