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211500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创伤外科护理质量。方法: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选择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6.0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创伤外科护理质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创伤外科护理;人性化服务;护理质量
伴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促使我国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间接提高了对于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传统护理服务主要是以依附于治疗的一项工作,整体上对于患者的干预效果并不大,主要是以完成医嘱任务、监测患者病情等为主[1]。但是目前的护理工作已经截然不同,护理服务本身已经成为独立的医学科目,其不仅是保障患者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医院干预水平的必然工作之一[2]。对此,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我院外科患者为例,借助对比方式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选择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共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48.7±4.5),文化程度均在初中及以上;常规组共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47.1±3.9),文化程度均在初中及以上。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创伤外科治疗;无严重脏器或精神疾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参与同意书。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是以术前指导、术后康复训练为主。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改进基础护理。首先,需要强化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文明用语,同时还需要善于获得患者的依赖与信任,应用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的语言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信任,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2、心理干预。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心理护理涉及到术前术后两个方面。在术前主要是以负面情绪缓解为主,为患者讲解治疗的流程、特征以及近期手术案例,强化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在术后则是以与患者沟通为主,掌握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并针对患者的异常心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对治疗缺乏信心的患者应当给患者介绍近期相关疾病患者痊愈的案例。对于存在术后疼痛的患者,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例如谈话、下棋等,必要时候可以给予止痛药,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3、改进护理模式。医院需要为患者提供24小时的优质护理服务,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状况。在轮班方面,尽可能以轮班次数少为排班原则,同时务必保障24小时都有值班护士在岗。于此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建立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其主要是在远着入院到出院整个时间段内,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例如患者年龄偏大,不喜欢嘈杂环境,便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康复环境,尽可能减少病房中人员的进出频率;4、并发症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针对患者疾病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模式,尤其是在并发症方面需要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
1.3评判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满意度以我院自制调查量表进行统计,调查内容主要包含护理人员的服务热情程度、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护理服务的针对性等,总分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以上为满意,不满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为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效果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6.0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应当是一个相对较为广泛的含义,除了具备基本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仁爱无私之外,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与敬业精神[3]。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服务是一 种根据患者的疾病需求、成长需要与营养需求等所制定的特殊性护理方案[4]。首先,在护理人员以及护士方面,可以通过人性化护理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优化,让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实行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让护理本身实用性更加可靠;其次,在患者及其家属方面,人性化护理能够更加注重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教育,能够让患者更好的认识到患者身体特点、护理重点等,从而显著提高患者护理质量[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6.00%)。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同时还可以更好的针对疾病给予护理,降低患者的心理、经济压力,同时提高患者配合医护行为的程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临床中的标准护理方案之一。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创伤外科护理质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小英,黄利华.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1(s2):130-131.
[2]撒启慧.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5(b06):1752-1753.
[3]张润芳,段培芳,刘瑞,等.外科门诊患者护理服务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教育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2):233-234.
[4]纪红梅,谢明水.肠道微生物灌肠结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慢性腹泻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4):486-489.
[5]高莉萍,刘虎军.神经外科进行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23):3678-3680.
论文作者:张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常规论文; 外科论文; 满意论文; 质量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