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这一命题从中学入学考试阅读题的角度反映了“死亡”的教学_地震论文

“生”这一命题从中学入学考试阅读题的角度反映了“死亡”的教学_地震论文

“活”命题反映出“死”教学——从一道中考说明文阅读题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说明文论文,命题论文,中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参加2011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说明文部分阅卷。阅卷异常艰难,超乎往常。要寻找考生答题的得分点,阅卷教师好比在云山雾海中探寻珍宝,评卷的三评率极高。题目分值15分,平均得分8.69分,不到及格线,是全卷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细究其中根由,笔者以为:题目的“活”反而导致考生答题的“乱”和“差”,反映出的则是平日教学的“死”。

原题如下:

神奇的地声

韩长代 田锟

地震到来之前,或早或晚地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古今中外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地震前发生的地光、地声,以及水位变化等。其中的地声,可以说是大自然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前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告信号。

我国史书上记载地声的例子很多。《魏书·灵征志》载:山西“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清朝乾隆年间的《三河县志》记载1679年三河8级地震前的情景:“忽地底如鸣大炮,继以千百石炮,又四远有声,俨然十万军飒沓而至,余知为地震……”1976年8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五六个小时不少人也听到特别奇怪的声音。

地声的响声多种多样,这与震级的大小、距离、远近和震源的深度及地面覆盖物有关。有的像雷声、狂风怒吼声、炮声及汽车声、飞机声,还有的似撕布声、大树折断声、铅球在地板上滚动声、击鼓声等。同一次地震,各地听到的地声情况也不尽相同。

地声,同其他声音一样,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地震前,由于地壳中岩体的脆弱部位首先发生断裂或滑擦,而引起的声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地震先兆现象。注意观测地声,对地震预防有重大意义。

我国已有利用地声成功预测地震的先例。唐山大地震前,滦南县有位中学教师,凌晨两点钟听到隆隆的地声后,立即喊醒周围所有的人离开建筑物,到空旷地带躲避。结果,凌晨3时42分,大地震就发生了。

地震发生前,地壳岩石断裂或者滑擦,有时要经过几个小时或者几十个小时才发出声音,有时是震前几秒钟或几分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研制了无人地震监测仪,由地声接受器、放大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的监测系统,能采集、记录各种地声信号,再经过识别、判断、分析、综合整理后通过打印机,制成图形材料,供地震专家分析地震趋势,预报地震发生的大概时间、地点及强度。

科学家们和人民群众总结出用地声预报地震的谚语。谚语曰:“临震前,一瞬间,地声发,最常见。震级大,地声沉;震级小,地声尖。响声长,隔得远;响声短,在眼前。闻地声,宜果断;速躲避,少危险。”观测地声作出判断,采取措施,达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1.什么是地声?地声有哪些神奇之处?(6分)

2.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明白这个事理对地震的预防有何意义?(5分)

3.试分析文中引史料和引谚语对说明事理的不同作用。(4分)

这道说明文阅读题不同于往年对文体知识的考查。本题三大问题的设计,注重考查对文本的阅读和感知,紧紧围绕“写什么”“怎么写”设题,出得比较“活”。前两题考查的是“写什么”。第1题直击标题,抓住了文本的关键,考生通读全文后方可理解并找到关键所在,属信息筛选并概括;第2题较之上题思维层次进一步加深,考生要感悟理解全文,加以提炼作答;第3题则从“怎么写”上考查学生,需要考生扣紧文本,并结合说明文文体特点,综合解答。

