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业内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业内贸易的提出及发展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业产品的现象。1960年Verdoorn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变化时,首次关注了这种贸易形式。之后,Balassa(1966)、Grubel and Lloyd(1975)等相继发现在产业内部存在专业化分工和双向国际贸易的现象,从而使产业内贸易研究成为检验商品贸易模式的一个新课题。
1975年Grubel和Lloyd提出迄今为止最广泛使用的产业内贸易度量方法——G-L指数,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那以后,产业内贸易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止出现了大量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模型,使得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进入一个高峰期。然而由于产业内贸易度量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贸易数据可获得性以及计量方法的限制,使得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研究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要滞后得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对贸易成本、经济地理学以及企业生产国际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再一次激起人们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兴趣,产业内贸易理论得到重大发展,新的模型不断涌现。此外,各国贸易数据的统计日益完善,各种计量方法也得到不断发展,从而使产业内贸易的经验研究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新的计量方法不断产生,经验研究重点由估计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逐渐向细化产业内贸易模式、研究贸易扩张的动态效应以及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等的方向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概念也由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HIIT)、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VIIT),逐渐拓展到边际产业内贸易(MIIT)、企业内产业内贸易(Intra-Firm Intra-Industry Trade)等。
二、产业内贸易的度量
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最早是从度量开始的,它起源于一些文章对欧共体建立对贸易模式影响的研究,如Verdoorn(1960),Balassa(1966)。由维纳阐述的标准关税同盟理论预测关税同盟能增加同盟区内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引起剧烈的调整摩擦。然而早期对欧共体的研究却发现,伴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同盟区内实际增加的是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并产生高水平的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同一产业内部产品贸易现象,而这种产业内贸易的增加伴随的却是相对平稳的调整摩擦,这是传统的H-O-S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这一发现激起人们对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兴趣,也刺激了对产业内贸易度量方法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估计产业内贸易是否存在,而是转而研究具体类型的产业内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扩张所造成的动态调整。大量研究表明,尽管存在贸易不平衡的影响,在解释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时,G-L指数仍不失为最合适的指标。此外,尽管各类新指标的研究出发点不同,但从根本上看几乎均是建立在G-L指数的基础上,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标准G-L指数依然是产业内贸易指标的基石。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早期研究
自Grubel and Lloyd(1975)的先驱性研究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并成为与传统的H-O理论相互补充、共同解释纷繁复杂国际贸易现象的重要理论之一。
最早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的是Grubel和Lloyd。他们试图解释同质产品之间以及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但由于当时产业的概念尚没有清楚的界定,因此他们的研究没有能够深入进行,并且其理论分析也为局部均衡分析,然而他们的研究——特别是有关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的研究——却为后来的学者们提供了很大的启发。自Krugman(1979)开始,学者们开始陆续提出许多正规的产业内贸易一般均衡模型,其中包括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这些早期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并且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
