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心理品质探析
——以袁隆平为例
□陈运飞 贾黎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而且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是第二位的原因。同样,人才的成长也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其中,国家的战略决策以及社会的教育氛围等都是外因,对人才培养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个体自身的因素。在心理学领域,与传统心理学研究关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等消极方面不同,积极心理学更加专注于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如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认知、积极的价值观等。有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在个体成长并取得成就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深入分析高端科技人才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期为高端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展提供借鉴。
1)侧芽都是单芽,即每个叶腋间只形成1个叶芽或花芽,没有桃、李那样的复生芽。因此,结果枝修剪时必须认清叶芽和花芽,短截部位的剪口芽必须留在叶芽上,以保持生长力。若剪口留在花芽上,一方面果实因附近无叶片提供养分而品质差,另一方面枝条结果后会枯死。
一、希望
希望是一种主要的积极心理品质,起源于碰到障碍时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并实施的过程中,包括能力和动机两个方面,能力因素负责规划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动机因素则可以沿着规划推动整个进程。美国积极心理学家里克·斯奈德教授将希望定义为 “在成功的动因与途径交叉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根据希望理论,当目标有价值,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障碍在经过努力后是可以克服的,则希望会达到最高程度;当我们确定目标可以达到时,希望则成为不必要的了;而目标完全不可实现时,则会感觉无望。希望特质高的个体一般都拥有有意义的目标,并制定好自己的计划去实现,当遇到障碍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继续朝着目标前进,给自己充分的暗示来激励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乐观经常是与希望同时出现的积极心理品质,乐观的个体通常认为好事情会比坏事情更容易发生,而在同一件事情发生后,乐观的个体更容易从积极角度解释事情的结果,在乐观的研究中,通常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另一观点认为是一种解释风格,而不是普遍的人格特质。
1960年,我国正在遭受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下滑严重,袁隆平正是在见到了饥饿的人民在死亡的边界线上挣扎,才立志要培育出高产的水稻品种,解决困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吃饭问题。这一目标的树立成为袁隆平院士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坚持下去的动力,为国为民,功在千秋。在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技术水平和科技水平上的阻碍还可以克服,最艰难的莫过于人为的破坏,1968年,杂交水稻事业几乎面临停止,袁隆平培育的700株秧苗被人全部拔除毁坏,站在残败的育苗基地前,袁隆平痛心疾首,杂交水稻事业极有可能因这一次事故而全面失败,好在袁隆平并未放弃希望,在苦苦搜寻了四天之后,在一口枯井里发现了残存的5株秧苗,保证了育种实验得以继续进行。在这件事情中,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不仅是他对生活事件的解读风格,更逐渐成为他人格特征的一部分,正是基于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心中满怀的希望,袁隆平才能在重重困难的阻碍面前,即使目标渺茫,依然坚持前行。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从来就不缺困难的光临,缺的是满怀希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二、韧性
韧性是指在遭遇逆境时,个体调动自身保护性资源应对逆境的心理潜能与恢复能力,又称为“心理弹性”,意味着对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针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发现了阻碍或促进韧性发展完善的影响性因素,根据影响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危险性因素、韧性资本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危险性因素如沟通不畅导致的伙伴间冲突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客观,必须承认有危险因素的存在才能发现克服危险因素的方法;韧性资本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带来积极结果的个体特征,如知识和能力等;价值观则从更高层面指导和塑造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个体在面对逆境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在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遇到的逆境不胜枚举,但是每一次他都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奋力前行。
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着重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不再停留于获取固定化原理知识或规律知识的阶段,激发学生求知欲及学习热情。除获取课程知识外,案例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树立学生面临困难解决困难的信心及决心,一定程度上缩小实践与教学间差距,增强学生决策能力,真实反映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高低。同时,案例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给予更多学生对外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及平台,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锻炼其业务能力,实现教学双方良好互动[4]。此外,由于案例教学仿真性、创造性及能动性较强,是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有力手段。
