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美关系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新发展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蒙美关系的新发展
蒙古人民革命党执政以来,蒙美关系呈现出以两国政治关系为基础,以军事合作为重点,以经济联系为催化剂的新发展。
(一)政治关系
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同双方高层的重要往来密不可分,自2000年8月蒙古国新政府执政以来,蒙美高层接触频繁,两国关系不断升温。
2000年9月6日~8日,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赴美参加了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克林顿会见了巴嘎班迪。克林顿表示,美国一直支持选择民主化、自由化道路的蒙古国,今后也会继续给予支持。9月12日,美国国务卿助理洛斯会见了来访的蒙古国外长额尔敦楚伦,他表示:只要蒙古国坚持民主化、自由市场道路,美国就一如既往地坚决支持蒙古国的独立和主权。9月14日,美国代国务卿泰勒博特会见蒙古国外长时强调:美国总统大选中不管哪个党派上台,美国对蒙古国的政策不变。紧接着,美国国际发展署副官罗贝尔在会见蒙古国外长时回应蒙方要求,允诺为在国家机关供职的蒙古国官员赴美国高校深造以及组织新大呼拉尔委员赴美参加培训和参观访问等向蒙方提供帮助。11月17日,美国新任驻蒙古国大使约翰·丁格尔向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递交国书时表示:美国对蒙古国的政治支持占重要地位,今后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方现有的政治关系水平,发展经贸关系,增加赴美蒙古国留学生人数以及在国防、法院领域的合作;美国将在稳定蒙古国社会方面给予援助,并将有效地继续推进正在实施的各项援蒙方案。
2001年7月,美国国务院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议案,提出2001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赴上海参加APEC年会途中顺访蒙古国的问题。美国国务院负责蒙古国问题的官员刘易斯在谈到此事时称:“蒙古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在地区安全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从而提高了其国际地位,并且引起了美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不难看出,蒙古国领导人在上台一个月内就多次访问美国,在得到美方“坚决支持蒙古国民主化、市场化道路”、“一如既往地支持蒙古国的独立、主权”的承诺后,对美国的政治支持增进了信心;而美方对人民革命党执政后的蒙古国更加关注,惟恐其偏离民主化道路,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美蒙政治关系水平,除了提供政策支持和安全保障以外,美方还采取了许多强化对蒙工作的措施,如用美国方式为蒙培训和深造新一代政治精英以及派遣资深外交官为驻蒙大使等。
此外,为了便于蒙古各界人士赴美,从2001年7月18日开始,美国对蒙古国公民入境签证给予了最优惠待遇。新的签证协议规定,蒙古国公民赴美从事公务可办三年有效多次往返签证,赴美留学可办五年有效多次往返签证,赴美经商可办十年有效多次往返签证;美国公民短期旅蒙免予签证,而留学可办五年、其他情况须办三年有效多次往返签证;双方实行免费签证。
(二)军事合作
2000年7月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议会大选中获胜不久,美国负责国防政策的副部长斯洛科姆急忙访蒙,同蒙古国总统及新当选的总理、外长、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其他要员会晤。他表示:“蒙古国只要不从民主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后退,美国将不断提供军事援助,增加军援经费,保持经常性的安全对话机制,建立两国国防部长每年举行会晤的新机制,全面扩大军事合作与交流。”8月,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布莱尔上将访蒙,与蒙方讨论落实《2001~2007年美蒙长期军事合作协议》和新的军事合作项目。9月,蒙古国外长额尔敦楚伦访美时会见了美国防部副部长斯洛科姆,双方就国际军事培训、增加教学大纲内容、更新蒙古国边防军通讯设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美方还允诺为蒙无偿提供500万美元用于蒙古国边防军通讯设备的更新。9月12日,美国负责国家安全事务亚洲问题的总统助理利贝尔特会见蒙古国外长,双方就东北亚国家安全和在该地区建立安全合作机制方面交换了意见。9月11日~20日,在美国的帮助下,蒙古国派出一个排的兵力赴哈萨克斯坦参加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内的“中亚维和营—2000”联合军事演习。这是蒙古国第一次派兵参加联合国军事演习。11月,蒙古国民防局长乌尔京访问美国,双方进一步讨论落实两国军事合作协议和军事合作项目问题。美方邀请蒙古国参加2001年亚洲—美国联合军事演习。蒙军总参谋长达什策博格中将前往美国夏威夷参加了亚太地区军事领导人第三次会议。