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机械施工与管理郑连贵论文_郑连贵

浅谈建筑机械施工与管理郑连贵论文_郑连贵

郑连贵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24

摘要:现代化工程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使用,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高质量机械设备,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由此可见,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与合作,形成明确的工作职责,真正做到“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预防为主”的设备管理方针,有效保障机械设备安全高效地为企业服务。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施工;管理

1建筑施工机械管理的发展趋势

1.1管理信息化

在我国信息化技术日趋成熟的形势之下,作为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的建筑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是其必然要求,施工单位也能利用智能化的信息化技术,完成自动化生产、节约施工成本的转型任务,从而更好完善以机械施工与管理为代表的作业。

1.2维修社会化

随着我国建筑需求量的不断提升和建筑要求难度的提高,传统建筑机械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建筑目标,因此相关建筑单位必须不断调整改革原有的机械施工方案,以求以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完善相关的工作,从而以更低的经济成本换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完成国家建设的任务。

1.3新技术的应用

伴随我国建筑需求和难度的提升,针对施工设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如何更为高效使用施工设备成为广大施工单位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结合现代化智能技术与原有的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例如: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自动化生产作业技术等,不仅提高施工效率,更能、更好规避生产作业之中潜在的问题。

2浅谈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2.1传统管理陋习阻碍企业发展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因操作陋习导致设备损坏、工程质量下降,引发安全事故的例子时有发生。很多操作人员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良好的操作习惯、缺乏基本的保养知识,他们只会用设备、不会养设备,不具备及时了解设备工况的基本能力。而大部分懂得安全使用和常规保养知识的人员都是维修工,他们只有在设备损坏后才会接触设备。这种专业知识面分离的现象不利于专业团队的建设,有碍企业的发展。

2.2保养工作缺失不利工程管理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只重视设备的使用,而往往忽视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导致机械设备的性能大大下降,达不到作业需求,有些时候设备急需使用,却得不到应有的维修,最终只能带病作业,致使小问题变大,造成恶性循环。

2.3建筑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使用机械设备的目的是提高施工效率和企业效益,但是管理不当不仅没有提高效益,反而降低了效益,这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设备部门为了保正设备的保有率,盲目采购大量的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在施工作业中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这种现象不仅耗费大量资金,同时还造成了资源浪费。(2)企业承接的项目一般都比较分散,在资源的调配上缺乏一个合理的管理。比如,很多时候机械设备的调配不遵循就近原则,这样就增加了不必要的运输成本。(3)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大多数是人为的干预调配,往往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计划,这样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重视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3.1加强施工管理工作

作为整个施工作业之中的核心环节——施工过程,只有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才能更好完善整个工程作业的质量,不仅能够做到高效运营生产,还能更好保护好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首先,针对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广大的基层工作人员,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作,确保其使用正确合理地方法进行生产作业,杜绝可能出现的危险。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不断做好施工设备的检查管理工作,摒弃过往生产作业中的经验主义和表面形式现象,做到真正深入开展检查作业,最大程度上避免设备因检修不到位而产生的安全风险问题。

3.2分级维护,提升维修产业化水平

3.2.1建立合理的维修计划

在开展维修工作时,应该确保该项工作具有针对性、预防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修复工艺的优化处理。在进行作业安排时,维修保养工作的开展应该配合施工进度逐步推进,避免对整体工程项目产生影响。

3.2.2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按级保养、按时保养、按项保养”的原则,并且还要突出“强制性、科学性、预见性”,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北方地区入冬时,应该注意对设备进行防冻处理;又如海边地区设备容易锈蚀,应该定期防腐和除锈。所有的机械设备视其机械特性、环境特征、作业特点等不同给予分类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满足使用需求。

3.3创新思维,引进设备管理新理念

3.3.1打破传统的维修思路,建立新型模式

国内目前大部分设备维修依然停留在预防性维修或者事后维修的模式,但其不确定性和不适应性的弊端显而易见。对于结构及功能复杂的机械设备,其故障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定期维修无法有效排除随机故障。因此,将预防性维修、状态维修和事后维修三者有机结合,全面防治、优势互补,使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更加全面、科学、合理。把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贯彻到前、中、后三个阶段,随时使用、随时保养,使设备使用寿命最大化。

3.3.2逐步推进TPM维修管理,归化TPM模式

日本的TPM和欧美的TPEM管理模式已相对成熟。但因生产环境、人员素质、社会管理架构等诸多因数的不同,国内目前仍无法全面有效地复制国外成功的TPM模式。归化TPM管理模式,形成适合我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环境的设备管理机制,这已是现代设备管理的必经之路。借鉴TPM模式,我们需要全工种、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到设备维护保养当中来,从保管到使用,从操作到维修,各个环节都做到“有人懂、有人管、有人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综合效率、降低设备损耗、提高安全性能。

3.3统筹调配,发挥管理信息化效能

3.3.1明确责任,深化多岗监管

工程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大型设备的“定机、定员、定岗位职责”监管工作,并且还应该对专用设备以及小型设备通过使用班组负责制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多个班组参与使用的机械设备,应该使用(班)机长负责制,明确相关人员岗位职责。此外,操作人员应该自觉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对机械的运转和故障情况做好记录,技术人员对记录进行每班核签,定期审核结算,对于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解决纠正。

3.3.2综合管控,优化设备调配

在施工团队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分散的设备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设备闲置。因此,大型的设备管理企业应该成立对应的设备管理部门,对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施工团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设备需求计划,设备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计划进行统筹调配,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前期管理不当,导致的后期机械设备闲置的现象。

结束语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都离不开施工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保障机械设备正常安全使用,防止施工设备事故发生是每个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为了企业的最大效益以及人员的安全性,我们该做好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这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少祥.在施工现场如何加强建筑机械管理[J].智能城市,2017,3(10):106.

[2]王勇.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7):58-59.

[3]杨杰.浅谈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7(08):132.

[4]纪晓琼.探讨施工现场如何加强建筑机械管理[J].居舍,2017(20):108.

论文作者:郑连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机械施工与管理郑连贵论文_郑连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