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中医医院外科 云南腾冲 679100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 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43例和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43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93%,而对照组的总优良率为79.1%;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4%。通过对比,两种评定标准中,观察组患者的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值,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手法复位联合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比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痛苦小,创伤小,费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在骨科的临床就诊中,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种类。以老年人为主,多由骨质较疏松而引发,儿童、成人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伴有局部性的肿胀、疼痛[1]。由于肱骨外科颈骨折会引发患者肌肉、血管、神经组织等的损伤,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文主要就用手法复位联合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的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 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23例,年龄在44~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1.8岁;在43例患者中,21新鲜骨折,22例陈旧性骨折。11例无移位型骨折,9例外展型骨折,11例内收型骨折,12例合并肩关节脱位。而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4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1.2岁。在43例患者中,29例新鲜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10例无移位型骨折,10例外展型骨折,12例内收型骨折,11例合并肩关节脱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经过骨科系统检查及影像学诊断,确为外伤明确者;②临床症状明显;③患者知情并同意。
1.2.2 排除标准:①发育不全或先天畸形者;②精神障碍患者;③全身重大疾病患者;④无法全程参与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继而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的治疗方式。具体为: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待麻药发挥作用后,从患者的肩关节前侧开始手术,通过层层切开,露出肱骨头结节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
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具体方法为:对患者进行局部臂丛麻醉,患者保持仰卧位,同时保持中立状态。待麻醉发挥作用后,用医疗纱布绕过患者腋窝向上提45°~75°,到达限定位置之后,实施拔伸牵引、 上举提拔等动作,直至骨折处复位,确定复位完成之后,再用长度适宜的夹板超肩关节固定。
1.4 指标评定
1.4.1 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具体评定标准非为优、良、中、差。优: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良: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骨折异位<0.5cm,成角<10°;中:肩关节功能与正常相比,侧差<30°;差:肩关节功能与正常相比,侧差在>30°。总优良率=(优+良)/患者例数×100%。
1.4.2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其效果具体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通过检查,骨折愈合,对位对线满意,外形基本或完全恢复;有效:经检查,骨折愈合,对位对线及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满意;无效:经检查,骨折未愈合或者不规则愈合,关节功能未恢复,并且伴随局部疼痛 。总治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主要使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主要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通过治疗,两组患者在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存在着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93%,而对照组的总优良率为79.1%。在总优良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位于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位置,是骨折的多发部位[2]。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骨质比较疏松,因此,成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多发人群。加之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行动多为不便,该疾病的出现,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表现为肩部关节活动受限,伴有局部性的肿胀、疼痛。由于肱骨外科颈骨折会引发患者肌肉、血管、神经组织等的损伤,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方面,传统的方式是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需要在肩部进行手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痛苦,且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恢复,而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身体的原因,使他们在接受手术之后,恢复的比较慢,费用高,效果也不明显。另外,这种方式,会对四周软组织的血供造成损伤,影响骨折的愈合和肩关节功能的恢复[3]。而手法复位联合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得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关节的损伤,不会对软组织和四周供血造成破坏,周围组织再次损伤的几率大大降低。同时,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中,固定夹板之前已确定复位满意,因此,恢复的更快。同时辅以肩关节训练,在稳定骨折端,既可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又可以加速骨折愈合。另外,这种治疗方式,对医护人员来说,操作简单便捷,只要掌握好力度和标准,即可轻松完成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尤其是老年患者来说,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费用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比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痛苦小,创伤小,费用少,可以较快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睿,舒衡生,王宏川,安建立,方亮,石博文. 距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0:893-896.
[2]洪一波,周临东.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11,02:90-91.
[3]费正国. 两种方法治疗闭合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论文作者:段兆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肩关节论文; 肱骨论文; 患者论文; 外科论文; 夹板论文; 功能论文; 手法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