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两国之间发生具有完全替代性的同质产品的双向贸易现象。对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解释源于Grubel and Lloyd(1975),他们认为运输成本、转口贸易、季节性贸易、消费者偏好、政府干预等均可导致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生。Brander and Krugman(1983)通过假定有两家企业,即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它们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并且每一企业的产出决策以假定另一企业产出不变为前提,系统地阐述了在寡头垄断市场模式下,当市场存在分割时,即使两国特征、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均相同,寡头垄断企业也可以通过在对方市场进行产品倾销,从而发生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这说明对于同质产品而言,即使不存在产品成本差别、要素禀赋及消费者偏好差异,也会由于企业的销售策略而发生产业内贸易现象。
2.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VIIT)研究
VIIT指两国进行双向贸易的产品属于同一种产品,但却存在质量差异。对VIIT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新H-O模型和自然寡头垄断模型。这两个模型不仅成功解释了VIIT现象,而且还实现了此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传统的贸易理论的统一。
新H-O理论在强调成本递减以及产品差异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要素禀赋差异在贸易开放中的决定性作用,其代表性研究为Falvey(1981)、Falvey and Kierzkowski(1984)。这些模型假定在初始要素禀赋(资本和劳动)不同的国家中,资本在行业之间不能流动,而且至少有一个行业生产质量不同的垂直差异化产品,此外还假定消费者总是偏好质量高的产品品种,但其选择行为却受到收入的限制,结果发现,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也会发生VIIT,并且两国之间资源禀赋差异越大,VIIT比例越大,而两国收入差异越大,VIIT比例也越大。
Shaked and Sutton(1984)则研究自然寡头垄断情况下VIIT发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开放对各国的短期和长期效应。该模型假定消费者具有相同偏好,并且能按质量对产品品种进行排序,收入分配比较平均,并且平均可变成本不随产品质量改进而变化,结果发现各国在封闭状态下将有两个企业存留在市场上,而当贸易开放时,各国仅存留一个企业并为扩大后的市场服务,从而发生VIIT现象。如果考虑两个贸易国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还可以确定贸易的方向。该模型对VIIT的利益分析从两个方面进行:从短期看,贸易开放可以被视为是市场的延伸,存留下来的企业由于市场扩大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消费者也因支付更低的产品价格而提出了自身福利;从长期看,产业内贸易能导致在整个产品质量谱(quality spectrum)范围内的全面质量改进,从而提高了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
3.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HIIT)研究
HIIT指两国进行双向贸易的产品为同一种类但属性不同的水平差异产品。基于产品属性的HIIT与基于产品质量的VIIT不同。对于垂直差异产品,可以假定消费者能够根据产品质量将可供选择的产品进行排序,然而对于水平差异产品,消费者对可选择产品的偏好却依消费者个人而异,不存在所有消费者均认同的产品排序,因此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对消费者偏好进行新的假定。对于HIIT的研究,以新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新霍太林垄断竞争模型,以及寡头垄断模型为代表。
新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建立在Dixit and Stiglitz(1977)对垄断竞争分析的基础上,并且各模型大多独立于要素禀赋之外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Lawrence and Spiller(1983)除外),认为互惠贸易来自于规模经济和更广泛的产品差异。Krugman(1979)通过假定消费者偏好消费尽可能多的产品品种,认为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只要产品具有水平差异并且产品的生产成本递减,则即使完全相同的两个国家之间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现象。Venables(1984)将上述模型进行了拓展。该模型与Krugman模型具有相似的对称特征,但放宽两国只生产一种差异产品的假设,认为各国既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质产品,也在成本递减的情况下生产差异产品。结果发现,虽然模型最终均衡情况与Krugman模型特征相似(即可以发生HIIT现象,但贸易方向不确定),但其均衡并非是唯一的,而且并非所有的均衡均是稳定的。此外,Venables还证明非产业内贸易情况下的稳定均衡很容易实现,即很容易出现一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差异产品的现象,从而使Krugman模型的普遍性受到质疑。此外,Krugman所考察的是生产条件、消费者偏好和要素禀赋相同的对称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而Lawrence and Spiller(1983)则在Dixit-Stiglitz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分析具有不同初始要素禀赋国家之间的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现象,结果不但能解释HIIT现象,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贸易的方向,即资本丰裕国将扩大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的差异产品品种;劳动相对丰裕国减少差异产品品种的生产和出口,但扩大劳动密集型同质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新霍太林垄断竞争模型与新张伯伦模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对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向的预测,但两者的显著差别在于对效用函数的构造不同。