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称侯显“有才辩,强力敢任,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但对他的其出生地、生卒年月及族属等信息均不详,很多史学家对他很陌生,特别是藏族史学界所知者甚少。可在明代汉藏关系史上,侯显曾三次出使西藏,写出了一笔浓厚的团结史,他首使迎请噶玛噶举派得银协巴赴京,再使西藏,敦请格鲁派高僧释迦也失;三使西藏,遍历藏区;晓喻民众和了解民情等促进藏汉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实属功不可没。
关键词:使者;哈里麻;大慈法王
明朝在藏族地区推行“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导向为善”的政策以求“化愚俗、弥边患”。[1]根据不同教派,不同情况对西藏上层僧侣进行极力拉拢,在这其中宦官侯显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在西藏史学书籍里直接记载有明廷和侯显者甚少,但在以《大宝法王传》和《大慈法王传》等代表的人物传记和永乐版大藏经、甘丹塞唐钦莫等寺院经书唐卡中间接可以找到有关侯显与明廷的一些蛛丝马迹。有关于侯显身世的突破是在成书于清代的藏文史书《安多政教史》中找到,它记述现今甘肃临潭县叶尔巴寺(也称之为侯家寺)时;“敦请大慈法王的大太监侯显,把许多财物交给他的侄子候文,让他在祖先的旧寺遗址上修建了这寺。这座寺院,供有以黄金制成的大明洪武东君皇帝的牌位,石筑的太监侯显灵塔,塔内原用一木做轴心,后来此木长成一株大树,从外边可以看见,这位大明太监后来返回家乡,有两位宫廷官员护送前来,他们分为东西居住于该地,其所居城池现有遗墟可寻。”[2]虽然侯显本人何时在何地,为什么去远在天涯的南京宫廷,目前,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各说各的,莫衷一是,但杜常顺的《明代宦官中非汉族的成分》和杨士宇老师的《侯显传》等认为会在1372年,明朝河州地区(现今的甘南、临夏一带)设立最早的行政管理机构一一河州卫前后,侯显便成了西征将军沐英军的俘虏,看到侯显聪明伶俐、眉清目秀把他带回了南京,朝贡给明皇帝当差。有关侯显的身世问题,现有很多学者在积极的探讨,但因为侯显小时候的一切事迹均没有文献记载而十分模糊,很难描绘其童年时光和身世,仍处于一个未解之谜状态,马旭等认为他是僧侣出身,而大半个学者提出他出生于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家庭,但他本人并非是僧人,杨士钰老师的《侯显传》说到在明朝宫廷内,他以非凡的才华和出众的担当精神,得到了明皇帝的赏识,因靖难之役中,投靠燕王朱隶,带来大量军机建功而擢升为司礼少监的机会,从此,他的政治生涯真正开始。
当明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立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在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里,朝廷四次让侯显率领舰队远航西洋(其中两次是同郑和一起下西洋),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先后访问了东南亚十五个国家,三次进入西藏。
有关于进藏实录有卓嘉(是侯显同一家族的后代)《哈里麻得银协巴与明廷关系综述》:“1406年二月一日,哈里麻得银协巴和侯显一行抵达南京,皇上命驸马都尉沐昕去迎接。皇上在奉天殿接见尚师,对他很尊宠,赏赐非常优厚,仪仗鞍马什器多是金银做成,一路非常煊赫。五年二月在灵谷寺设普渡大斋,为高帝、高后荐福,有人说卿云、天花、甘露、甘雨、青鸟、青狮、白象、白鹤以及舍利祥光连日都有显现,还听到梵呗天乐从天上传下来。皇上更加高兴。廷臣上表恭贺,学士胡广等人都献上《圣孝瑞应歌》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总领天下佛教,并像藩王一样印给制诰他的徒弟三人也被封为灌顶大国师,在奉天殿再次受到宴请。