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历史上的改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历史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姓多达6000个,人口绝大多数是汉族。其中李、王、张、刘、陈五个大姓有三亿五千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8%。先秦时期,姓、氏有别,姓代表有血缘关系的种族,数目有限。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二十有二。”(注:《日知录》卷23。)按周代宗法制度,祖姓由嫡长子继承,叫做“大宗”,其余诸子为“别子”,另行立氏,氏由其嫡长子继承,叫做“小宗”。其他诸子又要立别的氏。姓所以别婚姻,同姓不婚。“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注:郑樵《通志·氏族略》。)氏的来源比较复杂。“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注:应劭《风俗通义·姓氏》。)到了汉代,姓、氏不分,统称姓氏。顾炎武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注:《日知录》卷23。)一般地说,姓是固定的,子孙相传,有的一直延续到现在。但历史上改姓的事也常有发生。多数是政治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少数民族改用汉姓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多,文化生产水平较高,历史上统治者多数是汉人。少数民族有的也用汉姓。如瑶族有31个汉姓,京族有30个汉姓,裕固族有32个汉姓。北朝、元、清的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其中个别开明的统治者主张讲汉语,用汉姓。北魏孝文帝改鲜卑诸部99姓为汉姓。(注:《魏书·官氏志》。)洪迈说:“魏孝文自代迁洛,欲大革胡俗,既自改拓拔为元氏,而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以姓或重复,皆改之。”(注:洪迈《容斋三笔》卷三。)唐代大诗人元稹、元结,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宰相王珪,都是鲜卑后裔,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营州杂种胡人。元代廉希宪,父为维吾尔族人,其后人改姓廉。明朝蒙古族瓦刺部落首领也先的后人进入中原,即改为乜(miē)姓。清代统治者为满族,民国以后大都改用汉姓,如爱新觉罗氏改姓金,钮姑禄氏改姓郎,阿克坚氏改姓雷,等等。现代名人如作家端木蕻良,足球教练高丰文,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歌唱家胡松华,相声大师侯宝林,语言学家罗常培,人民艺术家舒舍予(老舍)等都是满人。著名历史学家向达教授是土家族人,翦伯赞教授是维吾尔族人,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相声大师马三立是回族人,著名作家和翻译家萧乾、京剧表演艺术家言少朋是蒙古族人,洗恒汉中将是壮族人,成都武侯祠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作者赵藩是白族人。他们都精通汉语,生活习俗与汉人无二,在不同领域造诣很深,为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赐姓和贬姓
封建时代帝王权力至高无上,帝王的姓被看作国姓,至为尊贵。宋人编的《百家姓》以赵姓为首,而明人编的《皇明千家姓》则有朱姓为首。古代帝王常赐姓文武功臣,以示恩宠,造成姓氏的改变。西汉人娄敬,高祖赐姓刘,《史记·刘敬列传》、《汉书·娄敬传》所记只是一人。西汉大臣金日,本匈奴休屠王太子,归汉后,武帝以休屠曾作金人祭天,赐姓金。(注:《广韵·侵韵》。)隋人尉迟崇与突厥力战死,文帝赐其子义臣姓杨。(注:《隋书·杨义臣传》。)唐代赐姓特多。如李勣,本名徐世勣李元鞨本姓丙,高祖并赐姓李;李光进本河曲部落稽阿铁族人,李抱玉本姓安,李怀光本渤海靺纮人姓茹,肃宗并赐姓李。李克用父李昌国本西突厥沙陀族人,名朱邪赤心,助唐镇压庞勋起义,懿宗赐姓名为李昌国。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本契丹人,大将军李多祚本靺纮酋长,中宗皆赐姓李。广西瑶族李姓特多,据说大都是唐王朝赐姓的结果。赵保忠本西夏人,名李继捧,宋太宗赐姓赵。郑成功本名森,字大齐,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南明唐王赐姓朱名成功。后虽恢复本姓,至今台湾及东南亚仍称他为“国姓爷”。
