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市 310000
摘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相对特殊,而对于区域生态以及环境影响的程度有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环境监测工作。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期与运行期展开环境监测,积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环境保护
引言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区域性且多目标的水资源开发项目,在航运、灌溉以及防洪和发电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资源利用方面也彰显出不可替代性。
一、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地貌形态和岩土层的天然结构。从而产生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如开采石料时,岩土剥离后会加速风化。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人工开挖基坑和高陡边坡时。岩土层会产生临空面和卸荷裂隙,可能造成滑动破坏;弃石乱堆乱放会引发泥石流;基坑排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
2、对周边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承包商采取的环保措施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中有关条款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施工放炮,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在居民聚集点用炸药量过大,炮声震动使部分民宅受损,正常生活受工程施工影响。二是施工弃渣,在施工中大部分承包商是按规定将弃渣倾倒到指定渣场的,但也有部分承包商不按规定将施工弃渣乱堆乱倒。三是生产废水未达标就直接排入河道。四是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或倾倒在营地周围。五是生产污油,施工机修场地附近油迹斑斑,存放机械设备的地方随处可见油迹。六是营周卫生,部分施工营地周围废纸、塑料袋在树丛中乱挂乱飞,灰渣、废物、塑料、纸屑随地乱扔。
3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大量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以及车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影响,除此之外,在运输砂石、水泥、煤灰等材料时,也会产生大量灰尘,以及扬尘,这些灰尘都会严重影响空气的质量,另外,建筑材料在储存过程中,还会挥发一些有害气体,这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还会影响周围民众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水利生态环境。
4、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常理下,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但是由于在一个地区修建了大中型水库等水利工程之后由于对当地的水体和湿地面积造成了影响也就间接的影响到了当地的气候环境,从降水、气温、风环境等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5、对水生态的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对水生态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来说水库的人工径流调节改变了自然河流的周期规律,对河流的改造直线化导致水流流量以及流速的变化,这种改变又会影响和河流中鱼群种类和组成,造成整个水生态的环境影响。
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空气质量的保护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筑过程中来降低大气污染的措施主要有:
(1)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挖掘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凿裂的方法来进行挖掘,能够有效的减少粉尘的产生。同时还可以在钻机上安装相关的除尘设备与装置或者是采取湿法来进行作业,从而在开挖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水泥及粉煤灰的运输与装卸,在此之间,需要对其的密封性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是经过密封的。同时在卸载及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在所有的出口处都安装一定的过滤设备来对相关的设备进行过滤,还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
(3)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十分严重。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拌合装置上安装一定的除尘设备,使其能够在生产的过程中对粉尘进行一定的消除。
(4)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运输的车辆进行定期的保养与检查,同时对出现的设备进行相应的维修,避免汽油、柴油等的泄露。
(5)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对运输的车辆及相关的设备应用无铅汽油等污染较小的优质原料,进而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2、加强水质保护
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如果这些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话,会对施工地的环境乃至是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工业废水主要包括砂石料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水、混凝土制备产生的废水以及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等,对于砂石料和混凝土产生的废水应经过沉淀池和干化池处理后方可直接排放,也可以将沉淀池处理过的废水储备起来进行重复利用,沉淀产生的污泥应经过干化池干化后运完附近的渣场,禁止随意丢放;对于机械设备产生的含油废水,需对其进行收集并进行去油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水含油量在5mg/mL以下方可进行排放或重复使用;对于生产污水应按照生活污水处理先关规定设置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设施,生活污水应先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后,由专用管道排放到无危害水域;在施工场地修建排水沟、沉沙池等,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污染环境。
3、土地整治和植物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对土地进行科学整治,同时对渣场、料场以及临时用地工程所占用的土地以及永久工程区恢复植被。对弃渣进行具体施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管理措施进行充分应用,这时将弃土置于渣场的上层位置,弃渣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对渣场进行改造,此后对渣场进行统一平整并堆放处理。针对临时用地以及永久工程区而言,空坪隙地需要对废渣、废料以及临时建筑进行清理和拆除,此后针对压实土进行适当的翻松处理和平整处理。对植物进行防护,并且对林草进行选择,主要原则在于“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对树草进行选择过程中,结合当地优良乡土树、草种作为主要内容。在相应厂坝区域和生活区域,对其实施专业的绿化专项设计,在对不同区域进行绿化过程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景区。在道路的两侧,按照要求种植行道树和绿篱,两边各种植一行。
4、固体废弃物处理
施工产生的废渣和生活垃圾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施工前设计的要求将废弃物送至指定弃渣场,要采取相应的工程保护措施,防治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而污染周边环境。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在堆渣前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表土合理堆存。完善渣场地表的排水规划措施,确保渣场边坡的稳定,防止任意倒放固体废弃物,而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在施工后期应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有利于复耕或覆土绿化。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定期将垃圾送垃圾场,防止垃圾流失。遇有含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成份的废渣,经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在环保人员指导下进行处理。
结语
为了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在施工过程中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结合水利水电施工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最终达到加快施工进度、提升施工质量,并且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绿色、环保的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并且达到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促进二者和谐发展,促使水利水电工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廖劍锋.试论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J].低碳世界,2016(25):106~107.
[2]李倩,胡方彩.大型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模式探讨[J].农技服务,2014,31(8):124-125.
论文作者:苏荣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过程中论文; 废水论文; 环境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废渣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