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斌 ( 湖南省永州市芝山医院 ,425000 )
【摘要】目的 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8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者,评估其心理负担,根据SAS评分、SDS评分结果分组。其中30例SAS评分、SDS评分正常者作为对照组,55例SAS评分、SDS评分超过临界值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心理负担的差异。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者年龄较大、女性比例较高、受教育年限较短、患者住院次数较多,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与家属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患者住院次数等因素有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提高患者家属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者;心理负担;影响因素
精神病的具体发病原因未明,由于大脑功能失调而出现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即便治愈后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患者常需要长期服药,甚至终生服药。社会歧视、医疗费用等给家属造成一定的身心痛苦,常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承受着严重的心理负担[1]。本研究分析了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8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者,每例患者选择1名家属。研究对象剔除家属自身患有精神疾病、严重躯体疾病、严重交流障碍、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本研究者。
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其中30例SAS评分、SDS评分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5岁~60岁,平均年龄(47.53±11.43)岁;受教育年限6年~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2.20±3.14)年;所照顾患者住院次数1次~3次,平均住院次数(1.81±0.48)次。
55例SAS评分、SDS评分超过临界值者作为实验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34例;年龄28岁~76岁,平均年龄(61.25±14.32)岁;受教育年限3年~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45±2.26)年;所照顾患者住院次数1次~4次,平均住院次数(2.74±0.65)次。
1.2数据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P值<0.05时表示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1.3评价标准
SAS量表包括20项内容,每项采取四级评分法评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后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标准分临界值为50分,超过临界值者认为处于焦虑状态[2]。
SDS量表包括20项内容,每项采取四级评分法评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后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标准分临界值为53分,超过临界值者认为处于抑郁状态[3]。
向家属照顾者讲解SAS量表和SDS量表的评分方法,取得其配合,文化程度较高者当场独立完成,文化程度较低者由医务人员逐条解释、询问,帮助完成[3]。
2.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者年龄较大、女性比例较高、受教育年限较短、患者住院次数较多,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多缺乏自知力,对自身健康状况漠不关心,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离不开家属的支持和照顾。目前精神科临床仍以非自愿、封闭治疗模式为主[4]。由于精神病的特殊性,患者家属、照顾者也常常饱受歧视,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感,并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负担,对问题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缺乏积极的应对方式。同时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行为能力异常,对家属的照顾工作产生阻碍。精神病病情反复发作,往往需要多次住院治疗,这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精神病患者需要由家属承担重要的看管和照顾责任,易使家属产生疲惫感,甚至失去治疗和康复信心,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5]。
本研究中分析发现85例患者家属中有55例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占64.71%。这一结果说明,当家庭的某一成员患上精神病后,打乱原有的生活秩序,对家属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多数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病患者是社会弱势群体,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其照顾质量,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工作中,应积极关注家属的心理健康,以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全面康复[6]。
本研究中的8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和心理状态正常者相比,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者多数年龄较大、女性比例较高、受教育年限较短、患者住院次数较多。年龄较大的患者家属照顾者常由于担心患者预后,自己年事已高不能长久的照顾患者而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女性患者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决定了其敏感、多思,易产生不良情绪。受教育年限较短者的心理负担多与其对精神病相关知识不甚了解有关,常担心复发、预后、用药不良反应、是否有遗传倾向等。患者住院次数较多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病情比较严重,相关的治疗费用较多,从而更易对其造成心理负担。
本研究结果表明: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与家属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患者住院次数等因素有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提高患者家属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美银,罗玉玲,陈锦成.护理干预对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8~10.
[2]张丽.精神病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0,8(2):548~550.
[3]孙丽娟,张国富,郑红丽,等.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17~919.
[4]陈爱学,苏雅芳,姚明荣,等.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家庭负担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5,14(4):311~315.
[5]丁启方,程云,王静,等.精神科医生和精神病患者家属对患者及其处置态度的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6):459~460.
[6]林慧,梁祖光,梁飘,等.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病耻感调查与干预[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3):1551~1553.
论文作者:马廷斌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家属论文; 患者论文; 精神病患者论文; 负担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论文; 年限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