跟赐姓相反的是贬姓。封建统治者凭借政治权力,将某些叛逆者或表现不好的人逐出本姓,贬为别姓以示惩罚,同样会造成姓氏的改变。如东汉明德马皇后,其先人马何多曾阴谋刺杀武帝,事败被诛,深为忌讳,遂改其马姓族人为莽姓。(注:《汉书·武帝纪》注。)三国吴将军孙匡贻误军机,孙权责令其改姓丁,以别于孙氏家族,孙匡后人多未恢复祖姓。(注:《三国志·孙匡传》注。)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玄宗改其族人为厉姓。(注:《万姓统谱》。)被贬的姓往往含有恶义,愈演愈烈,几近谩骂。南齐武帝以叛逆罪杀东巴王子萧子响,并贬其姓为蛕。(注:《南齐书·武十七王传》。)梁豫章王萧综逃奔魏,武帝贬其姓悖。(注:《梁书·豫章王综传》。)梁武陵王萧纪谋反被诛,元帝贬其姓饕餮。(注:《梁书·武陵王纪传》。)隋时杨玄感谋反被杀,炀帝贬其姓枭。(注:《隋书·杨玄感传》。)唐高宗废王皇后和萧良娣为庶人,并贬王皇后姓蟒,萧良娣姓枭。(注:《旧唐书·高宗废后王氏传》。)武则天垂拱四年杀起兵谋反的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并贬二人及连坐的皇族大臣姓虺。(注:《旧唐书·则天皇后纪》。)唐中宗时,成王李千里谋诛武三思,事败被杀,并贬姓蝮。(注:《旧唐书·太宗诸子传》。)唐玄宗先天二年窦怀贞畏罪自杀,朝廷戮其尸,并贬其姓毒。(注:《旧唐书·窦怀贞传》。)以上“蛕、悖、饕餮、枭、莽、虺、蝮、毒”都是含有贬义的字,以之为姓,显然是表示憎恨和侮辱,事过境迁,就都被废弃,没有对汉族姓氏的发展产生太大的影响。
三、避讳改姓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及其父祖的名字不可触犯。臣下姓名如与帝王名字相同,就应改别的字。汉魏以后,避讳的制度越来越严格,皇后、太子等的名字也不能用,范围扩大。《宋书·明帝纪》载:“明帝多忌讳,言语文字有祸、贬、凶、恶及疑似之言应回避者数百种,有犯者必加罪戮。”清代盛行文字狱,其中不少就是因为犯了清帝名讳而引起的。中国历史上因避讳而改的姓有二十五姓。其中有的是后代避讳追改前人的姓。如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况,时人尊为荀卿,所著之书为《荀子》。汉避宣帝刘询嫌讳,改为孙卿。《史记·荀卿列传》司马贞《索隐》:“后世亦谓之孙卿子者,避汉宣帝讳也。”《汉书·艺文志》有《孙卿子》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本曰荀卿,避宣帝讳,故曰孙。”《后汉书·孙淑传》李贤注:“荀卿子避宣帝讳,故改曰孙也。”荀况晚年任楚兰陵令,地在今山东省仓山县西南,该县孙姓甚多,相传皆荀况后裔。又汉避明帝刘庄讳,改庄姓为严姓。郑樵《通志·氏族略四》:“严氏,芈姓,即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因避后汉明帝讳,遂改为严氏,魏晋之际,有复本氏者,故有庄、严二氏行于世。”西汉景、武时期的辞赋家严忌、严助父子,与扬雄同时同乡的成都逸民君平,东汉光武时期的会稽高士严光,都本姓庄,史家避明帝讳而追改为严姓。五代吴越王钱镠,因镠、刘同音,下令改刘姓为金姓。宋林禹《吴越备史》:“吴越避钱镠名,改刘为金。”《元史·儒学传》:“金履祥,其先本刘氏,后避吴越钱武肃王嫌名,更为金氏。”后晋高祖名石敬瑭,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名敬,避讳改敬姓为文姓或苟姓。邵博《闻见后录》卷21:“文彦博本姓敬,其曾大父避晋高祖讳,更姓文,至汉,复姓敬,入宋,其大父避翼祖讳,又更姓文。”《宋史·文彦博传》:“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又高密《齐东野语》卷4 :“晋高祖讳敬瑭,析敬氏为文氏、苟氏,至汉乃复旧;至本朝避翼祖讳,复析为文、为苟。”举一个与四川人有关的例子。南宋避高宗赵构讳,四川一家姓勾(gōu)的人改成了几个不同的姓。王明清《挥麈前录》卷3 :“太上皇帝中兴之初,蜀中有大族犯御名之嫌者,而游宦参差不齐,仓卒之间,各易其姓。仍其字而更其音者勾(gōu)涛是也;加金字者,鉤光祖是也,加丝字者,絇纺是也;加草头者,苟谌是也;改为句者,句思是也;增而为句龙者,如渊是也。繇是析为数家,累世之后,昏姻将不复别。文潞公自云:敬晖之后,以国初翼祖讳而改,今有荀氏子孙与文氏所云相同,盖本一族,亦是仕于南北,失于相照,与此相类。”《齐东野语》卷 4“避讳”条所载与此略同。所谓避犯御嫌名者,高宗名构,勾、构同音也。因避讳而改的姓,时过境迁,有的恢复原姓,有的沿用不改,增加了我国姓氏变化的复杂性。
四、避祸改姓
