瞩目亮点,反思细节——观摩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思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青年论文,课堂教学论文,第七届论文,亮点论文,细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已经落幕。作为全国中语界具有影响力的顶级赛事,在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教学健康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的表现也许不会立竿见影,还需要有变革现实愿望的教师们进行深入的反思与积极的实践,需要一个理性地甄别、认同、内化、融合、升华的过程。根据多年从事语文教研工作的体会,我认为大赛的最重要成果不是在赛场,也不是那份颁奖名单,而是给今后的语文教学带来的正确导向和有益启示,是大赛揭示出来的问题和引起的持续思考,是为数更多的语文教师受其影响而发生的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学行为的转变。
我有幸观摩了初中组课堂教学比赛的全过程。会上会下,很多感想涌动心间,虽然未必正确,未必成熟,但确是一位听课教师的真实感受。尽管比赛过程中有评委的精彩评课,闭幕式上组委会有官方的客观总结,但我认为,每个教师在观摩上课、聆听评课和总结的基础上,一定还有属于自己的观察角度和思维半径,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观摩大赛犹如捧读一本意蕴厚重的名著,见仁见智本在情理之中。教师源于深思熟虑后所形成的认识,恐怕对自身的成长更有切实的意义,因为只有消化了的东西才能最终转化为成长所需的营养。
下边,我具体谈一下观摩大赛的一些感想。
总体感觉之一:赛事非常成功,亮点频频闪现。
首先,是组织工作有创新。大赛在评委的构成上采取了专家评委与教师评委同台评分的办法,每组10名教师评委,半天轮换一次,整个赛事下来,就有50多名教师担当了评委角色。这一举措,在国家级语文赛事上开风气之先,体现了大赛组委会理念上的突破:依靠群众,学术民主,把大赛办成教师自己的事情,给更多的人深层参与的机会,使评价融入更多的群众思想的元素。我看到,在场的全体教师都特别拥护这项措施,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得到机会的教师十分珍惜这份责任,打分客观、公正,保证了课堂评价的信度。组织工作创新的另一个方面是专家评委的现场评课。每半天上课结束,都有一位专家评委针对具体的课例作精要的点评。他们站在理论的高度观照教学过程,分析课例又不囿于课例,总是引领着大家去思考、去比较,好像高明的导游,引导游客欣赏景观,常常在人们心有灵犀的时候轻轻一“点”,就产生了豁然开朗的效果。他们的评课反响非常好,既有明确的针对性,又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既有客观的分析,又有理论的阐述;既充分肯定成绩,又不回避问题。做学问的严谨态度令人心服。
第二,是课堂教学教风正。这次大赛的课堂教学,总体风格上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全部选手的课都是到达西安后的现场备课,一些赛事上常见的团体备课、反复演练、精心包装的“假唱型”的课不见了,呈现出来的都是常态的课、真实的课。这样的课有说服力,有示范意义,因为平时的教学不允许为一堂课动用那么多的人力,消耗那么多的时间。既是常态课堂,必然多了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但反映的是教学现状,是原生态,远比那些中看而不中学的花哨课有意义。大家不远千里,不是来看包装后的表演,而是要观摩真实状态下的精彩。本次大赛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过程。
第三,教学更加关注了文本。这次的课堂教学,选手们普遍关注了文本的学习。抛开文本随意拓展、抛开文本架空讨论的现象几近绝迹。这是一个大进步,是语文教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艰苦探索后的本色回归。学习哪篇课文,就立足课文制定目标,依据目标开发教材资源,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去感知内容,体验情感,探究写法,品味语言,在学生走进课文的同时,也让课文走进了学生的心中。总之,学哪篇课文就要确保把课文学好,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本分。
第四,以循文求义为特征的语言教学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这体现了选手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准确把握,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正确理解。课文大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学直抵人文而不顾语言,则容易走入架空讨论的误区。若是从语言的运用和效果的理解入手,就能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就能有效地落实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审视本次大赛的教学过程,教师们在这方面的表现令人鼓舞。大家都致力于强化学生读书,指导学生从语言入手、从写法入手去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再从内容与情感的表达效果上反观语言运用的妙处,从而获得正确运用语言技能方面的启迪。
第五,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重效果,讲分寸。在各类赛事上曾屡次看到,教师用于课件制作的时间远远超过研读教材的时间,上课展示课件的时间远远多于学生读书的时间,那种课堂常给人喧宾夺主的感觉,课后头脑中沉淀下来的不是琅琅读书声,不是咬文嚼字,不是旨在循文求义的研讨交流,而是画面的视觉冲击和音响的听觉轰鸣,听课者除了有“闹”的感觉外,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印象。这次大赛,教师们把握了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这个定位,坚持了有用、有效的原则,让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体面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以上,是我对本次大赛感受最深的亮点的总结。基于这些亮点,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次大赛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所谓圆满,指完成了各项预定的议程,达到了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激发思考、促进改革的目的。当然,赛讲课是常态课,不是表演课,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难免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的甚至还比较突出,这恰好为我们今后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大赛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现状的折射;揭示大赛课堂存在的问题,是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也是对大赛成果的完善与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我形成了又一个总体感觉。
总体感觉之二:教学永无止境,锦上更需添花。
读书指导尚显薄弱。多数选手都重视了学生的读书,读的机会比较多,参与面比较广,但有针对性的指导尚显薄弱。如读的层次感不强,感知性的读、理解性的读、品味性的读、巩固性的读没有通过教师的指导而表现出应有的层次;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等读书方法也没有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各得其所;旨在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再将理性认识变为技能和能力的指导缺位更多。阅读课,说到底是一个读书和指导读书的过程。读书的主体是学生,指导的责任在教师。这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学生通过读书,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品味语言,学习写法。但绝对不是任何状态下的读都能达到这个目标,也绝对不是单靠读的量变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有责任在读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得法地给学生一些“应该这样读”的言传和身教,让学生得益于教师的指导后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学生发问少机会。选手大多自始至终控制着提问的权力。学生只能逐一地去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细想一下,既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提出问题做基础的教学是否离学生远了一些?客观地说,学生发问的机会很多,感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品味性阅读、巩固性阅读都会生发问题,就看给不给机会,就看有没有有效引导。要知道不经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训练,学生永远也不会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交流看法没结果。教师重视学生的交流,但大多浅尝辄止。评价教材中的人物,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单独看,大家的观点都对,但从对人物的评价来看,又都失之片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这些不同角度的认识整合起来,对人物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这个过程常被忽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完善、深化学生的认识并不矛盾,帮助他们学会完善使之得到发展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教师要关注学生表达的质量,洞察表达中反映出来的读书、思维、表述、习惯等方面的问题,用恰当的手段及时予以纠正,这是保证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对不同侧面不同观点的发言,要引领学生进行甄别、整合,逐步使其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教学机智欠成熟。课堂上,有几位教师“由于时间关系”中断过学生的读书、思考、表达,“由于时间关系”弱化了一些本属重要的学习过程,甚至缩水了教学内容。我知道,借班上课有它的特殊性,更何况是给假期被召回的身心不在状态的学生上课?备课时应当考虑到这个不利因素,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去设计教学,不就更主动了吗?到了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需要掌控时间,那是一个于无声处见机智的过程,而不应总是强调什么“时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