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嘉兰记”在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语料库价值_洛阳伽蓝记论文

试论《洛阳伽蓝记》在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语料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料论文,伽蓝论文,洛阳论文,在中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杨衒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与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三部杰出著作。杨衒之,《魏书》无传,故其家世爵里生卒年代均不可详考,根据书首署名,他的官衔是“魏抚军府司马”,书中自述“永安中(公元528—529)衒之时为奉朝请”,“武定五年(公元547)余因行役, 重览洛阳”,据此我们可以粗略看到他的行动线索。《洛阳伽蓝记》主要通过描述北魏京师洛阳四十年间佛教寺塔的兴废,寄托了作者对北魏王朝兴亡的无限感慨。该书记事详赡,文笔流畅,作为一部反映一个时期,一种宗教,同时又是反映一个京师,一个王朝的历史文学,它的主要的价值首先在佛教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不过,我们也不应忽视它在语言学方面的重要的价值。《洛阳伽蓝记》的成书大约在公元547 年杨衒之“因行役而重览洛阳”之后,略晚于《水经注》和《齐民要术》。但郦道元的《水经注》因引书较多,前后语言风格不太一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又较多农家术语,相比之下,《洛阳伽蓝记》全书语言风格较为统一,虽然总体上仍属文言,但已运用了不少具有那个时代特色的口语(特别是记言和叙事部分)。且杨衒之从小生长于北方,故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相比,虽少了一些带有南方特色的口语、俗语(如带词头“阿”的词全书仅出现三个,其中“阿侬”、“阿傍”两个还是用来讥讽南方人的,而《世说新语》一书中却有二十多个),但在常用词方面,却更明显地体现了当时的实际变迁。下面就《洛阳伽蓝记》在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语料价值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洛阳伽蓝记》中出现了大量中古时期的新词、新义

《汉语大词典》是当今国内最具权威的古今词语兼收的大型语文性工具书,它在编纂中已注意体现每词的历史演变,也就是说,宏观上已有一个汉语词汇史的框架。因此,也已注意到《洛阳伽蓝记》这部书的词汇价值,所以在创立词目、义项及引例时也作了一些努力。如“佛事”(指佛像、菩萨像)、“逦递”(曲折连绵貌)、“埒美”(比美、媲美)、“劝诱”(劝勉诱导)、“悽恨”(犹哀怨)、“浴堂”(澡堂)、“养息”(养子)、“息子”(亲生儿子)、“呷啜”(喝、吃)、“格”(条例、制度)、“方便”(便宜行事)、“平善”(平安、安康)、“检阅”(查看)、“滥”(冤屈、冤枉)等数十条均因《洛阳伽蓝记》而立词目或义项。但是与该书丰富的新词相比,可以说遗漏了大半。如:多饶、崇宽、减割、恪请、如似(收了“如同”)、兴适(六朝史书中亦见)、正欲、周流等数十新词均未立目。有的词即使立目,亦无《洛阳伽蓝记》中体现出来的新义。如:“但是”的“只管”义,“时世”的“时尚”义,“天资”的“天赋资质”义,“人中”的“中人”义,“喜”的“经常”义,“随”的“向(介词)”义等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词条的书证竟忽略了出现于《洛阳伽蓝记》中的用例,而采用了晚此几百年甚至近千年的用例,如:(下文《洛阳伽蓝记》略称《洛》;《汉语大词典》略称《词典》)

〔讥骂〕 闻者大笑,世人即以为讥骂。(洛·城西·高阳寺)

《词典》“讥骂:讥笑谩骂。”引宋·岳珂《金陀粹编》:“觌以谀墓取足,贸易是非,至以不得偿愿,作启讥骂。”

〔逃命〕 兄弟四人,并罹涂炭,唯略一身逃命江右。(洛·城西·追光寺)

《词典》“逃命:逃走以保全生命。”引《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知远怎逃命?早点烧着草屋。”

〔修补〕 复虑大塔破坏,无人修补。(洛·城北·闻义里)

《词典》“修补:②修理破损之物使完好。”引《元典章·工部二·公廨》:“已有廨宇,不须起盖,有损坏处,计料修补。”

〔在后〕 龙王每作神变,国王祈请,以金玉珍宝投之池中;在后涌出,令僧取之。(洛·城北·闻义里)

