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训练员的束缚与自助_培训师论文

职业培训师的桎梏与自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桎梏论文,培训师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培训》编辑部研究院

      执行 顾邦友

      

      回眸过往,尽管中国的企业培训市场起步较晚,但培训师的职业发展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本刊“2014年职业培训师生存状态”抽样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92%的受访者表示家人支持自己从事培训师职业,93%的职业培训师非常看好未来发展前景,且有40%的人渴望终身从事培训师工作。

      在他们看来,目前职业培训师被社会和行业认可、受尊重的指数趋涨,培训师职业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变化,更多是在于成就感和自我发展,而不只是财富或人脉。职业兴趣、乐意分享、有传道授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他们坚持做培训师的初衷。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8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已切身感受到培训师工作的挑战和压力,自我变革、课程开发、知识管理与创新,是他们当前亟须突破的三大职业瓶颈。

      培训师的职业化演变“时间简史”

      在中国最早从事企业培训的一批人中,崔春兰是代表之一。1995年,崔春兰以培训专员的角色加入美国奥的斯电梯(OTIS)。这是一家在当时非常优秀的公司,尤其是其完善的培训管理与人才培养体系——在当时的中国职业培训市场,这还是一块空白。

      由于OTIS公司培训部采用的是双线汇报,即行政归属中国公司,业务归属美国总部,所以,崔春兰有许多机会和来自美国、英国的职业培训师共同参与领导力、专业力项目的学习。从培训需求调研、课程开发,到课程讲授、项目实施及培训评估等,这些内部的系统培训管理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讲师,他们大多是业务经理和极具潜质的优秀员工。那时的崔春兰,每天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着精华,没有一样她不感兴趣的,既深刻地领悟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异同,也增长了自己的信心、开拓了眼界。

      事实上,崔春兰的这段履历为其日后成为行业精英奠定了基础。国内众多培训师早期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与崔春兰颇为相似。对于中国企业培训师的职业化过程,崔春兰总结道:

      20世纪90年代初期,处于从西方全套引入培训流程的阶段。当人们谈及培训时,大多理解是英文、计算机等考证类培训,而企业培训的职业化训练是一种新生事物。

      在2000年前后,职业讲师的培训事业与市场空前火热。典型现象是,余世维、曾仕强等台湾讲师的授课内容与形式很受欢迎,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下海转投培训行业。

      2005~2006年是理性回归阶段。企业与培训市场强调务实,开始重视实效性。

      2010年前后,企业大学建设热潮再起,培训师市场需求全面铺开,但专业能力与认证资格要求更高,更关注绩效产出。

      直至最近两年,互联网思维与学习新模式催使中国企业培训市场重新洗牌,许多培训师“走不动了”。

      “这是件好事,也很正常。这一天终究会来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崔春兰认为,以往的知识与信息不对称,孕育了早期火热的培训师市场,而如今,“知道”已很容易,“怎么做”却仍值得培训师深挖细究。

      培训师职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吴白莉指出,目前培训师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过于形式化,缺乏个人信念,只要工具、理论、课程是新的,全都“拿来主义”,有点像十八般武艺,什么都会却什么都不精。

      每一个培训师应该都是独特的个体。学员如果接受三个讲师的培训,他们收获的应该是三种独特的而非同质化的东西,但事实正好相反。问题就在于培训师没有处理好信念与技术的关系。

      吴白莉:从行业观察来看,培训师的职业化发展确实有几个代表性的现象或中心词。

      大堂宣讲 典型范例是成功学的宣讲热潮,及后来的营销培训,注重个人幸福、财富和产品的连接。

      匠人 在匠人时代,培训师每天讲8小时,对每阶段的授课内容滚瓜烂熟,我讲你听,我教你做,很像工厂里师傅带徒弟的感觉,产生了一批教授技术的匠人。

      心智 再往后,就是德鲁克的管理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情境领导等受到追捧。它们带给大家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心智层面的醒悟,比如态度、热情、领导力等。

      互联网+ 现在,培训师需要警觉,培训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互联网+,这是趋势和方向,二是角色认知,即内在的精神世界。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源于对自己的深刻认知。