所谓避祸,有政治上的,也有思想上的。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斗争激烈。统治者对于敌对势力,往往不惜株连亲属,赶尽杀绝。有的人只好改名换姓,远走高飞,以求苟安。春秋时楚平王杀大臣伍奢,其子伍子胥逃奔吴国,子胥之子为避追杀逃奔齐国,其后人去掉人旁,改为五姓。《元和姓纂·六姥》:“五,本伍氏,避仇去人,氏焉。”三国时蜀有五梁,官至五官中郎将:晋时有五允,官至始兴太守。战国时游侠田光与燕太子丹合谋,派荆轲刺杀秦王政,失败,田光自刎,其子孙避居他乡,改为光姓。《广韵·唐韵》:“光,姓。田光之后,秦末子孙避地,以光为氏,晋有乐安光逸。”汉宣帝太子太傅疎广曾孙孟达避难改为束姓。《晋书·束皙传》:“束皙,字广微,汉太傅疎广之后也。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自东海徙居沙鹿山(今河北大名县境内),遂去足字为束姓。”三国魏大将张辽本姓聂,避仇改为张姓。《三国志·魏志·张辽传》:“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张辽后人世居马邑(今山西朔县),为张姓大族。西晋文学家嵇康的先人本姓奚,避仇改为嵇姓。《晋书·嵇康传》:“嵇康字叔夜,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以避怨徙恶。铚(今安徽宿县)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宋代爱国名将岳飞封鄂王,为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其子岳霆、岳震逃难江南,不敢以岳为姓,其子孙散居各地,在安徽黄梅的一支,改为鄂姓。(注:清陈廷炜《姓氏考略》。)另一部分将“岳”字上下颠倒为“(yà)”姓, 今辽宁省图县、安徽涡阳县有此姓,传为岳飞之后人。太平天国灭亡后,名将陈玉成的后人为避清政府的镇压追杀,随母改姓李,为李姓的一支。相传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即陈玉成的后人。
有的改姓是由于思想上的原因。如五代南唐哀愉,官至礼部尚书,以“哀”字不吉利,中加一竖,改为衷性。《正字通·衣部》:“衷,姓。汉哀、章之后。哀愉仕唐,改姓衷。”自后哀、衷两姓并行。明朝有衷贞志者,官至河南巡抚,亦以“哀”字不样,改为衷姓。我国南方多危姓,是以三危山名为姓,唐末信州刺史危仔昌投奔钱镠,钱镠恶“危”字不样,改为元姓。
五、冒用他性
历史上有为别人领养,或父死母嫁,即改随养父或继父而姓者。魏武帝曹操之父本姓夏侯,为中常侍曹腾养子,改姓曹。曹嵩为将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北齐高隆之本姓隋,父干为姑婿高氏所养,遂改姓高,其后人为高姓望族之一。(注:《北齐书·高望之传》。)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宦官高力士本姓冯,由高延福收为假子,即冒姓高氏。(注:《旧唐书·宦官传》。)杨思勗本姓苏,为内官杨氏所养,即冒姓杨。(注:《旧唐书·宦官传》。)南唐烈祖李昇少本微贱,为徐温养子,即冒姓徐。迄为南唐主,然后复姓李氏。(注:《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五代北汉主刘继元本姓何,其母乃北汉世祖刘旻女,嫁为晋护圣营卒薛钊妻,生子继恩,后改适何氏,生继元。何与其妻并死,刘旻以孝和帝(刘旻子承钧)无子,乃以继恩、继元为其养子,冒姓刘氏。(注:《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两岁丧父,其母改适朱氏,因冒姓朱,及仲淹长大,知道了自家身世,才辞别母亲,恢复本姓。(注:《宋史·范仲淹传》。)这类例子还很多,不必一一列举了。
六、几点想法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出:
改姓使某些姓氏的范围扩大或产生分化。如随着北魏鲜卑叱李氏改李姓,唐代许多功臣和少数民族被赐姓李,李姓人数大增,发展成为现在中国五个最大的姓氏之一。因避汉明帝讳,改庄姓为严姓,后世庄、严两姓并存,一分为二。
改姓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的密切关系和民族融合的趋向。汉族本是由古代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氏族融合而成的。北魏鲜卑99姓改为汉姓,则意味着当时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时至今日,鲜卑诸族完全与汉族融为一体,已无法分辨了。
赐姓和贬姓是封建统治者笼络功臣,惩罚敌对势力的手段,避讳改姓是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表现,避祸改姓是弱者和敌人斗争的消极方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政治矛盾和思想斗争的状况,值得仔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