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_曾晓凤

浅析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_曾晓凤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面对建筑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创新。但是面临全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企业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出现造成管理工作的制约,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所以,加强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在这基础上积极实现管理创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从实质上说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依靠人员的劳动完成企业的目标,对于科技含量指标需求较低。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特点:首先是企业当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沿用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没有结合实际发展的特点而选择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其次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基层人员普遍由学历不高的人员组成,因此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第三点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与普通工人相比,技术人员的比例明显缺少;第四点是人力资源的结构不够科学,除了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之外,对于管理型以及科研型的人才也呈现出明显缺乏的现象;第五点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企业对这种问题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较为老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如果想保持生机与活力,也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更新。这种更新不仅仅包括企业基础设施的更新,还包括管理思想的更新。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水平来看,很多企业已逐渐认识到人力管理思想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方法在应用上还不够灵活,没有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不够完善

根据国家对企业的相关调查可知,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上还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属于行政式的管理,没有将人才的规划作为一项目标来发展。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大多数基层单位没有设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实际管理中只重视技术上的层面。长期以往,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很难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影响企业的战略目标。

3、对人才的开发力度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劳动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即便如此,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高素质的人才仍然短缺,人员的组成也是以基层技能人员为主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想得到稳健的发展,人才是其最关键的因素[3]。但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人才对接上没有充分衔接,既有技术又有经验的人员年龄较大;而年轻的人才虽学历较高,但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人才的短缺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4、缺乏科学的培训机制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减少企业的成本,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相关的培训机制更是无处可寻。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首先,缺乏相应的培训目标,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甚至不知道应对人员进行培训,使培训失去了目标性;其次,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对于培训的知识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同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最后,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培训抱有随意的态度,缺乏相应的培训管理和考核的机制,考核流于形式,无法了解真正的培训效果。

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

企业要想得以发展,最基础的一点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是其关键步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明白,有效的管理是“用制度管人”,而非“用人管人”。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做好监督考核的工作,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最终让企业当中的每个人都能遵守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员工的工作压力大。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就应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思想,关心员工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对其在工作中的付出给予肯定的态度,树立其集体荣誉感的思想,鼓励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为其能安心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4]。

2、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企业也在发生转变,由之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管理型企业。由于目前是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选拔专业的管理人才进行管理,在工作中严抓管理的重点,采取奖罚分明的政策,对工作积极的员工给予高度的鼓励;对工作中不积极的员工提出批评与警告,并重点管理施工前线的各项工作。

3、重视激励作用

在企业吸引到人才之后,还要加强对其的开发,这就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通常情况下来看,激励机制包含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事业激励。其中物质激励是指薪资管理,对于为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可以提高其薪资待遇,保障其物质水平;精神激励是指对员工的鼓励与赞扬,尊重与理解员工,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融入到企业的发展当中;而事业激励也是提升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对策之一。随着企业的发展,也要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让其在工作中有一个向上的奔头,满足其在工作中的成就感。

4、重视对于员工的培训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对于人才的培训力度。在实际的管理中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既要提升其工作的经验,同时还要关注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潜力,注重员工的长期发展。与此同时,不能在培训结束后就以为完成了全部工作,还要重视培训的考核,时刻更新人力资源中的知识储备,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还要加强员工的再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

5、加强激励机制的建立。

施工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应当充分明确实现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全面调动施工人员的施工积极性,引导施工人员实现自身的价值体现。但是管理人员也应当积极转变传统单一的物质激励方式,实现激励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常见的激励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其一,物质激励。该方式主要要求管理人员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并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来进行相应的薪酬奖励,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依靠自身的劳动享受相应的待遇。其二,精神激励。施工人员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其逐渐在追求物质的基础上建立了人生价值追求观念。所以,管理人员应当充分站在这一角度就加强对员工的尊重与理解,并关心爱护员工,在实际施工工作过程中注重对员工的鼓励。其三,事业激励。该激励方式是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行促进的重要方式,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为单位员工创造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主要是指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为员工提供岗位上升的条件。

结束语

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的支持,这个道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尤为适用。在今后的生活中,企业的管理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形成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让人才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以此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静.浅析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21):201-202.

[2]官景登.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门窗,2013,07(11):248.

[3]杨怀瑞.浅析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2,07(13):113-104.

[4]赵莉平.探析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建筑,2014,05(15):47-48.

论文作者:曾晓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浅析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_曾晓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