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青年价值观嬗变及教育研究
陈兴娜
(河西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青年价值观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嬗变。改革开放之初觉醒与反思,八十年代反叛与迷茫,九十年代回归与稳定,进入新世纪的多元化发展,使得青年价值观逐步呈现出多元化、个体化、现实化等特点。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面对多元的价值观,更应该加强理论的指导,积极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合理利用网络的力量全面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梦提供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 青年价值观;潘晓热;多元化;网络;青春力量
我们党对于青年问题的关注,对于青年的殷殷期望,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年轻一代的关怀和信任。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的重大判断。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有必要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一代的价值观的嬗变和原因,并且从中找到目前加强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途径。
一、改革开放40年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轨迹
改革开放四十年,青年价值观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嬗变。改革开放之初的觉醒与反思,八十年代的反叛与迷茫,九十年代的再次反思与回归,进入新世纪的多元化发展,使得青年价值观逐步呈现出多元化、个体化、现实化和功利化等特点。
试验所使用的设备为:AGS-X10KN拉伸机进行相容性试验有两个目的:一是将标准橡胶试样与润滑剂进行静态浸泡试验,以测试橡胶试样硬度、体积及拉伸性能等特性的变化,得到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润滑剂对橡胶密封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二是提供经润滑油浸泡过的O型圈,以分析O型圈不同特性的变化对气缸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次相容性试验的橡胶材料有两种类型,分别为标准哑铃状橡胶试样及O型橡胶圈。由于试验气缸中所使用的O型圈材料均为丁腈橡胶,因此相容性试验中的橡胶材料也选用丁腈橡胶。根据相容性试验标准以及可靠性试验标准,每组试验的橡胶试样包括3个标准哑铃状试样以及5个O型圈。
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众多学者用从生物电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先进的方法对睡眠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研究,但对睡眠认识的缺乏仍使人们处于尴尬之中。没有人能说清为什么需要睡眠。睡眠的作用有休息和复员、逃避捕食者、储存能量和信息处理等学说,但无一得到确切的证实。人类自胎儿时期即有睡眠现象,这一点是从经母体腹壁测胎儿脑电波发现的。不同年龄的睡眠脑电波是有差异的。多导睡眠检测(PSG)是诊断睡眠障碍公认的金标准,但目前对睡眠中脑电现象一些基本问题尚不完全清楚。如在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和快速眼球运动(REM)的转换机制及NREM第3、4期与REM的真实作用方面有着很大争议。
(一)改革之初:觉醒与反思
七十年代末期,中国思想领域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而来。终于,人们冲破了“两个凡是”的观点,冲破了“文化大革命”思想的桎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思想被重新作为了一种理论被确立。刚从“文革”思想的禁锢中走出来的青年,面对一个崭新的环境,开始逐步的觉醒,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1977年回复的高考,使大批的青年得以重返校园去“找回失去的青春”,上山下乡进行劳动改造的青年们纷纷拿起课本,重返校园,试图在读书和学习中去弥补失去的青春,一时间“读书热”、“成才热”、“科学热”席卷而来,“哥德巴赫猜想”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老实巴交勤奋刻苦的数学天才陈景润成为了青年们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上登载的“潘晓的来信”引发了广大青年对于人生观的思考。“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不是自私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信条对不对”等问题成为了人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人们心底最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感,而风靡一时的喇叭裤似乎又昭示着青年一代要和“文革”的军事化美学模式划清界限的迫切心情,总之,作为改革开放之初的青年,急于走出文革带来的灰暗,对改革充满了好奇,对未来充满了热情。
(二)八十年代:反叛与迷茫
《中国造纸学报》是由中国造纸学会主办、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承办的造纸专业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6年。主要刊登造纸专业研究论文、学术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评述,反映我国造纸工业在原材料、制浆、造纸、废液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机械设备、分析检验、工艺和质量控制自动化以及制浆造纸专业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是我国造纸工业理论性强、水平高的学术性期刊。它为我国造纸工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国内造纸工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本刊的固定栏目有:研究论文与综述等。
(三)九十年代:回归与稳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来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作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①”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新时的青青年,承担着未来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任,应该要树立崇高的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四)新世纪:多元与复杂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既得利益者,青年一代拥有丰厚的物质条件、便捷的交往方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因此,追求个性化和独特化,实现自我的发展成为了青年的价值追求。“自我成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口头禅,“活出自我”成为了这个时代青年的口号,在游戏的世界里,青年大学生沉迷于自我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在各种社交活动中,人人都希望当“网红”,人人都渴望“一夜成名”。
二、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新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荣理想,补全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再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创造精神。最后,加强青年的荣辱观教育。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
改革开放之前,青年的价值观比较单一,以“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为根本。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青年可获取和可接受的价值渠道不断拓宽,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网络上肆意蔓延,对青年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主流价值占主导地位的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也大行其道,形成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的复杂局面。