      时至当下,中国培训师的幸福指数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大体上仍可以分为三类人:一种人把培训当快速挣钱的途径,重复性地讲课,一次课2万,一年讲200天课;第二种人,把培训当做舞台,而不只是讲台,确实喜欢做这份职业;第三种人,把培训当成一种Workshop,自己不是主角,而是通过团队共创来促发所有人的行为改变,其幸福感和成就感来自于对意义的追求。

      胡德泉:从技术层面看,职业培训讲师通常会经历四个重要阶段。

      阶段1:演讲级,注重老师讲得好不好。

      这是演说家的天下。在这一阶段,企业不能正确定义什么是“培训”,也不能区分影响培训的各项指标是什么。通常认为,老师激情澎湃演讲的就是好课程。企业关心的是讲师的感染力、肢体语言、PPT制作等。

      阶段2:形式级,注重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

      经过第一阶段枯燥的课程学习,基于学员在课堂上的消极反应,培训师开始关注如何做游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重视课程的生动性。不过,由于大多数培训师不能将教学事件(游戏、角色扮演等统称为教学事件)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在“热闹”之后,学员并没有实质性地获得能力提升,华而不实。

      阶段3:双向互动级,注重学员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双向互动级的企业,深刻体悟到“Learning By Doing”的理念,领会到真正的互动是引发学员的思考,而非只带领学员做游戏、讲笑话。在这个阶段,培训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第一次真正地将焦点从讲师身上转移到学员身上。这时,培训师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已包括引导技术、教学事件设计及组织技巧等。他们已能将教学事件与教学目标结合,然后,通过结构化提问,引发学员深入思考问题,大幅提升学习的有效性。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培训才在真正意义上为企业创造价值。

      阶段4:学以致用级,注重内部课程与业务的关联度及其对绩效的贡献。

      学以致用级的典型特征是,充分掌握课程质量控制模型中的相关能力要素,能基于业务开发高质量的课程。如果企业内部的师资团队规模比较小,那么,多数课程是由内部的兼职讲师一人搞定,从需求研究、设计开发到讲授。因此,课程开发的周期、质量,也完全依赖讲师个人能力。

      胡德泉:互联网时代是产品的时代,因此,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能力”,是职业培训师最大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缺乏知识迭代能力。讲授的课程大多仍是自己10年前的内容,很多可能已不符合互联网思维与文化的业务流程或需求。

      其次是授课方法的迭代能力。也就是指,如何快速地升级自己的课程体验,其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是培训师必须掌握的能力。

      最后是问题研究能力。培训师缺乏数据研究及问题分析的能力,无法快速地识别企业的业务问题,并判别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提炼最佳实践。

      朱晓波:如何通过项目实践,保持与企业、市场、消费者的粘性,是职业培训师的发展瓶颈。他们需要适时地回炉到企业。培训师做5年也好,10年也罢,反复操练的是自己的表达能力、演绎能力、把控能力以及对不同行业的了解。这些常年积累的东西,回过头来,是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体成长的。回炉的核心概念就是,帮助消费者等于帮助企业,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把脉企业培训的痛点,无论是做人才发展还是管理,或是营销、生产、研发。

      价值观是人与人之间表现差异的根源所在,信念会决定培训师对技术的最终选择。比如培训评估,培训师需要在每次行动前思考,哪件事情对自己作用最大,是讲师的引导、小组的互动、个人的反省、学员的分享,还是工具的使用。

      “如何应对快速迭代和发展多变的新环境,是另一个更大的瓶颈问题。”李文德认为。在当下,中国企业培训师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时代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太快,知识更新与学习的手段变化太快,学员对象及其价值观变化也比较快。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只有自己建构的知识,才会被自己认同为真理。李文德强调,培训师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专业软肋”: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只是一种资源或可能性,任何对自我的权威、经验、情境的标榜,都是一种工业化时代的教条做法。

      在现代化的时代,企业培训是“身心分离”,是靠专家来给我们提供各种知识、经验或工具,而在后现代与互联网交叉的时代,自我认同的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如90后、00后成长起来后,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所以,只讲工具不行,只讲理念也不行,学员可能不再带着崇拜和信任来听你讲课,这是培训师的最大挑战。

      优秀培训师的“素质模型”