12月1日~3日,美国防部副部长斯洛科姆再度访问蒙古国,会见了蒙古国外长额尔敦楚伦和国防部长古尔拉格查,就亚太、中亚和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交换了意见。会晤中,双方总结了2000年两国国防部合作情况,并确定了2001年合作目标。同时斯洛科姆再次承诺2001年向蒙古国提供35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200万美元用于改造同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接壤的蒙古国乌布斯省军用通信系统,100万美元用于人道援助,50万美元用于军官培训(这一援款已于2001年1月到位)。斯洛科姆答蒙古国记者提问时说:“蒙古国同中俄两个邻国及其他国家有军事关系,今后美国对蒙古国的军事援助将进一步扩大。”此言道破了美国在军事上争先于中俄同蒙古国的合作,进而在蒙古国军事独霸的用心。
2001年2月,美国驻蒙古国大使丁格尔会见蒙国防部副部长并递交了美国支持蒙古国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的正式批文。另据报道,美国政府决定为支持蒙军参加维和行动及提高摩托步兵营的训练水平将提供35万美元的军援。
更引人注目的是,根据蒙古国的要求,美国总统布什已经批准向国会递交2001~2002年向蒙古国无偿提供一批武器装备,并允诺全部费用由美方承担的议案。该议案的落实将使蒙方盼望已久的“用美国装备更新蒙军武器”的愿望得以实现。
7月19日,在乌兰巴托召开的蒙美军事合作会议讨论了美国向蒙古国无偿提供500万美元,帮助蒙古国改善边防军通信、广播信息系统的问题,双方就此达成协议。根据协议,援助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1年内美方向蒙古国提供190万美元,完成边境一线通信线路的铺设;第二阶段,完成东戈壁省、南戈壁省边防部队的通信联络系统的改造;第三阶段,完成蒙古国全国边防军通信干线的建设工作。
以上蒙美两军频繁交往和密切合作表明双方的军事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两国军事安全合作已全面铺开。两军合作上,不仅有短期(或年度)合作项目,而且有长期合作协议;不仅蒙美两军加强双边合作,还要关注亚太、中亚和东北亚多边安全问题。美国对蒙军援助,不仅提供加强边防设备的资金,而且无偿提供武器装备,还要为蒙培训军事指挥员;不仅帮助蒙古国军队在其本土上进行军事演习,而且资助其参加联合国军事演习和国际维和行动。无庸置疑,蒙美军事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主轴,蒙方虽然不再公开提视美国为“第三邻国”的战略,但双方的实际操作已比第三邻国更靠近了一步。而美国企图通过对蒙全面军事援助在军事上控制蒙古国,进而使其亚太新战略的中亚和东亚战略部署连成一片,在中俄之间打入一个“楔子”,形成北抑俄罗斯、南遏中国的战略态势。
(三)经济联系
1990~2000年间,美国向蒙古国提供了约1.5亿美元的无偿援助。美国向蒙古国提供各种经援均由美国政府机构即国际开发署(USAID)协调组织。该署于1991年在乌兰巴托设立了代表处。最近又在蒙古国巴彦洪果尔、戈壁阿尔泰、南戈壁等6个省设立了分支机构,计划将援助幅射到边缘地带。
2000年蒙美贸易总额达1.213亿美元,其中蒙古向美出口9290万美元,进口2840万美元,顺差为6450万美元。同1999年相比,蒙美贸易总额增长了55.9%,出口增长了100.6%,进口下降了9.8%(见下表)。美国成为仅次于中、俄的蒙古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蒙美贸易 (单位:万美元)
年 月 贸易总额 出口 进口 顺差
1999 7780 4630 3150 1480
200012130 9290 2840 6450
2001.1 671.12
529.31141.81387.50
资料来源:根据蒙古国200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鉴和蒙古国海关总署2001年1月外贸统计资料编制。
2000年蒙古国同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出口贸易,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9.9%,位居第二(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占出口总额的58.9%,居第一位),同6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进口贸易,从美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6%,位居第六(同俄罗斯的进口贸易占进口总额的33.6%,居第一位)。2001年1月,蒙向美出口贸易继续上升,达529.3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7.7%;从美进口141.81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3%。蒙古国出口美国的主要商品为山羊绒纺织品、驼绒品和少量的山羊梳绒,还有半加工的黄金。从美国主要进口矿山机械、机器设备及各种食品、药品。
目前,在蒙注册登记的企业有62个国家的1500多个,总投资额为3.42亿美元。其中美国公司55家,其数量排在中、俄、韩、日之后,居第5位。美国在蒙投资量虽不算大,但均瞄准了规模大、工期长的石油、矿山部门,其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可想而知。