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民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形式多样的西方思潮的涌入,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最明显的标志。然而,改革刚刚起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尝试,经济上的差距、政治上的不完善,致使青年文化中政治化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失效,青年文化开始呈现出反叛意味。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的发行成为了这股浪潮的导火索。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批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铺天盖地入席卷中国之时,此书成为了压倒青年价值观的最后一根稻草,青年大学生对西方文化虽然一知半解,但还是痛快淋漓地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青年群体迷失了生存的意义,对中国的改革开始了质疑,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美好的理想远景开始质疑,《一无所有》唱出了这个时代青年的无助于迷茫。
(二)价值目标趋于现实化
自噬是细胞中降解长寿命蛋白与细胞器并回收利用相关降解产物的重要分解代谢机制,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与疾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6]。自噬水平的降低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海默氏病、亨廷顿氏病等发病的重要原因[7-8]。同时,自噬还与自闭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在多种自闭症模型动物中均发现了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4,9]。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VPA孕期暴露可抑制仔鼠神经组织中的自噬水平,并引起自闭症相关病症[10-11],但VPA在神经细胞中抑制自噬的相关机制尚未阐明,亟待深入研究。
(三)价值追求趋于个性化
进入新世纪,开启了新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多元文化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系列的因素,注定了这是一个文化共生、价值观多元的时代。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青年一代可以更好地追求精神的富裕。网络的渗透使得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纷至沓来,此起彼伏,浩如烟海的信息编制了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价值网络世界。青年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自由与张扬,追求新鲜与刺激,尤其是在新时代,网络亚文化成为了新的文化现象,各种网络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现在的“90”后、“00”后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冷漠、个性、孤僻似乎成为了这个时点青年的代名词。然而,大胆、创新、务实、爱国也在青年一代身上有所体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同时并存和相互冲突的现状使青年价值观在整合过程中发生了共存共荣、相互冲突的复杂局面。
三、新时代,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进入九十年代后,青年的价值观又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肯定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二十世纪末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的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思想也有了明显的改变。这些因素增强了青年对于改革的信心,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和社会内部的凝聚力。青年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高校也越来越关注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自豪感”等价值观悄然回归。在二十世纪末的最后几年,中国经历了申奥成功、港澳回归、抗洪救灾等几次大事件,在这些事件当中,青年贡献了重大的力量。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改革开放40年,青年的价值观经历了复杂的历程,也呈现出了一些特征。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目标趋向现实化、价值追求趋于个性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随着高校的扩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成为了新的突出问题。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青年的价值目标也由理想主义趋向了现实主义。待遇好、工资高成为了现在的青年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当代青年在职业选择中,实现自我物质利益和权力地位等方面的要求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排他性质。
(二)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大思政格局
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青年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感化和促进作用。首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和广泛渗透的能力,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其次,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校史教育、举办校庆等活动诠释校风的精神内涵,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社团活动、征文大赛、演讲比赛及开展主题班会和各种知识讲座等形式来进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最后,加强网络教育。合理的运用青年对于网络的兴趣和爱好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重视社会教育,为青年价值观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平台
社会实践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代,应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重视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实践体验,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生产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的品质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增强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知行合一。
注释: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017年8月20日夜里,吕杨通过侍酒师大师考试的消息从伦敦传来,葡萄酒圈内的媒体播报的速度简直让人惊讶。毕竟,这是我们中国葡萄酒领域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殿堂级大师。2017年9月,香港出生长大的混血儿Sarah Heller也摘取了葡萄酒大师的桂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蔡陈聪: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导向[J].探索,1997(2):31-36.
[5]张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京津沪鄂粤陕苏赣师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课题组:高等学校思想状况滚动调查资料汇编(1992-1997)[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余双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走向透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2(1).
作者简介: 陈兴娜,甘肃张掖,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