      “成就他人,成就自己,应成为培训师的终身定位。”李文德认为,培训师都喜欢分享,但这不代表别人愿意接受。这时候,讲师就需要降低姿态,避免过度抬高自己过去的经验、自认为真理的知识,他们要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点在哪里,怎么样帮助他们创造价值,这样才能与其产生共鸣。当然,培训师不可能永远理清学员的学习情境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这就不是简单的职业操守或态度问题,而是一种学习假设的问题。

      吴白莉也指出,培训很像看病,通常会从诊断需求开始,然后做对话,再到方案设计与执行,最后会对方案做回顾及日后的跟踪,但大多数培训师并不是特别关注“诊断”过程。包括培训师在内,从事培训行业的人士都需要重视质量问题,尤其是在“4D”上——Define(定义)、Design(设计)、Deliver(交付)、Development(发展)。其中,第一个“D”,非常值得花50%的时间去诊断,这是对客户负责,更是培训从业者的首要信念和操守。

      沈军:为人师表,人品很重要,不能背地里做其他隐晦的事情。诚实守信,遵守培训行业的规矩更重要,宁愿不做单,也不为了多赚钱而破坏行规。

      胡德泉:一个真正优秀的培训师,一定是能够对学员与企业负责的培训师。这七个职业态度值得拥有:

      1.敬业,认真对待每一次授课;

      2.严谨,对所讲授内容的有效性负责;

      3.尊重,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成果,不剽窃他人作品;

      4.淡定,不摆大牌,以平常心对待鲜花与掌声;

      5.务实,不过分包装自己的产品,不夸大培训效果;

      6.钻研,能够沉下去,对自己所研究领域有所建树;

      7.分享,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谁将先被大浪“拍死”

      无论是基于市场需求还是经济与社会价值,培训师职业仍将继续积极向上发展。作为聚成股份的联合创始人,陈永亮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培养职业培训师,并推动中国培训行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是非常公平的。当培训市场回归理性后,客户会更聚焦于结果的索取。”陈永亮认为,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培训师,对培训公司的市场深耕和品牌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为此,在聚成,非常重视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从上至下所有人的第一头衔都是“服务员”。每个讲师都被鼓励率先走进客户视野,洞察市场,了解需求,并时刻去学习和深究新东西。在陈永亮看来,以下四种类型的培训师,将注定被市场淘汰:

      ·不端正做人

      ·不创新、不学习、不进步

      ·靠夸大忽悠和包装,只会讲心灵鸡汤,误读传统文化

      ·单纯靠模仿、演讲技巧

      “培训师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谁?”众行集团创始人刘永中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在美国是Google,在中国是百度。

      这对培训师来说,是一个警钟。互联网时代的竞争规则是:消灭你,与你无关。就像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时,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最后的留言一样: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刘永中认为,培训师喜欢讲课、分享知识经验,这也没有错,但时代变了。在现代社会的任何一个场景中,课堂上知识最渊博的,将不再是台上的培训师,而是学员手中的手机。培训师们需要反思:

      胡德泉: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整体上正向发展,培训师的定位、产品研究能力与产品实现能力都在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局部上,培训市场上的抄袭、炒作概念的快钱风气越来越盛,缺乏创新与研究的源动力,真正优秀的产品偏少。

      在过去10年时间里,的确有一些名师退出了培训市场,有的是去从事更高端的行业或把握更好的机会,而有些则是被慢慢地淘汰。例如最近5年,台湾的培训师在国内的声音越来越小,远不及10年前。从整个市场来看,那些吃老本、课程内容陈旧,缺乏自身定位、什么课都讲或跟风讲课,演讲技巧型、讲授盗版课程的培训师,被淘汰的概率最大。

      沈军:培训师的职业发展还是一直往上走的,课排得越来越多,课酬也在上涨。此外,教练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主要原因在于,它不是给,而是取,是把别人的智慧萃取出来。在今天,作为一个优秀的职业培训师,如果不懂教练技术,很可能会被市场逐渐淘汰。现在,很多培训师都在默默无闻地转型,学习教练的种类已涵盖心理教练、个人教练、NLP教练、商业教练、组织教练、管理教练等。