新张伯伦模型认为消费者对所有产品品种的偏好是对称的,而新霍太林模型却认为消费者对不同品种的偏好并非对称,它假定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偏好。这一分析方法源于Lancaster(1966),并在Lancaster(1980)中得到完整地阐述。该模型认为,对于两个完全相同的经济体,在存在消费偏好差异并且生产成本递减的情况下,每一差异品种只由一家企业生产,产出的一半用于本国消费,一半用于出口,并且每一国所生产的产品品种的数量均相同。新霍太林模型虽然同新张伯伦模型一样认为贸易利益来自于规模经济以及更广泛的产品差异,但从本质上看却不同于新张伯伦模型,它认为在发生贸易后,产品谱上各品种之间的平均距离要小于非贸易下的情况,因此贸易发生后消费者能更接近于消费其最佳品种。Helpman(1981)将Lancaster模型放在H-O-S框架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国仍会发生产业内贸易,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贸易的方向。然而,本模型的结论是两国同时存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者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初始要素禀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初始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越重要,而初始要素禀赋差异越小,则产业内贸易越重要。
在Lancaster(1980)模型的基础上,Eaton and Kierzkowski(1984)分析了寡头垄断市场中的HIIT现象,结果发现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厂商数目、贸易产品品种的数量,以及贸易净收益是由模型内生决定的,其大小依赖于各贸易国在封闭情况下所做出的假设,即每个国家消费者的偏好分布情况以及偏好各类差异产品的消费者数量。如果偏好成簇存在,并且最多有两种,则即使两国完全相同,在贸易开放后每一品种也只有一个生产者,并且由于规模经济,各品种将保持在相对低的价格水平,消费者福利得到提高,而当企业分别位于不同国家时,HIIT必将发生。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学者们不断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融入新的内容,使得对产业内贸易的分析日益贴近国际贸易的现实情况。例如,有的模型与国际生产相结合;有的模型则结合非贸易品进行研究;还有的模型将地理因素也考虑进来。虽然各个模型之间尚缺乏统一的联系,但却沿着各自的研究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对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能力不断提高。
1.结合生产国际化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早期的各种产业内贸易模型所讨论的生产企业,其生产活动仅局限在本国范围内。然而,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许多企业的生产活动分布在不止一个国家,即许多企业为跨国企业。与此相适应,一些学者将产业内贸易与国际生产相结合,研究在邓宁的OLI范式下产业内贸易的一些特征。Hirsch(1976)认为企业在服务国际市场时选择以出口的方式,还是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的方式,取决于两国相对生产成本、相对市场成本,以及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的大小。Mainardi(1986)将模型进一步扩展,认为在产品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追求成本最小化的跨国企业在进行生产和销售决策时,会将子公司在东道国的市场成本和生产成本与母公司采取契约交易方式时的市场成本和生产成本、当地竞争企业的成本、其他跨国企业的竞争性子公司的成本,以及投资于第三国的成本相对比,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就会发生HIIT现象。此外,Markusen and Maskus(2001)构建了一个有关商品贸易和子公司生产的一般均衡模型,结果发现产业内贸易水平随着双边贸易成本上升而下降,但随着双边投资成本的上升而上升;当国家更加富裕,而且规模和要素禀赋越相似时,产业内子公司的销售指数相对于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得越多。这无疑说明了在跨国公司存在的情况下,子公司在同一产业的跨国生产和销售在一定情况下能取代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内贸易。Hartmut Egger etc.(2004)则从跨国公司利润汇回的角度证明了在跨国公司存在的情况下,不平衡的利润汇回及贸易成本均会对G-L指数造成扭曲,从而构建了一个有关贸易与跨国公司的三要素一般均衡模型,并对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修正。
2.结合非贸易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二战后世界制成品贸易每年以大约高于世界产出3%的速度增长。另外,据世界贸易组织报道,1999年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增加8.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为世界总产出的7倍还多。不同学者试图解释这种增长速度差距。Ishii and Yi(1997)和Hummels,Ishii and Yi(2001)从生产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出发,认为各国越来越专业化分工生产中间投入品,在进行国际交换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因此相对于世界产出而言,国际贸易速度就要高得多。但即使如此,这种垂直专业化也只能至多解释1990年10个OECD国家(代表了60%的世界贸易量)总出口的21%。Schmitt and Z.Yu(2001)通过在标准的产业内贸易模型(Dixit-Stiglitz-Krugman模型)中引入非贸易品,认为当贸易壁垒降低时,原本为非贸易品的水平差异产品变为可贸易品,这种水平产业内贸易的增加使得出口占总产出的份额几乎增加一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世界产出增长率与世界贸易增长率之间的显著差异。
