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和降损措施探究论文_宋晓芳1,张骞2

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和降损措施探究论文_宋晓芳1,张骞2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林西县供电分公司1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 025250;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2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0)

摘要:低压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关系着企业实际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低压线损管理工作比较复杂,涉及的技术、流程较多。因此,在低压配网管理中,必须先明确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再提出合理有效的降损措施。文章主要分析了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和降损措施。

关键词:低压线损;影响因素;降损措施

一、关于低压线损的类型的分析

第一类,固定损失。是只要在电气设备通电的情况下,就会有电能损耗的一种线损类型。它一般不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常见的有:降压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铁损;电容器等介质损耗;电抗器等设备的铁损;调压器、调相机、1lOkV以上的电晕损耗;用户电能表的损耗等等。

第二类,变动损失。其中低压台区线损中的变动损失与通电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低压台区的损失就会越大。它是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最主要的损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流经过线圈时造成的损失,其中主要是降压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铜损;二是电流经过线路造成的损失,常见的配电线路的铜损正是由此产生的;三是一些低压线路的铜损问题,还包括接户进户线等造成的损失。

第三类,其他损失。其他损失这个概念顾名思义是指除了固定的和可能变动以外的一些线路损失,这其中包括很多设备消耗的电量,如信号、保护、通风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消耗一些额外电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营业方面的错误而导致的电量损失,如电能表漏抄、电费误算等。另外,用户私自窃电、电能表超差等带来的损失。

二、影响线损的主要因素

2.1低压配电网络及设备

①随着城市、农村的快速发展,规划布局与配电网络现状的不对称问题日益凸显。由于配电网络布局不合理,造成迂回供电和供电半径过长等问题的出现,线损明显偏高,线路电压偏低。

②由于农村自身供电特点,负荷随季节性变化明显,长期在低负荷或满载、超载的情况下,就会造成电压忽高忽低,特别是农闲期间,负荷处于低谷,变压器损耗严重。

③目前广泛使用的低压表计大部分为机械设备,机械表灵敏度差、精度低,功耗约为每月0.8~1kWh,对于拥有几十万只电能表的县级低压电网而言,损耗是相当大的,而且由于设备老化严重,计量存在误差,且盗电不易被发现。

④对于低压配电线路而言,其线路大多为动力、照明混载,负荷分布没有严格的规律,各相用户负荷分配不均匀,极易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加之季节变化和电网布局的影响,增加了配电变压器损耗和线路损耗。

以上这些线损是由于电网及电力设备自身特点产生的损耗,是无法避免的。

2.2供电企业管理不善

低压线路点多面广,管理不善是造成低压线损高的主要因素。原因主要在于线损考核与实际管理脱节,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办法尚未完善。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用电各专业工作为条块管理,各负其责的办法容易造成各部门间管理界面模糊,导致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对问题界定不清,没有起到有效的降损指导作用。

②窃电现象严重,一些动力户、商业户使用绕表接线,电压、电流回路开路或短路,改变计量接线方式,改变计量倍率,开启电能表调整误差或改变计数器的变速比等手段,想方设法实施窃电。虽普查规模浩大,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

③抄表员工培训不到位,对线损的严重性认识不到位,遇到实际问题不能解决。低压线路和设备的巡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隐患,造成电能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理论线损计算原理

配电网络节点多、分支多、元件多,并且多数元件不具备运行参数的条件,因此,要精确地计算配电网电能的损耗是困难的。故理论结合实际,在满足实际工程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一般采用平均电流、等值电阻等方法进行计算。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线损理论结算方法:

①均方根电流法:方法简单,计算精度较高,但月总电流归算出的月理论线损在客观上必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适用于负荷实测数据完备的电网。

②平均电流法:用实际中较容易得到并较为准确的电量作为计算参数,计算结果精度较高,但配电网电压架设为平均低压后,计算精度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适用于负荷实测数据完备的电网。

③最大电流法:计算需要的资料少,只需要测量出代表日最大电流和计算出损耗因数数据就可以进行电能损耗计算,但计算精度低,常用于计算精度要求不高的理论线损计算。

④潮流计算法:利用精确的潮流计算,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但计算复杂,计算所需运行数据多且不易收集,不常用于低压线损的计算。

四、降低低压线损的措施

4.1做好低压电网规划与改造在电网规划

要想有效降低压线损,供电企业就要以提高低压电网供电可靠性、降损增效为原则,对电源点和配电网网架结构规划进行细化、优化,逐年修编配电网的滚动规划。在技术改造项目立项时把节能降损提高到重点工作的层面,其中节能降损项目投资比重应大大提高,使节能降损项目措施落实到位,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城、农网改造,对部分超负荷配变及线路进行改造,依据负荷发展情况,及时增加新的电源布点,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以提升变压器负载率,减少变损。

4.2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加强对低压线路设备的维护管理是线损管理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首先,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检测器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需要做好线路和设备维护,定期对老化、故障的线路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保障其始终能够保持在较高的运行状态,将线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最后,要做好清障工作。在低压线路中必定存在不少的障碍物,在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下会对线路造成危害。所以,要及时清除线路周边的障碍,保障线损管理的有效进行。

4.3优化抄表换表

抄表换表所造成的数据误差,会影响线损管理的效果,所以,需要加强抄表换表的优化。首先,由于抄表工作范围广,难度大,所以需要加强智能电表的运用,以智能电表取代老式电表,如此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相关人员的工作量,还能保证电量计量的精准。目前,智能电表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已经实现了普及运用,用户通过电卡实现电费缴纳,用电量也可以自动传输到电力部门,不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抄表。对于尚不具备更换智能电表条件的地区,则需加强对抄表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责任心和职业素养。

4.4做好低压线路和设备的巡视工作

对于低压线路和设备巡视工作,应采取属地维护的原则,划分线路维护巡视责任区,坚持一年二次线路砍青的线路维护工作,保障通道畅通不挂青,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安全、可靠的供电。应该对特殊巡视和夜间巡视进行有效区分,若线路和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现象时(速断、接地等),就应该及时安排特殊巡视,以便于查找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并开展跟踪检查、分析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夜间巡视,应选择不定期的和阴雨天气进行,巡视线路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好检修工作,减少电能损失。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增大了低压线损的管理难度。低压线损管理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相关企业应该结合现阶段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线损管理措施,以提升低压线损管理的效率,降低线损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畅,王健.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和降损措施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18-119.

[2]宋超,赵丽娜,徐佳.影响低压线损因素的分析及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5,34(13):21-23.

[3]景峰,潘冬石,王涛.基于低压线损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9-10.

论文作者:宋晓芳1,张骞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和降损措施探究论文_宋晓芳1,张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