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改革及建设初探论文_蔺阳,李明阳,王坤,孙玮晨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改革及建设初探论文_蔺阳,李明阳,王坤,孙玮晨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4

摘要:为适应国家西部能源大开发、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省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工业发展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本文根据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设目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有待改革和完善的工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化学工程;工艺专业;综合改革

随着国家经济、地方经济和石油石化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培养适应石油天然气化工生产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1 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方案

1.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配置、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实践教学设计等一系列环节上全面协调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石油天然气及煤炭等能源化工工业发展要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坚持突出应用性,以能力为本位,确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适时调整培养方案。

按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标准”要求,结合石油大学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将传统“分段培养、松散合作、缺乏机制”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化为“资源共建、全程参与、构建机制、深度融合”的模式。以工程师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依托学校、企业两个支撑,通过学校培养、企业培养、自身培养三个维度,立足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依托技术资质培训认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培养四个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形成高质量应用型工程师培养体系,使之成为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基本具备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工程师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中,将邀请石油天然气化工企业领导和高级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研究制订,分析国内外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发展形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听取企业建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特别是石油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成果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1.2 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推进教学体系改革

改革传统的以知识系统化教育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以能力系统化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从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出发,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各教学环节的始终。建立以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1)课程体系的制定必须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以实现“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的柔性培养机制。“重基础”是指重视学科基础,如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教学要加强,只有这些基础夯实了,才有利于学生继续深造与知识更新;“宽口径”是由现代工程实践呈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交叉性所决定,大量的现代工程决不是“比着葫芦画瓢”、“依照原理画图”的简单的工匠行为,而是日趋复杂的系统工程;“多方向”是指每个专业有三个以上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使学生学有专长,人人都有精于某道的“看家本领”;“强应用”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对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所在,要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在生产一线上手快、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

(2)在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设计时建立融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为一体,以整体优化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本专业知识结构的主线是“工程应用”,“工艺”与“工程”是两根支柱;产品及过程研发、工程项目设计、生产技术管理是三个基本模块;数理、人文社科、计算机和外语是四块基石。工艺与工程相结合,形成以工业催化为核心,以化学工程为骨干,以化学工艺为特色体形,以油田化学、环境化学、绿色化学、生物化学等为丰富血肉的系统完整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软、硬件完备的教学科研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课程体系由 6 部分组成: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计算机和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科学基础、化工专业基础、石油天然气化工专业技术、专业新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3个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为:①石油加工模块课程:石油炼油与化工基础、石油炼制工程、润滑油及其添加剂、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②石油化工模块课程: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③天然气处理与利用模块课程:天然气处理与利用、碳一化工、天然气集输、化工系统工程。

(4)合理确定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加大炼油化工及天然气处理特色课程和校企联合开设课程的比例。

1.3 加强专业梯队建设,实现团队建设目标

以“化学工程与工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目标,以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结构理想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继续投入资金,改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积极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骨干教师。重点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积极培育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坚持点线面结合的方针,点上抓骨干教师的选拔、引进,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线上抓教学团队的建设,以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为带头人,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面上抓教师普遍素质的提高,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培养,采用各种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修养。

充分利用与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公司、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中国石化洛阳工程公司、华陆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炼油化工生产、设计单位共建和拟建的校企合作办学平台,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继续聘请外校和企业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继续选派专业教师到共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交流培训、兼职任教、合作讲学和研究、参与生产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通过教师资源的共享,采用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办法,形成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机制,实现开放式的教师队伍建设。

2 专业综合改革有待改革和完善的工作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过程中,还有待完善改进以下工作:

建立教学信息反馈体系,及时掌握教学情况、教学动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具体形式有:座谈讨论、辅导答疑、考试与测验、后继课程的反馈、以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等。对这些信息进行纪录和分析,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目前我院已设立了一些教学奖励制度,如“教学质量奖”、“优秀教材奖”、“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优秀 CAI 课件奖”、“教书育人奖”等。

(3)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检查。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坚持开展实验项目验收制度和实验教学检查制度。开学初和期中教学检查都对各实验室工作进行常规检查,落实实验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并定期进行实验室工作检查评比。

(4)完善学生评教体系。在现有学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使用学生评教系统软件建立教师库和课程库,用计算机对学生评教工作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都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综合分析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教学态度、教书育人等方面的反映,并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使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结语

根据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设目标,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了综合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梯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及教学过程管理等环节获得了良好的进展,并提出了有待改革和完善的工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浩.微言评高教[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43.

[2]张君涛,李谦定,刘祥,等.化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8):182-183.

论文作者:蔺阳,李明阳,王坤,孙玮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改革及建设初探论文_蔺阳,李明阳,王坤,孙玮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