然而考生的答题情况却呈现出“乱”和“差”。有的读不懂文本,有的不会概括,有的不会审题。虽然答案就在文本中,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筛选到关键信息,未能准确提炼信息,答得五花八门。如对“什么是地声”的回答,很多考生要么抄第一段第一句“地震到来之前,或早或晚地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要么抄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大自然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前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告信号”,都没能答到点子上。估计是死记老师的教导,认为说明对象一定从第一段去找,要么是第一句,要么在第一段的末了出现。虽然也有能找出“地震前,由于地壳中岩体的脆弱部位首先发生断裂或滑擦,而引起的声现象”的,但有相当多的考生要么漏掉重要的限制语“地震前”,要么丢掉必要的中心词“声现象”。另一种现象是不懂得整合信息,只会琐琐碎碎地照抄文中句子或词语,如对“神奇之处”的筛选,虽然答得相对较好,但还是有些考生不会概括,照抄文中的“像雷声、狂风怒吼声、炮声及汽车声、飞机声”“撕布声、大树折断声、铅球在地板上滚动声、击鼓声”,而不会将之概括为“地声的响声多种多样”。对于第2题的第一问“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的回答,更是乱象丛生。考生对什么是“事理”也不甚明了,只有少数考生能够围绕“为什么”“如何”“怎样”作答,写出地声产生的原因及预测、预报意义,大部分考生答“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地震先兆现象”,或“地震到来之前,或早或晚地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前者是擦边球,后者根本不搭界。第3题的答题错误空前严重,绝大多数考生答非所问,回答的是“引史料和引谚语”说明了什么内容而非分析“对说明事理的不同作用”。原因有二,一是确实不懂,二是审题错误。另有不少学生则完全脱离了文本,泛泛而谈,如“引史料,使文章令人信服,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引谚语,使文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少部分学生文体不清,错将文本当成议论文,把“史料”当成事实论据,把“谚语”当成道理论据。还有误解题意,褒一个贬一个的;有不看“不同”二字而合起来说的,不一而足。

当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过于功利,上课时脑子里只有知识点、考点,一接触课文,直奔知识点、考点而去。教说明文,脑子里只有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再加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经过教师的肢解,一篇好端端的说明文,学生学完之后,也就只剩下几个干巴巴的知识点或者说考点了。学生无须细读文本,也不必读懂文本,只要找到这些知识点,这篇课文就算上完了。到了考场上,学生也只认得这些字眼,一旦命题者变换命题思路,不按常规出牌,没有“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字眼,平日没有训练过,考生立马傻眼了,没有了套路,只能靠自己“满纸涂鸦”,于是就出现了千奇百怪的答案。

由于太过功利,甚至出现了这种情况:学生不看文本,而是直接看问题,然后在文中寻找与题目有关的语句。看一道题目在文中找一次答案,再看一道题再到文中找一次答案,按图索骥,作答效果可想而知。文本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是阅读的出发点。割裂文本、机械操作的方法碰巧遇上“呆”题、“傻”题也许可以侥幸过关,但如果遇到的是需要融会贯通,需要整合、概括的题目,那是必栽无疑的。

正是为了扭转这种割裂文本、机械操作的教学现状,近两年来,泉州市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逐渐避免对知识点的直接考查,而是灵活地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的阅读考察要求,“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2011年的说明文阅读考查题目更为灵活,再加上文本是事理说明文,比事物说明文复杂,机械操作顿时失了灵,由此傻了考生,也累了阅卷教师。

对于任何一种文体的文章,我们都要搞清楚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和为什么写,这是阅读的一般规律。不同文体有不同特点,阅读中需要把握这些特殊规律。解答说明文阅读题要合理地安排阅读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拿到试卷,不要急于看问题。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主要内容,包括重要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有能力的考生会同时把握文章结构。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标出体现段落重点信息的词句,据此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最后把握说明文的中心。

第二步,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要认真揣摩题目,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要注意题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明确括号中的要求(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以便迅速找准解题突破口,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探究。

第三步,回读文章,精心作答。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这样,带着问题再回读文本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答题时要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筛选信息,得出结论。要特别留意文章的交代和暗示,答案在文中的,自然容易,有的则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提炼。

学生答题的“活”来自教师平时教学的“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整体把握、读透文本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学生有了阅读能力,再具备了一定的应试技巧,还怕什么样的题目不能对付?考场题目千变万化,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最根本、最省力的应试之道。

标签:;  ;  ;  ;  ;  

“生”这一命题从中学入学考试阅读题的角度反映了“死亡”的教学_地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