      吴白莉:纯粹地重复讲课,视培训为赚钱方式的人,很快就会被淘汰,或者,当他自我认知到位了,会很快另谋他业。喜欢培训事业并把培训视作展现自我价值舞台的人,成长速度是其一大瓶颈,有可能因为“慢”而不被接受。把培训当做工作坊或会议形式的智慧共创,改善众人心智与行为,而自己不再鹤立鸡群,这类培训师将最有市场。

      刘永中:十多年以前,中国内地早期的所谓名师基本上都是演绎派,随着市场的成熟,大浪淘沙,留下的是越来越多的“有干货”的培训师。这是中国培训市场的进步,但还不够彻底。

      培训师无论是转型还是坚守,一定要尽力做到彻底。不妨学习和借鉴宝洁对培训师的认证做法——认证模式是培训师提高专业度的最佳方法之一。

      在宝洁内部,培训师的认证是以“课程”为单位,而不是以“培训师”为单位。每一门课程同时有几名认证培训师和一名首席培训师。并且,“培训师”不是笼统的称谓,一定是聚焦于某门课的认证培训师。具体操作思路是:

      ·人力资源部首先盘点和确认业务发展的需要

      ·组织内外部资源(包括培训师),引进或开发内部课程

      ·根据培训课程和培训工作量,预测当年某一门课程的培训师需求量

      ·若经预测,某门课程需要8名培训师,而现在只有3名培训师,就要启动该课程培训师的认证培养流程(见下图)

      

      1.上课比上台重要,但课程真的这么重要吗?

      2.我需要花这么多时间去讲知识吗?是否可以让学员自己看甚至自己去查?

      3.如果是必须要讲的知识,培训师如何体现真正的价值?是复读机,还是可以运用自己的逻辑能力将散乱的知识结构化,变成思维导图、变成模型、变成练习?

      4.学员要的是知识还是解决问题,我能将知识转化为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吗?

      5.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知识传播、解决问题、心智改善以培养学员新习惯?我们会不会太关注知识传播,很少能解决问题,或完全没考虑员工的心智改善?

      这些问题想不清楚,也许未来,培训师也要哭诉:我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被淘汰了!

      培训师如何成功转型

      “在未来的企业培训市场,学习渠道和方式一定是多元化的。”崔春兰认为,培训师要学会转变思维,他们可以尝试“培训+咨询”的模式,去企业做顾问,或转型做教练。

      陈永亮也认为,心态灵修类的职业培训师、落地性强的教练式培训师,这两类培训师将会越来越受欢迎。主要依据是人们在心灵精神层面的追求,对细分领域的专业化需求。但无论怎样转型,他们都需要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把能力转化成可释放的能量,才能创造价值。陈永亮建议,培训师要把专注放第一位,技巧放在第二位,可先从实操开始,不要过多关注演讲技巧。

      陈永亮:培训师应学会渐进式转变,从讲师变成老师,从讲课变成咨询,从讲自己所讲的变成讲客户想听的。过去,以演或讲为主,未来,需要更注重实操,并走专业化路线,需要在某一两个领域精耕细作。他们还需要学会如何提升调研技巧、商业分析、数据统计等能力。

      吴白莉:学习敏感性是培训师最珍贵的东西。它和思维模式、知识结构、能力特别相关,因为它要求培训师能够极其专注地改善自己的心智,促发深度的自我认知。一个拥有高学习敏感度的培训师,一定要清楚这四点:

      ·自己该学什么,应该向什么样的人学习

      ·自己应该克服什么样的困难,然后,为了谋求更好的状态,懂得去冒险

      ·自己更需要结果导向

      ·自己如何更深入地理解人,比如阅读《社会动物》

      沈军则认为,虽然前景会越来越好,但中国的“智力行业”比较落后,这导致许多企业什么课都学,分不清优劣。而事实是,传授知识的培训方式,在企业已基本不受欢迎。未来,知识传授型培训师会消失,面授将转为线上,留下的是对问题的关注与解决。

      “杰克·韦尔奇那种无所不知的领导者已不复存在,无所不知的培训师也不可能存在,而教练技术,将是培训师的必备技能。”沈军指出,保持对高管层的醒觉与直觉,改善绩效,是必然趋势,而通用技能、通用管理知识可能会免费。在新时代职场,培训师要变成引导者,学做教练,把握思考方向,通过思考帮助学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重建知识结构转换思维模式

