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图画教学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初步探讨论文_孙群

运用图画教学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初步探讨论文_孙群

孙群 湖北省鹤峰县下坪乡民族中心学校 445805

【摘要】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决定他们对颜色和图形更容易接受和喜欢.而小学语文教学以识字、组词和句意理解为主,对单纯的字、词、句的记忆和理解对小学生来说有些枯燥难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把色彩鲜艳的图画与小学语文的字、词、古诗文相配合,把图画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还开阔了学生视野、加强了美术艺术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图画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18-01

在小学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图画,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等多智元的发展。根据小学生心理成长及学知的需要,创设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触景生情”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图画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手脑并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达到了学知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对图画的兴趣

首先,培养学生观景画图的兴趣。要想在教学中运用图画,就要培养学生对图画的兴趣。结合文本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观察树木、花草、动物等,然后照着画下来。不管图画结构是多么简单,如何形似,但它里面总会蕴涵学生的感知、思维、审美评价等神似的东西。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充满鲜明的审美情趣,神奇的大自然使他们激动、惊奇,招引他们放飞奇思妙想的彩灯,促使他们迸射再创造的火花。特别是在四时交替之际我引领着学生来到杏园、葡萄地、棉花地、哈密瓜地……。看新芽怎样长出来,又是如何花谢直至结果成熟。并让他们把认为美的东西画下来,培养他们对图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练习绘画基本功。在美术课上孩子们都能得到练习,但语文追求的美文内在的神韵,绘画可以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熟记于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创造性在儿童的绘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图画里编故事,绘童话,抒情怀。图画成为他们表现创造性、想象力的学知方式。在二、三、四、五年级,学生开始把图画创造性地用到作业里去。当他们找不出确切的、恰如其分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他们就求助于图画。与此同时,我根据课文特点创设不同情境,用图画丰富教材内容、用图画再现生活中的情景,使图画伴随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唤醒其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体验思维的趣味,参与的喜悦,成功的快乐。

二、图画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图画进行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导课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的引言部分,不仅要向学生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怎样的导课,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绘画”就能达到这一效果。如我在导入《秋天》这一课时,我先出示了一张没有着色的秋景图,然后告诉学生,老师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有天空,田野和枫叶,可老师还没有来得及为它涂上颜色,请小朋友帮老师一起为这幅画涂上秋天的颜色。学生听到这一要求,兴趣高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教师顺势把学生引入课文:“我们该为它涂上什么颜色呢?我们一起从课文中找一找,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来感受秋天绚丽的色彩。” 一幅画,一个简单的要求,学生就兴趣盎然地读开了。涂色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同时图画也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二)图画丰富教材内容。

立足课文,描述画面。形象感知是儿童学知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现行教材很注重图文并举,这些课文中的图画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使课文之外的意境升华。观察这些图画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欢庆》一文中,我让他们把这一情景画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展开丰富的想象,给课文配上图画,有的是画着火红火红的枫林;有的画着一片金黄的田地,有的画着洁白的鸽子展翅飞翔……真是图文并茂,使学生既领会了丰富的课文内容又体会到了课文语言所描绘的色彩美。

(三)图画表现生活情景。

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出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让学生直接面对,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生活,生活与教学完全融为一体,不知不觉中进入真实的情境。例如:在讲授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一文后,我带领学生来到杏园,刚到杏树园地边,就从杏园的深处传来一阵笑声。于是我抓住这一生活情境,开始了有趣的师生对话。我问:“你们听,杏园那边传来一阵谁的笑声?”“传来了一阵姑娘的笑声。”“你听到姑娘怎样的笑声?”学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我听到一阵咯咯的笑声。”“我听到一阵欢乐的笑声。”“我听到一阵清脆的笑声。”我说:“这笑声如果不用‘清脆的’,‘欢乐的’,打个比方说,会吗?学生又纷纷答道:“那笑声有点像小铃铛。”“那笑声像小鸟的歌声一样快乐。”“那笑声就像小河的水在流。”“姑娘为什么这样开心?”“因为她有这么美的杏园,可以吃杏子了……满树的杏子金黄金黄的太好吃了……”我接着说:“你们说得太好了,这个同学用的词真好‘金黄金黄的’,你们能把这美好的一景画出来吗?”这段有景有情的对话,语言逐步具体、生动,使学生学到活的语言,让美好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孩子们很有兴趣地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如何调动五觉细致观察生活,并用有声语言及图画描绘生活,真正体验着真切感人的情和理。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图画的运用也要适当的掌握一些技巧。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美”为突破口。就是从“美”着手:一要显现“美”的教学内容,图画要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要有美感;二要选择“美”的教学手段,图画运用要恰当、适时,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快学习;三要运用“美”的教学语言,用美的语言来描述美的画面。使学生在美的语言中发挥想象力来感知画面,绘出理想的图画。

图画在教学情境中的正确、合理应用能使学生劳逸结合,在他们累了时候画一画,注意力不集中时画一画,学习感到吃力时把题目变一变,让他们画一画。总之,都可以用绘画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习欲望,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用画图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同文本、同作者产生情境再现,情感共鸣,使学生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延伸。

论文作者:孙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运用图画教学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初步探讨论文_孙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