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功能锻炼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杨雯琪

杨雯琪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功能锻炼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对70例不同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个性化功能锻炼。男39例,女31例。年龄17~80岁。按照《中国风湿病学》中的关节功能分级,Ⅰ级22例、Ⅱ级24例、Ⅲ级14例、Ⅳ级10例。观察功能锻炼前后关节疼痛、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锻炼前(7.54±1.12)分、功能锻炼3个月后(4.31±1.60)分、功能锻炼6个月后(2.45±1.37)分。关节功能分级,功能锻炼3个月后Ⅰ级24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Ⅳ级9例,功能锻炼6个月后Ⅰ级26例、Ⅱ级27例、Ⅲ级9例、Ⅳ级8例。2例因未能有效控制运动量,出现心慌和关节疼痛的状况,运动量降低后相关症状消失。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个性化功能锻炼,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改善,并发症少。

关键词:个性化功能锻炼;类风湿关节炎;护理

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感染、性激素、遗传等因素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学表现为滑膜细胞增生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导致关节炎反应和长期关节肿胀疼痛。此外,关节功能障碍和畸形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已将抗风湿药、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等药物结合起来,再辅以相应的康复护理,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个性化功能锻炼是一种有助于运动器官功能早期恢复的运动疗法。为此,本研究对本病患者采用功能锻炼,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对70例不同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个性化功能锻炼,男39例、女31例。年龄17~80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关节压痛、肿胀、晨僵、畸形等。按照《中国风湿病学》中的关节功能分级:Ⅰ级22例,Ⅱ级24例,Ⅲ级14例,Ⅳ级10例。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病程2~96个月。

1.2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方法,锻炼1个月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

1.2.1关节功能Ⅰ级的锻炼方法

①对患处采用热疗和水疗的方式进行基本护理。②八段锦锻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新编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方法用2周的时间教会患者,力争做到规范,并注重中医经络知识的宣讲,每次锻炼30min,每日3次。③有氧锻炼:采用慢速步行方法进行有氧锻炼,每天坚持10000步,早晨、下午各5000步。

1.2.2关节功能Ⅱ级的锻炼方法

①抗阻力锻炼:在患者未达到最大心率的情况下进行10min的自行车热身锻炼;30min的量化抗阻力锻炼,量化阻力为患者体重的50%。抗阻力锻炼结束时给予冰袋冷敷10min,注意抗阻力锻炼双侧肢体交替进行,每日1次。②五禽戏锻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编排的五禽戏锻炼方法进行,包括起式、虎戏(虎举、虎扑)、鹿戏(鹿抵、鹿奔)、熊戏(熊运、熊晃)、猿戏(猿提、猿摘)、鸟戏(鸟伸、鸟飞)、收式12个动作。各戏左右对称操作,各做3次,起式、收式各做6次,每次30min,每日3次。

1.2.3关节功能Ⅲ级的锻炼方法

①按摩。局部按摩病变关节部位的软组织,每个部位100~200s,每次30min,每日3次。②受累关节功能锻炼。手指关节活动顺序应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从远端指间关节开始,到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曲时尽量充分,可单指进行,也可一起进行。另外,还给出了关于膝关节、腕关节等关节功能的详细锻炼方法。关节训练患者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坚持适合自己的关节功能训练,这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缓解期的功能恢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提高患者自身的日常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理能力等,必要可配合局部按摩,减轻患处疼痛,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该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患者家属的帮忙配合监督,医务人员应做好健康宣教,保证患者及其家属能自行进行有效关节训练。③对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应鼓励他们尽可能完成日常活动训练,如吃饭、拿东西、倒水、喝水、梳头、拧毛巾、穿夹克和裤子、解开纽扣等日常活动。运动时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给予初步的鼓励和指导,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应允许患者尽可能独立完成。同时,指导患者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关节。用手托住盘子或其他重物时,应尽量用双手,用手和手腕托住。搬运购物袋等重物时,避免用手指用力,应放在前臂,以减轻手指的负担。保护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椎关节,尽量以坐姿工作,避免弯曲,以节省能量,减轻脊柱负担。日常活动训练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然而,应适当注意适当的活动,以防止过度活动和不可逆转的损伤或畸形的每个关节。

1.2.4关节功能Ⅳ级的锻炼方法

①常规按摩:在病变关节附近软组织处行指压按摩,每个部位100~200s,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min,每日3次;②红外线照射: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由重庆中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在病变部位进行红外线照射,距离皮肤15~30cm,以患者皮肤耐受为度,每次30min,每日3次。

1.3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的关节活动恢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对功能锻炼3个月后以及功能锻炼6个月后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后关节功能进行分析。

2 结果

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锻炼前(7.54±1.12)分、功能锻炼3个月后(4.31±1.60)分、功能锻炼6个月后(2.45±1.37)分。70例患者功能锻炼后关节功能分级情况见表1。2例因未能有效控制运动量,出现心慌和关节疼痛的状况,运动量降低后相关症状消失。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发展为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并损害心、肺、肾、神经等器官。我国RA的发病率为0.32%~0.36%。该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在临床上又被称为“不死癌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该病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阻止残疾的发生。

个性化的功能锻炼不仅能有效促进关节处的肌肉有氧呼吸,促进血液流通,刺激关节部位的瘀血消散,使关节功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和相关并发症的产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秋侠.协同护理与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作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2):182-184.

[2]邹丽梅,范美英,陈小婷.标式锻炼视频联合个人行为日志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02):39-41.

[3]张竞.疼痛评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7):242+244.

[4]李代吉草.功能锻炼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研究近况[J].双足与保健,2017,26(17):28+30.

[5]黄霞霞,李晓兰,蒋楠,刘秋玉,康雪琴,昌凤.关节功能锻炼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262.

论文作者:杨雯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个性化功能锻炼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杨雯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