美蒙贸易委员会是蒙古国与西方国家联系的最大贸易机构,1991年成立于美国华盛顿。蒙古国新政府上台后不久,该委员会管委会第10次会议即于2000年9月10日~12日在乌兰巴托召开。会议讨论了蒙古国的投资环境、对蒙贸易以及扩大美国公司在蒙业务等问题。会议期间,美蒙贸易委员会名誉主席、美驻蒙大使向蒙政府递交了题为《在蒙从事贸易活动所遇到的困难》的报告。报告指出:“美蒙贸易中最普遍的障碍是来自蒙古国当权者的干涉和至今尚未摆脱的旧的社会理念以及法律服务不到位等原因。”报告还特意强调指出:1999年出台的蒙古国《公司法》没有照顾在蒙投资的外商的利益和将来的支持者,它不符合民主国家遵循的经验。
美国高级法院法官桑德拉女士2000年9月拜见蒙古国总统时表示,为在蒙古国进行社会文明、法律改革和完善法律意识的教育,为有效地执行蒙古国《法制战略计划》,美国国际发展署将提供1000万美元的财政支持。很显然,美国是用民主化法律标准来规范美蒙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且为之舍得花钱,目的是为两国政治、军事关系服务。日益发展的蒙美经济联系对两国的政治关系、军事合作起到了催化作用。
对中国的影响
蒙古国是我国北部重要邻国,美国在蒙古国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无疑对我国的安全形成压力和挑战。
对美国而言,蒙古国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战略地位。蒙古国与我国有4600多公里长的共同边界,其南部边界成弧形深入中国内地,同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部毗邻。这样的地理位置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布什政府上台后更加看重蒙古国,以前所未有的积极主动的新姿态面对蒙古国。
布什政府把世界各国分为盟国、友国、对手(潜在威胁)和敌对国家(现实威胁)等四类。布什总统强调,美国政府必须与盟国和朋友一道,遏制现实威胁与潜在威胁。那么,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属于哪一类呢?2001年4月以来,美侦察机撞毁我军机,并侵犯我领空;美国再次允许李登辉访美和陈水扁在美过境;美国扬言,如果中国对台动武,美国将协防台湾。从这些态势来看,美国把中国看作对手即潜在威胁是无疑的。而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看,中美关系的本质是对立的,美国绝不希望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崛起成为同自己旗鼓相当的大国,必将竭尽全力地去阻止。美国已经在实行遏制中国的战略调整,把中国视为美国独霸世界的主要障碍,也作为美国要对付和防范的主要对手。从这一角度再看蒙美关系,问题就清楚了。
美国之所以插手、渗透蒙古国以及加强美蒙军事合作,是利用蒙古国地处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之间有利的地缘战略位置,企图控制东北亚战略要地,将蒙古国纳入其军事同盟,需要时从背后对付中国。日益加强的美蒙军事合作就是美国对中国实行遏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加强了在我周边的军事演习活动。仅从2001年4月底至5月底的一个月时间里,美国与亚太一些国家联合举行的大型军事演习就有3次,其中在5月15~29日由美、泰、新(加坡)三国举行的“金色眼镜蛇”军事演习时,蒙古应美国军方邀请,派遣以国防部国务秘书巴桑呼少将为首的军事代表团,以观察员的身份对演习进行了观摩。美国的这些军事演习活动不仅对我构成安全上的潜在威胁,而且暴露出美国对我施加军事压力的企图。值得一提的是,总兵力不足2万人的蒙军从遥远的蒙古高原到南太平洋参与美国亚太军事演习,不能不令人注目。很显然,美国将蒙古国看作其亚太战略中的重要筹码,而蒙古国是否会充当美国战略格局中的一粒“棋子”尤其值得关注。
蒙古国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关系及军事合作,目的在于借助美国的力量防范中国将其“重新纳入中国版图”。因而,蒙古国对我国统一台湾持消极态度,蒙古国希望台湾保持现状或使统一进程无限期推迟。台湾是美国经营50多年的重要利益所在地,所以,中美一旦因为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冲突,不排除蒙军同美国配合的可能性。
美国现任驻蒙大使曾经说过,美国对蒙古国感兴趣主要在于蒙古的民主化、市场化。他认为,在东北亚的民主化过程中蒙古国具有战略意义,蒙古国同时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具有值得称赞的特殊意义。这就是说,美国希望通过对蒙古国的支持来影响仍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其他亚洲国家,在亚洲引发一场东欧式的剧变,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目标。用美国兰德公司专家的话说,美国期望蒙古国在“引导亚洲社会主义国家走民主之路”方面发挥“带头羊”的作用。这也是美国介入蒙古国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然而,蒙古国能否起到这种作用,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标签:美国军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