3.与地理相关联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许多研究表明,产业内贸易水平随着贸易伙伴国之间距离的增大而急剧下降。对于这一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交易过程的特征不同,例如进行产业内贸易产品的搜寻成本很容易受距离的影响,因此产业内贸易会因距离而被削弱;也有的学者认为相对于远距离贸易伙伴国而言,近距离贸易伙伴国生产和需求的产品更加相似,因此产业内贸易水平也较高。许多研究表明第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如Balassa(1986)认为,所有的贸易量均会随距离而下降,但是对于许多容易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复杂制成品,如机械和运输装置等,在进行贸易时需要掌握大量的产品信息,然而随着贸易伙伴国距离的增大,这些差异产品的信息却越来越难获得,搜寻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大降低。Rice etc.(2002)则认为除了上述第一种解释之外,贸易伙伴国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特征的空间结构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空间结构特征。他们利用主要OECD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发现邻近贸易伙伴国一般拥有相似的供给和需求结构,结果就表现为相对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五、产业内贸易的经验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贸易数据可获得性的增强以及计量方法的完善,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内容:检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适用性、验证产业内贸易模式及影响因素、构建新的产业内贸易指标、检验贸易流对资源配置和国民福利的影响等。由于研究具体的产业内贸易模式及其对要素市场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下文主要关注这一方面的研究。
在考查国际贸易变化所产生的要素市场调整时,经济学家们一般假设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产业内贸易所引起的要素市场调整更加平缓,因此被称为“平缓调整假说”。产业内贸易也逐渐被视为与贸易自由化相关,并且产业内贸易在总贸易中的份额越高,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越容易。这一假说与新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因为新贸易理论在利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来解释产业内贸易时,通常假设同一产业内部的产品对要素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均是相同的。相应地,产业内部的调整成本通过这一假说而被略去了。
然而,“平缓调整假说”不断受到挑战。随着垂直专业化的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VIIT逐渐形成重要的国际贸易模式。Greenaway etc.(1995)发现,无论是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还是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以及南北贸易来看,垂直产业内贸易均为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Fontagne and Freudenberg(2002)在研究欧盟贸易模式时发现,1980-1999年间,欧盟内部HIIT保持高度稳定,而VIIT却迅速增加,并成为欧盟内部贸易的主要形式。此外,Hellvin(1996)对中国和OECD国家之间和Mitsuyo Ando(2005)对东亚内部贸易模式的研究均表明,VIIT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模式。因此,VIIT扩张所引起的调整成本也备受学者们的关注。由于垂直差异产品的生产与劳动技能有关,即使是在同一产业内部,劳动技能的流动性也是有限的。如果由于贸易变化导致原本专业化生产高质量品种的劳动技能被用于生产低质量品种,就会产生相当高的调整成本。
自从Hamilton and Kniest(1991)首先提出MIIT指数后,许多学者陆续提出新的MIIT指数,从国际贸易的边际变化上来考察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并对“平缓调整假说”进行经验验证。虽然Brülhart and Elliott(2000)对20世纪80年代英国制造业的研究结果支持“平缓调整假说”,但Lovely and Nelson(1999)通过将MIIT度量植入一般均衡模型,将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内调整相联系,却发现以前关于产业内贸易只会导致产业内调整的假设并不成立,产业内贸易通常会引发产业间调整,并且由于产业内贸易能引发产业间调整,因此增加的产业内贸易通常会导致相对要素价格的长期变化。
由此可见,在全球垂直生产网络日益形成的当前世界经济中,产业内贸易、特别是VIIT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国际贸易模式。尽管会使贸易国承担一定的要素市场调整成本,但它同时也为贸易国、尤其是发展中贸易国提供了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最佳机遇。发展中国家特别需要深入研究这——问题,以期抓住这一机遇切入全球生产价值链条,并在微笑曲线中谋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