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之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祁慧嵘

学前教育之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祁慧嵘

青海省西宁市教育考试院

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健康也不是对任何事物都愉快地接受,而只是在对待环境和问题的反映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心理健康指的是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心理发展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心理健康是以心理发展为基础,同时心理健康又为心理的继续发展提供保证。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3-6岁的幼儿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幼儿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这意味着,跨世纪的新一代,不仅要有良好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成长和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和谐发展的基础。只有有了健康的心理,幼儿才能按照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幼儿心理发展不健康,那势必会在幼儿的成长的道路上埋下不幸的种子,并且可能给幼儿的一生发展造成影响,甚至会在他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幼教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幼儿健康心理辅导课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幼儿授课。教学辅导主要目的不在于学科知识的系统讲授,而在于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特别重视幼儿的参与性和活动性,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意识体现于参与和活动之中。

二、培养幼儿社会交往技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经越来越密切,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整个世界都成一个地球村。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是幼儿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社会交往技能包括:与人合作的能力、尊重他人的能力、顾全大局的能力、自我规划的能力、主动性和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奉劝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因为你的一举一动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他在看着你、在模仿你,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吧!

三、鼓励幼儿与小朋友多交往

良好的同伴关系教会幼儿社会交往的技能。现在的孩子,自我中心现象严重。对待孩子,我们除了付出加倍的爱心、耐心,还要和他的家长做好沟通,家园配合一起来改变他。不但多鼓励他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叫别的小朋友跟他一起玩;在家,多叫他的家长带他到小孩子多的地方去玩,鼓励他与孩子们交往,如果发现他的一丁点儿进步要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还要带他观察榜样的各种社交技能。

四、与班队会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地接触幼儿,通过谈心、交流,深入幼儿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内心体验和烦恼;把握幼儿在不同情境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倾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队会。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及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及时调整与辅导,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建立心理辅导室进行个案教育

心理辅导室由专职教师负责,持证上岗。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要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和适合幼儿的特点。对辅导的对象要做长期的跟踪研究,做好记录,让所取得的资料详实。同时应向幼儿传授一些简单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学会放松,让幼儿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方法调节;学会倾诉,让幼儿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找老师、长辈、亲友谈心,找人倾诉,或者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学会行为改变,引导幼儿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不良行为进行训练、进行塑造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

六、正确评价自我,形成健康自我意识

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幼儿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儿正确地评价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七、关注幼师心理健康

有资料显示,有51.2%的幼师存在心理问题。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幼儿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因此幼师的心理健康对孩子至关重要。幼儿极具模仿性,幼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对教师的态度十分的敏感,有的老师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在幼儿园里采取斥责、惩罚、冷漠的方法处理幼儿问题,这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投入极大的爱心、耐心,使小朋友能感觉得到你的关爱,那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亲近感。经常与他们有身体的接触,抱抱摸摸他们,或亲一下,或拍拍她们的头,这些都会让幼儿有一种安全感,有一种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总体结构中的奠基性工程。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心理,一切形式的素质教育都是无从谈起的。我们为人师者,不仅要使幼儿成才,更要使其成人。应以教学为载体、为媒介,开发幼儿的潜能、智能、调整心态,使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独立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使幼儿身心健康得到发展,成为有用之人。

论文作者:祁慧嵘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学前教育之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祁慧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