杂交水稻之所以可以高产,就在于 “杂交优势”。1972年,袁隆平与罗孝和种植了两块田的杂交水稻和正常稻,收获时的对比发现,杂交稻长势喜人,接穗也多,稻草产量高于平常稻,而产量却比不上平常稻,反对者借机冷嘲热讽。可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抛开外界的干扰,袁隆平发现,若从杂交水稻是否比平常水稻更有优势而论,这一观点确实得到了证实,并进而提出既然杂交水稻可以生产更多的稻草,为什么不能生产更多的粮食呢?只要改进技术和配组,就可以把产量从稻草转移到稻谷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袁隆平提出了“三系杂交水稻”,包括“雄性不育”的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产生的100%雄性不育的水稻称为“保持系”,与雄性不育水稻杂交后,下一代水稻恢复雄性花蕊,天然结谷且能高产的,称为“恢复系”。实施这一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极其大。在国内外的资料中,这一概念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并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首先,“雄性不育”水稻的寻找就是一项大工程,袁隆平带着标本夹,手拿放大镜,顶着烈日在茫茫绿海中,一棵一棵地找寻他从未见过的,只是在相关文献中有记载的 “假设”。就这样,一株株找下来,寻找到大约第6400株时,终于发现了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证明了“假设”的可行性。为了得到更多的“雄性不育”水稻,第二年,袁隆平动员妻子和自己一起加入寻找“雄性不育”水稻的行列,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搜索了大约8500株后,终于找到了五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正是这六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开启了“三系杂交水稻”的序幕。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耐心和不怕困难的韧性,杂交水稻的发现恐怕仍停留在理论假设中。
不断的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而且还能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经济的稳步提升。因此,我们就应不断的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以及监管工作,这样才能为提升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三、沉浸体验
沉浸体验是指从事需要较长时间关注在一件事情上的体验活动。为了获得沉浸体验,需要完成的任务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及时的反馈,个体也要把握好合适的时机来完成;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人们全身心投入,不会因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而烦恼忧愁;完成任务后,重新出现的自我由于成功地完成任务更加强大。袁隆平在寻找“雄性不育”水稻时,如大海捞针般在成千上万株天然水稻田中一株一株仔细观察,这时,没有烈日炎炎的暴晒,没有田间劳作的辛苦,没有那场浩劫里遭受的委屈与不满,有的只是一颗济世救人的朴实探索之心,这是袁隆平之所以成为袁隆平的最主要原因。“大海捞针”式总体调查是科学实验中最耗时费力的工作,在发现稀有、罕见的现象的过程中,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走马观花式的观察很难有重大的发现。袁隆平曾说过,水稻研究必须通过实践加苦干,不仅要经常在户外,而且要不怕恶劣天气,越是恶劣的气候条件,越需要认真细致地现场观察,以确定日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严肃的科研氛围,严谨的科研态度固然是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品质,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具体工作中更能帮助科研工作者达成目标。袁隆平曾拿打麻将举例,打麻将里也有辩证法,有人一看手上的牌不好就垂头丧气,一看到牌面整齐就精神百倍,这种态度绝不可取,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只要统筹得当,胸怀大局,即使是最坏的点数开牌,也能打出自己的精彩。从事农业研究是很辛苦的事业,日晒雨淋,即使是近40摄氏度的高温还是需要照常劳作,每天取得一点点进步,如果不是对每天的进步满怀期待,很难想象农业研究的持久与坚持。在袁隆平的科研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自身需要具备的必要素养,不仅仅是扎实牢固的基础科学理论,而且在心理品质上具有一定的能力,来帮助科研工作者克服科研过程中的困难与逆境,袁隆平以亲身经历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四、结语
人才,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是国家繁荣强盛的关键。党和政府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之后结合社会迅猛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一国策经过不断补充完善,200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专章中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首次将“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由国务院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办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目前阶段我国对高端技术人才的最高荣誉。我国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大国,但是从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来看,还远未达到人才资源强国的目标。因此,要想在人力资源大国的基础上,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初步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人才队伍。但这支队伍对于人才强国战略只是刚刚起步,以后如何培养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编辑 周 俊
标签:积极心理品质论文; 科技人才论文; 袁隆平论文; 心理学研究论文; 个体成长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积极心理学论文; 教育氛围论文;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