侯显也因出使有功劳,41岁被明成祖擢升为司礼监太监。西藏博物馆现有一件堪称稀世之宝的《哈立麻为明太祖荐福图》,近乎完整地记录了这场600多年前的京城圣迹。在没有照相机和摄影师的时代,永乐皇帝为了让后世子孙铭记这场盛会,特以日志式的方式让画师记录下二月初五到十八日,三月初三日到十八日的祥瑞图景。这是一次史诗般的相遇。一位是英气勃发年仅23岁的雪域圣僧,一位是叱咤风云雄才大略的47岁的人间帝王;一位是众生世界里的精神领袖,一位是红尘百姓敬畏的主宰者。如果说,元世祖对八思巴的尊崇将藏传佛教带进了蒙古文化,那么,此次永乐皇帝与噶玛巴的会面,不仅促进了汉藏文化碰撞交融,也深刻地将藏传佛教带进了汉文化圈。而侯显是为这一次文化大交流而鞠躬尽瘁的服务者,创造条件者。
《侯显传》说到,48岁的侯显出使尼泊尔,而后进藏迎请格鲁派高僧释迦也失,此次,明皇帝先前说好要邀请宗喀巴大师的,但尊者因在前藏建寺弘法传教大事而没有时间去内地,再加上旅途遥远,年龄已高,怕凶多吉少,但又不好意思拒绝皇帝的邀请,所以派释迦也失前往,婉拒了侯显等使者的邀请,此次皇帝很不悦,一再推迟召见侯显与释迦也失等参拜,对侯显的政治生涯遇到了大波折。但后来,皇帝慢慢接触,发现法王有极高的佛学积淀和见识,对他十分尊崇。此后不久,侯显便回到了甘肃老家,62年侯显负责重修河州城显庆寺竣工。
除此以外,关于侯显和叶尔巴寺,我有个不太成熟的观点,以前,西藏三大寺作为蒙藏地区最高佛学学府,上至大小活佛,下到普通僧侣,无一不为拉萨三大寺里学习的经历当做一生荣耀,故三大寺会招来和接受很多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学经者,为了僧人住行方便,学经有效,这些僧人需要按一定的地域划分和进驻以不同地方为命名的僧舍,它叫康村,色拉寺作为三大寺其中之一,也不例外,有很多康村形成了扎仓(相当于学院),而三个扎仓形成了现在的色拉寺,想想当年色拉寺建造者大慈法王,他从内地回拉萨时有可能带了很多内地和尚,而且规模很大,所以有了所谓的汉扎仓,不过后来慢慢消失了这个扎仓,但扎仓属下的一些康村留名称仍然矗立在那里,比如叶尔巴康村。这里的僧人户籍都是侯家寺(叶尔巴寺)为主,所以以甘肃临潭叶尔巴寺的寺名取了这个康村的名字,我想当年侯显赴藏邀请大慈法王期间,以他们的私人关系、在加上侯显从小就在以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家庭出生,肯定有极大的愿望能在佛教圣地 ---- 拉萨建造一个老家僧人进藏后可以静心学经的住处,所以此愿望告诉给了大慈法王,而大慈法王也就欣然的接受了这一希望,并流传至今是有极大的可能。
总之,侯显本人成长于安多藏区,著名于明朝宫廷,有功于卫藏,所以对他的全面研究是脱离不了汉文文献和藏文文献的的相互辅佐,然,西藏史学界对侯显仍是非常陌生,但相信通过明代我国外交与文化交流、海陆交通、汉藏关系史的研究必定会再次迎来研究侯显的热潮。
参考文献
[1]《明史》卷三百三十一列传第二百十九西域三
[2]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安多政教史》 甘肃民族出版社 1989-04 p646
[3]杨士钰.《侯显传》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
[4]洛桑曲丹.《色拉寺志》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5]察哈尔格西.《宗喀巴大师传》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3.
作者简介:苏奴旦主(1993-)男,藏族,甘肃卓尼人,助教,硕士研究生,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
论文作者:苏奴旦主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法王论文; 西藏论文; 释迦论文; 甘肃论文; 皇帝论文; 安多论文; 藏文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