《词典》“在后:以后。”引《宣和遗事》后集:“窜蔡京儋州编置,及其子孙三十三人,并编管远恶州军。在后,蔡京量移至潭州。”

〔佳宾〕 至于清晨明景,骋望南台,珍羞具设,琴笙并奏,芳醴盈,佳宾满席,使梁王愧兔园之游,陈思惭雀台之燕。(洛·城西·冲觉寺)

《词典》“佳宾:嘉宾、贵客。”引宋沈辽《甲辰年五月十五夜沣阳观月》诗:“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垒。”

〔叙述〕 黄门侍郎邢子才为敕文,叙述庄帝枉杀太原王之状。(洛·城东·平等寺)

《词典》“叙述:对人物、 事件和环境作概括而有条理的说明和交代。”引元刘祈《归潜志》:“前汉事迹所以灼然传在人口者,以司马迁、班固叙述之工,故学者悦而习焉,其读之详也。”

〔淳善〕 凡南方诸国,皆因城廓而居,多饶珍丽,民俗淳善,质直好义。(洛·城西·永明寺)

《词典》:“淳善:敦厚和善。”引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老人家如今性子淳善了,若发起村来,怕不筋都敲断你的!”

〔割舍〕 宋云与惠生割舍行资,于山顶造浮图一所。(洛·城北·闻义里)

《词典》“割舍:②谓花费。”引元无名氏《桃花女》楔子:“我如今不免寻彭大公去,割舍几文钱,算其一卦,看我孩子几时回家,可不好也。”

〔住居〕 天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洛·城东·景宁寺)

《词典》“住居:犹居住。”引元柯丹丘《荆钗记·投水》:“你在哪里住居?”

〔从〕 其资养缁流,从无比也。(洛·城内·胡统寺)

《词典》:“多:副词②从来”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这个就是说书的一片道学心肠,却从不曾讲着道学。”

〔观看〕 城东士女来此寺观看也。(洛·城东·宗圣寺)

《词典》“观看:①参观,观察,观赏。”引唐郑棨《开天传信记》“上御勤政楼大脯,纵士庶观看。”

〔道〕 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洛·城内·永宁寺)按,此句中之“铁锁”指铁锁链,故量词用“道”。

《词典》“道:量词①用于条形物。”引唐杜甫《佐还山后寄》诗之三:“几道泉绕圃,交横落幔坡。”

〔改变〕 虽复秦馀汉罪,杂以华音,复闽楚难言,不可改变。(洛·城东全·景宁寺)

《词典》“改变:②改换、更改。”引《全唐诗》卷八九九《贺圣朝》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改变容颜,消磨今古,陇头残月。”

〔掷绳〕 吴人浮水自云工,妓儿掷绳在虚空。(洛·城南·报德寺)

《词典》“掷绳:古百戏的一种,《太平广记》卷二二六引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水饰图经》‘木人奏音声……及为百戏,跳剑,舞轮,升竿,掷绳,皆如生无异。’”

〔好处〕 屋舍皆黑,似非好处。(洛·城东·崇真寺)

《词典》“好处:(一)①美好的时候,美好的处所。”引宋范成大《许季韶水乡席上》诗:“青山绿浦竹间明,仿佛苕溪好处行。”

〔粗行〕 比丘中第一粗行。(同上)

《词典》“粗行:远行。”引唐范虑《云溪友议》卷十一:“粗行出家儿,心中未平实,贫斋行到迟,富斋行则疾。”按,此条《词典》释义大误,这儿的“粗行”并非“远行”之义,而是“修行欠缺”“行为粗劣”之义。项楚先生《王梵志诗校注》中有详考。不过,最早的用例恐怕还是《洛阳伽蓝记》中这一例。

〔埋没〕 孝昌三年,大雨颓桥,柱始埋没。(洛·城东·明悬尼寺)

《词典》“埋没:①埋在地下;埋藏。”引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据不完全统计,此类例子共有六、七十条。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的大型语文性词典中,应体现出对各个时期词汇史的研究成果,《汉语大词典》存在的这些问题,正说明了在汉语研究中,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薄弱,对中古汉语的语料还没有充分挖掘利用。

