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王冰

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王冰

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摘 要】目的根据再次剖宫产时,盆腔粘连情况,探讨盆腔粘连相关因素。方法本文对2014 年1 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再次剖宫产的144 例病例,术中所见及前次手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粘连发生率为54.86%,与腹膜缝合与否、有无子宫切口撕裂、术后感染率、盆腔炎症有关,而与剖宫产时机、羊水污染无关。结论术前积极治疗盆腔炎症,缝合腹膜,正确处理产程、避免子宫切口撕裂,术后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感染可减少盆腔粘连,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粘连;剖宫产;子宫切口;术后感染率

因粘连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防治仍有不足之处[1]。为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原因,提高手术效果,本文对本院再次剖宫产的144 例病例术中所见及前次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4 年1月至2015 年12月,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的144 例病例。其中年龄最小24~40岁,平均年龄28.15岁。孕周<37 周2例,37~40 周139例,40~41周3例。

1.2 方法:再次剖宫产术中肉眼观察记录腹腔粘连情况、判定粘连程度。回顾前次剖宫产腹膜处理方式,有无子宫切口撕裂、手术时机、有无羊水污染、有无盆腔炎症、术后感染等资料。

1.3 粘连判定标准:粘连程度分为[2]:①无粘连;②轻度粘连,腹壁、腹膜与子宫轻度粘连或部分网膜与子宫粘连,容易分离;③中度粘连,腹膜与子宫体广泛粘连,而尚可分离;④重度粘连,除膀胱与子宫粘连外还有肠管粘连,分离极困难。

2 结果

2.1 腹膜处理方式对盆腔粘连的影响:根据前次剖宫产是否缝合腹膜,将所有病例分为缝合腹膜组(组Ⅰ)和不缝合腹膜组(组Ⅱ)。缝合腹膜组粘连发生率34.6%,粘连以轻度粘连为主占72.2%,中重度粘连仅占28%。不缝合腹膜组粘连发生率66.3%,粘连以中重度粘连为主占72.1%。缝合腹膜组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及粘连程度明显低于不缝合腹膜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

2.2 子宫切口撕裂:子宫切口撕裂大于2cm者25例,粘连23例,占92.0%(23 /25)。粘连发生率高于无撕裂者47.1%(56 / 11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 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急诊剖宫产43例,粘连25例,占68%(25 / 43)。择期剖宫产101例,粘连54例,占53%(54 /10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羊水污染:羊水Ⅱ、Ⅲ度污染者28例,粘连19例,占67.9%(19 / 28),无污染者116 例,粘连60例,占51.7%(60 /116),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盆腔炎症:前次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输卵管浆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物形成的膜样粘连者共22 例,粘连21 例,占95.5%(21 / 22)。无盆腔炎症者122 例,粘连58 例,占47.5%(58 / 12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2.6 剖宫产术后感染:144例中有27例剖宫产术后感染(产后24小时以后至产后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体温≥38℃.),其中腹部伤口感染3例,宫腔感染4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2 例,其它原因2例,其余13 例仅有发热,术后感染率18.8%(27 / 144)。117 例无感染。两者的粘连例数分别为24、55例,分别占88.9%(24 / 27)、47.0%(55 /117)。术后感染者盆腔粘连明显高于无感染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3 讨论

3.1 盆腔粘连的发生率:盆腔粘连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144 例再次剖宫产者,盆腔粘连的发生率为54.86%(79 / 144)。盆腔粘连,使盆腔正常解剖关系改变,增加再次手术的肠管损伤风险,同时,也是盆腔疼痛的原因之一,可导致不孕症的发生,对妇女健康危害很大。

3.2 腹膜缝合与否与盆腔粘连密切相关:但根据近期的多篇报道和本文的观察,缝合腹膜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及粘连程度明显低于不缝合腹膜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其原因在于缝合腹膜使组织腹膜化,既避免暴露粗糙面,又避免了因术后搬动、多次腹部按摩子宫、产妇翻身以及膀胱本身重力的牵拉作用所致的腹膜破口增大愈合困难,使过多的粗糙面暴露在腹腔中,造成的腹腔粘连。

3.3 子宫切口撕裂与盆腔粘连的关系:本文144 例中,子宫切口撕裂伤者25 例,粘连23 例,占92.0%。与无撕裂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因此正确处理产程,避免产程过长导致子宫下段水肿,正确选择子宫切口,避免切口过高过低,当胎头过低时嘱助手上推胎头,避免暴力娩头,减少子宫切口撕裂,可减少盆腔粘连。

3.4 盆腔炎症对盆腔粘连的影响:本文144 例,有盆腔炎症者22 例,粘连21例,占95.5%。无盆腔炎症者122 例,粘连58 例,占47.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提示规范产检查,消除孕妇担心孕期用药会危害胎儿的顾虑,积极治疗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可降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

3.5 剖宫产术后感染与盆腔粘连的关系:术后感染原因有胎膜早破、滞产、产前出血、多次阴道检查、肛门检查、手术时间长等。据报道,剖宫产术后感染率为10%~20%。本文144 例中,有27 例剖宫产术后感染,术后感染率为18.8%,盆腔粘连发生率为88.9%(24 / 27)。与无术后感染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总之,从本文资料分析,盆腔粘连的相关因素有腹膜缝合与否、有无子宫切口撕裂、术后感染率、盆腔炎症。

参考文献:

[1]田易军,胡森. 腹腔粘连机制和防治研究进展[J]感染、炎症、修复,2008,9(2):720-721.

[2]王世阆,徐黎明. 现代妇产科理论与临床[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9.

论文作者:王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王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