      “对于目前正遇瓶颈期的培训师,他们的职业技能结构确实需要升级。”胡德泉认为,从知识结构与能力角度来看,职业培训师需要在两个方面作重点提升。

      一是底层逻辑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许多培训师的职业瓶颈恰恰出现在这里,也是经常被忽略的问题。它包括:逻辑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思维、视觉呈现思维、流程思维、工具思维。

      二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七大核心能力:

      ·问题识别与诊断能力 它是培训师提供定制课程以及让培训产品深入业务的敲门砖。

      ·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如果不懂它,培训师给个人和组织带来的实效将会非常低,而仅仅是讲课生动而已。

      ·教学事件设计与开发能力 这是提升用户体验、打造高端课程的必需能力。

      ·课程呈现能力 它又分为六个关键技能项,包括课程讲解技术、教学事件组织技术、引导技术、阶段性与总结性评价能力、辅助教学能力、问题解答能力。

      ·综合学习方案设计能力

      ·学习项目管理能力

      ·教练辅导能力

      李文德则更进一步,他认为,中国的职业培训师有必要学习如何做范式转换,读一读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概括地讲,在从工业化、信息化向互联化时代的转变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依赖关系、资源到讲求效率,再到创新的范式转换,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彻底转变。当下的培训师需要站在更系统的角度去审视和履行新的学习原则。比如,在讲授某个方法论时,需要先懂得“前提反思”,即要事先去想想它是在何种年代、何种环境下诞生的,要解决什么问题。因为它所适配的当时情境和现在已大不相同,如果培训师没有“前提反思”的意识,可能会固执地视自己为“锤子”,视学员为“钉子”。

      沈军:要理清两个概念,一个叫专业,一个叫专家。通常,培训师很难成为专家,除非你在行业里工作二三十年,平时对某个行业有特别深入的研究。但是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做。今天,做一个职业培训师,不一定做专家,但可以做到专业。尽管你可能不懂行业,但是能够跟学员或客户对话,能够引发他们的思考,促使他们把工作绩效改善得更好,这就是一种专业。这种专业来自个体的知识架构、思维和直觉。所以,现在和未来的培训师,要想立足,首先需要做到专业。

      吴白莉:培训师真的要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有本书叫《少有人走的路》,书中有四个观点很有意思。

      第一点,延迟快乐。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个特别重要的事情,急哄哄地就想挣到钱,挣到的可能还是投机取巧或不该挣的。

      第二点,要接受当下。当下许多问题可能是你解决不了的,那你就要特别努力,学会接纳并坚持在当下。

      第三点,不忘初心。做任何事,都需要承担责任,要有最初的信念,不能只为了钱或利。

      第四点,人要学会懂得放弃,懂得平衡。比如,你只有花75%的时间去做研究,才有可能花25%的时间做出最好的课。这样的话,你就要放弃200天里的原有东西,包括你的熟脸、知名度、新客户机会等。

      说白了就是,培训师要有自己的信念引导,不要太贪心。做你该做的事情,坚持你的信念,然后保持自己最高品质的专业度,你一定会成为品牌培训师。

      塑造个人品牌从行家到专家

      朱晓波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学习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讲师需要懂得把培训课程当做产品去经营,懂得自媒体经营,懂得品牌度的坚守与传播。

      从培训课程角度来看,培训师需要学会理解并接纳两点:第一,品牌课程之所以称得上“品牌”,原因是它的目标客户群非常精准,一定是聚焦某个行业或某类人群,基于差异性而非普适性;第二,课程比讲师更重要,培训师的光环会慢慢淡去,这是由未来企业的课程需求决定的。

      从营销的角度看,培训师的立身之本在于“产品为王,营销为魂”。要拓展任何一种影响力,既要有好的产品,也要有好的推广。对于培训师,课程就是产品,它预示着你的课酬,自己能否保持对培训精进的苛求态度,将影响课程和个人在市场中的品牌价值。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做好平台搭建、客户拓展、粘性互动三件事之后,培训师的个人品牌价值自然会得到稳步提升。当自己有优质的课程时,讲授通常不是问题,当没课的时候,学员还能和你一起互动和探索,你才是真正的好讲师。可惜,目前国内做到这种程度的培训师极少。

标签:;  ;  ;  ;  ;  ;  

职业训练员的束缚与自助_培训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