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论文_丁志君1,王丽雅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 352100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SBI)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本次研究对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59例SBI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9例SBI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研究显示,共分离出病原菌85株,其中格兰阳性菌13株(15.29%),阴性菌41株(48.24%),真菌31株(36.47%);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留置导管时间、GCS评分、合并糖尿病等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中预防SBI患者发生尿路感染,需根据其的病原菌分布、临床特征、相关因素等给予尽早诊断,并采用有效的抗菌治疗,进而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病原菌;尿路感染;重型颅脑损伤;危险因素

颅脑损伤是临床中常见创伤性外科病症,据有关调查,每年我国颅脑损伤发病患者约60万人,所有创伤性病症中其死亡率居于首位、死亡率高达70%~80%。根据Glasger昏迷分级法评分(GCS)3~8分、且患者昏迷时长6h以上即为重型颅脑损伤(SBI)。该病症急性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意识障碍或长期昏迷,危险性较高,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1]。经多年临床努力,对该病症的治疗得到明显改善,但术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仍然是治疗难点,如感染、并发症等。此次研究,即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59例SBI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59例SBI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其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9.1±4.8)岁,住院时间9~752d,平均住院时间(136.4±11.5)d。患者纳入标准:GCS评分为3~8分,其所有患者均接受开颅手术治疗,本组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入组前合并有感染患者。

1.2方法

诊断并记录本组59例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情况,采用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培养确诊;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合并有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采集,对于导尿管拔除患者新鲜中段尿液采集时需憋尿4~6h,未拔除患者直接收集,使用无菌试管收集尿液标本;10min内将采集标本送检,使用血平板与麦康凯平板接种,并在37℃环境中培养2~3d后菌落分离;病原菌鉴定使用法国梅里埃VITA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分析,使用其配套质控菌种包括: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黄金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观察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后尿路感染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等进行分析研究。

1.3统计学方法

本此研究,统计学数据分析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差异用t检验,使用(xˉ±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差异使用(x2)检验,使用(%)表示,SBI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使用logistics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组间数据差异对比,P<0.05则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

本组59例SBI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研究显示,共分离出病原菌85株,其中格兰阳性菌13株,阴性菌41株,真菌31株,详见表1。

3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入院时间紧迫,临床中需要接受多种侵入性及手术治疗;术后感染、并发症等对患者治疗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此次研究显示,术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主要以格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此外,研究显示,真菌感染发生率高达36.47%,说明,SBI患者尿路发生真菌感染,与其激发性免疫功能异常、意识障碍等存在必然联系[2]。研究提示,尿路发生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感染率17.65%;且有研究指出,真菌感染多发于内分泌科、心内科、泌尿外科、综合ICU及呼吸内科,说明临床中需加强对SBI患者尿路真菌感染的预防工作。

本次研究,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留置导管时间、GCS评分、合并糖尿病等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导尿管留置是治疗该病症其重要措施之一,尿道导尿管插入极易损伤尿道黏膜,使其天然屏障被破坏,极大削弱尿道、膀胱的抵抗力,增加尿路感染发生率;此外,留置时间越长其感染记录越高[3]。而合并糖尿病患者其自身机体免疫力较低,导致感染发生率增高。现目前,临床中对SBI术后尿路感染与GCS评分相关性方面尚待研究[4]。此外,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合并基础病、病情恶化、住院平均时间、昏迷时间等同样可增加SBI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5]。因此,临床中护理人员需严格依照相关规定,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显示,导致SBI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因素较复杂多样,临床中需对患者是否发生尿路感染随时监测,并给予科学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立强,李庆华,孙金旗,等.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1):2457-2460.

[2]李春茂,沈国良,牟朝晖,等. 颅脑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4):442-444.

[3]刘桂玲,鲁俊晶,胡伟,等. 颅脑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700-4701.

[4]陈晓康.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诱因分析及病原菌分布[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5):60-62.

[5]仲悦萍,施炜,陈晓艳,等.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0):4700-4703.

论文作者:丁志君1,王丽雅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论文_丁志君1,王丽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