二、 《洛阳伽蓝记》中突出地反映了一些常用词在中古时期的变迁交替现象

汉语词汇史的研究,除了应关注各个时期出现的一些“字面生涩而义晦”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语以外,还应注意常用词的衍变递嬗。因为常用词有一定的稳定性,变化比较缓慢,因此更是科学地进行词汇史分期的依据。(详见张永言先生《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载《中国语文》1995年6 期)《洛阳伽蓝记》中常用词的变迁交替情况,非常雄辩地说明了中古时期是汉语词汇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和这一时期其他一些比较能体现口语的文献资料一样,《洛阳伽蓝记》中不少常用词的变迁已呈现出定型之势。下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一)、木/树

《说文·木部》:“木,冒也,冒地而生。”此乃声训,从字形看,即象树木之形。《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字林》云:“木,众树之总名。”《说文·木部》:“树,生植之总名也。”《左传·昭公二年》:“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可见,在先秦“木”“树”均可用来指树木。唯“木”从本义引申出“木材”“木料”之义,又从“木料”义引申出“质朴”等义;而“树”则从“生植”之“植”这一义素引申出“种植”“树立”等义。从使用频率来看,先秦汉语中,以“木”指树木为常,“树”虽可指树木,但更多地用于动词“种植”“树立”义。经初步统计,《史记》一书中,木:表“树木”义49例;表“木材”“木料”义13例。树:表“树木”义17例;表“种植”“树立”义30例。在表“树木”一义上,“木”与“树”的比例是2.8∶1。

到了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情况有了一些变化,木:表“树木”义75例;表“木材”“木料”义65例。 树:表“树木”义32例;表“种植”“树立”义19例。在表“树木”一义上,“木”与“树”的比例是2.3∶1。

到刘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变化幅度加大,木:表“树木”义6例;表“木材”“木料”义7例。 树:表“树木”义21例;表“种植”“树立”义3例。在表“树木”一义上, “木”与“树”的比例是0.28∶1。

在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中,木:表“树木”义14例;表“木材”“木料”义4例。 树:表“树木”义34例; 表“种植“树立”义1例。在表“树木”一义上,“木”与’树”的比例是0.4∶1。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推移,“木”由在上古主要表“树木”义,逐渐转为表“木材”“木料”义;“树”由在上古主要表“种植”“树立”义逐渐转为表“树木”义。到《世说新语》《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中古时代,表“树木”之义,已基本上由“树”来担任了。《洛阳伽蓝记》中虽然还有14例用“木”,但我们稍一观察就会发现:有时是为了避免重复而故意错综成文,如:“酒树面木”;其余大多是袭用“草木”“果木”“林木”这些成词,或用于“草”“木”对待的场合,如:“赤岭不生草木”“葱岭高峻,不生草木”“草木冬青”“嘉木灵芝”(灵芝亦草)“珍木香草”“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芳草如积,珍木连阴”“芳草蔓合,嘉木被庭”等。其他场合则一律用“树”来表示了,特别是“桑树”“杏树”“枳树”“槐树”这类偏语素表属,正语素表类的偏正复音词,及“大树”“绿树”“高树”“巨树”“百尺树”这类偏语素表修饰,正语素表名物的偏正复音词中,当时一般只能用“树”而不再用“木”了正因为《洛阳伽蓝记》中“树”基本上都用来表示“树木”义了,所以表“种植”“树立”义即由“植”“种”这两个动词来担负。如:“植枣种瓜”“桐杨夹植”“种杂果”“掘地埋之,上种树”等。表示种植义的树仅见1例, 即“四门外, 树以青槐,亘以绿水。”

(二)、居/住

“居”与“住”的词义演变及交替过程,张永言先生的文章中已言之甚详。唯东汉以前,表“居住”义的“住”出现甚少。《史记》全书,仅有一例,还是援引《战国策·齐策》中语,且为使动用法,而“居”则有800多例。《论衡》一书,表“居住”义的“住”一例未见, 而“居”则有59例。可见当时还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到魏晋南北朝后,“住”表“居住”义即比较常见,《洛阳伽蓝记》一书,已属魏晋南北朝后期,故其中“住”表“暂住”义到“久住”义的演变过程已基本完成,“居”“住”往往不再有时间久暂和范围大小之分。该书中“居”出现11次,“住”出现10次,就出现频率而言,已呈均分天下之势。我们还可以从具体用法上作些分析:

“元慎正色曰:‘江左假息,僻居一隅,地多湿蛰,躜育虫蚁……。’”(洛·城东·景宁寺)

“元慎即口含噀水庆之曰:‘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同上)

以上例中,“住居建康”之“住居”已同义连文,且“住居建康”与前文“江左假息,僻居一隅”无论就范围大小或时间久暂而言都应该是一致的。

“景明年初,从萧宝夤归化,拜羽林监,赐宅城南归正里,民间号为吴人坊,南来投化者居其内,……景仁住此以为耻,遂徙居孝义里。”(洛·城东·景宁寺)

此例中“住”“居”并用,亦无差别。

“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迁京之始,朝士住其中,迭相几刺,竟皆去之,惟有造瓦者止其内,……世人歌曰:‘洛城东北上商里,殷之顽民昔所止。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去之住者耻。’”(洛·城北·凝圆寺)

此例中,“居”“住”“止”互用,亦无区别。

另外,在《洛阳伽蓝记》中,涉及对象小至一个寺院、闾里,大至一个区域都既可用“居”,又可用“住”。

“问子文曰;‘荀生住在何处?’子文对曰:‘仆住在中甘里。’”(洛·城南·高阳王寺)

“其间东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洛·城西·法云寺)

以上两例,涉及对象均是“里”,而一用“住”,一用“居”者。

“高山深谷,险道如常,国王所住,因山为城。(洛·城北·离义里)

哒国土田庶衍,山泽弥望,居无城郭,游军而治。”(同上)

以上两例,涉及对象均是一个较广大的区域,亦一用“住”,一用“居”者。

(三)、暴/晒

上古汉语中,表示“曝晒”之义用“暴(曝)”,《说文日部》:“暴,晞也。”虽然《说文》中亦有“晒,暴也”。但这一时期未见实际用例。《方言》卷七:“晒,暴也。暴五谷之类,秦晋之间谓之晒。”卷十:“晒,干物也。扬楚通语也。”看来,“晒”是当时西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用的一个方言词。今查《史记》,全书表曝晒之义全用“暴”,未见一例“晒”字。《论衡》亦然。到了中古时期,“晒”才开始进入当时一些较接近口语的文献。较早的有《世说新语》,全书共有三例。分别为《任诞》中的“晒衣”;《简傲》中的“晒头”;《排词》中的“晒书”。在北魏时期的三部名著《水经注》、《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中,“晒”均已出现,如《水经注·河水》:“乌苌国即是北天竺佛所到国也,佛遗足迹于此,其迹长短在人心念,至今犹尔。及晒衣石尚在。”《齐民要术》中“曝”“晒”互见,如《种枣》:“切枣曝之,干如脯也。”《收种》:“将种前二十许日开出水淘,即晒令燥。”《洛阳伽蓝记》中表“曝晒”义的用例凡四个,其中仅一次用“暴”,而三次用“晒”。从使用频率来看,“晒”已占绝对优势。到再后的《颜氏家训》中,则开始出现“暴晒”这一类同义复词。这说明到中古时期,“晒”这一词已逐渐取代“暴”而进入常用词领域。

除了以上所举三例,《洛阳伽蓝记》中,以“层”表“重”义;以“边”“旁”“傍”表“侧”义;以“捉”表“擒”“捕”义;以“说”表“言”“语”义;以“烧”表“焚”义;以“眼”表“目”义;以“骂”表“詈”义;以“用”表“以”义;以“在”表“于”义等大量出现,常用词的变迁交替非常活跃,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古时期汉语词汇处于急剧变化的特点。

另外,从构词方面看,双音词显著增加,构词法也更趋完备,这也是《洛阳伽蓝记》词汇的一大特色。(从第一部分所举的新兴词语中即可看出,因限于篇幅,不再展开论述)

总之,专书研究是进行断代词汇研究的基础,断代词汇研究又是整个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前提,《洛阳伽蓝记》一书的语料,对于研究中古词汇史乃至整个汉语词汇史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标签:;  ;  ;  ;  ;  ;  ;  ;  ;  

“洛阳嘉兰记”在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语料库价值_洛阳伽蓝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