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探讨论文_杨新艳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长沙市糖尿病研究所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对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双盲原则的指导下对患者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各自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护理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更低(P>0.05);与此同时,护理后的总满意率、SF-36量表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是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护理;实施效果

由于病情可反复,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持续性的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和自我管理可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1-2]。基于此,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部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分组给予其不同护理措施的方式,探讨了全程护理干预对其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入选后在随机双盲原则的指导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在6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28±3.51)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66-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74±3.62)岁。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的比较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因而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按照院内一般规定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即可。

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第一,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以患者病情程度和文化程度、心理状况为依据,选择适合的宣教方式,体现教育的个体化,保证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整个治疗和护理期间给予患者心理状况以全程关注,根据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改进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治疗心态。第二,日常生活护理。将护理贯彻融入到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帮助患者树立自我监控意识,与此同时,加强日常巡视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护理问题、规避护理风险。第三,院后护理。患者出院后保持随访,以电话访问或者人员面访的方式,了解患者预后情况,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持续加强其自我管理的薄弱环节。

1.3观察指标

首先,以护理开始前3d以及护理结束后3d为指标测量时段,时段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PBG2h)、血红蛋白水平(HbA1c)水平进行测量,3次/d,计算指标平均值。

其次,各项护理措施、程序全部完成以后,在出院的前1d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问卷总分10分,由患者根据实际感受和情况自行打分,根据分值高低判定患者满意度,满意:8-10分;较满意:6-8妇女;不满意:6分以下,计算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率,即将满意率与较满意率相加。

最后,参考SF-36量表[3]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测量患者护理干预前1d和护理干预结束后1d的量表得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录入到spss20.0中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本次研究中,接受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患者其护理后的血糖水平表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而言,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值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值有效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比较表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率达95.00%,这一数值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8.00%有显著优势(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表[n(%)]

3.讨论

全程护理干预的最大特点在于护理措施的全面性和持续性,相较于传统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尤其强调在患者疾病得到控制后持续给予患者动态护理,以进一步帮助患者巩固疗效,实现治疗效果[4-5]。

本次研究中,接受不同护理措施护理的两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接受全程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效果更优优势,主要表现在血糖水平整体控制更好、护理结束后的SF-36量表评分更高以及临床护理满意率更高之上,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是切实可行且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的,是帮助患者进一步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的有效途径,对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较好实施效果,具有多样临床价值,可从生理、心理两个层面给予患者有效帮助,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可将其作为临床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进行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韦日春,张小玲,马小玲.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3):131-134.

[2]胡晓,张菁.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2):110.

[3]范明真.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3(05):48-49.

[4]唐梅芳,刘蓓蓓.老年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干预后专科知识及生活质量提高的效果[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23):3541-3546.

[5]刘莹.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3):94-95.

论文作者:杨新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探讨论文_杨新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