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校 264000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经典的教育著作。通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读书。他曾这样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对于学生,他认为:“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我要培养一个人,设计他的个性,我就始终努力使我的每一个学生早在小学起,就建立自己的藏书箱。”要实现这一切,取决于教师。“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他的理想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今天,重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论述,感到更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为学生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明天负责。授之以鱼,是为他们的今天负责;授之以渔,则是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要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会读书,培养学生爱读书。
仅仅从提高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对阅读就存在着一个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课本上的内容就可以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对于那些优秀学生,老师们会说你做完了功课后有时间就看看书吧;对那些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老师们会说,你只要把课本上的学会就行了。这些老师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畴压缩到最低限度。而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是错误的。“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阅读是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如此。“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似乎与我们日常的教学经验是相悖的。本来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起来就已经很吃力了,还要让他们不断地阅读,首先,时间从哪里来?再者,完成课堂上的学业就已经够他们忙的了,再阅读,这岂不是加重他们的负担了吗?所谓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弄清楚的问题。学生有效的学习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基础、生活经验和一定的智力基础之上的。如果缺乏这样的生活基础和智力背景,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难,造成知识缺陷的不断积累。用简单的死记硬背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生阅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从而使课外阅读为学生建立起“智力背景”,提供“后方保障”。
而实际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读书对于个体的精神发展和民族的精神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他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学校,应当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学生,应当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当中。书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学校教育,应该是有那种能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真正的阅读能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读书是学校最本质的任务,读书是发展学生智慧最根本的途径。读书也是师生精神成长最重要的源泉。学校,这两个字,首先就意味着书籍。国际上现在评估学生的发展,是从三个能力角度来评估:第一是阅读能力,第二是科学能力,第三是数学能力。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他们把阅读能力看成是衡量一个学生发展成长非常重要标志。
我们现在强调让学生主动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学校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这样,学生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充实,学生的智力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要让学生生活在书的世界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教师首先必须生活在书的世界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这桶水,必须是一桶活水。读书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他的教学工作才能游刃有余,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专业高度取决于其读书的宽度和深度。开卷有乐,善读者强!不读书可以有许多条理由,可想读书却只要做到三点即可,那就是一要“静”,二要“挤”,三要“用”。静是读书的前提,忙中求静,只有静得下来,才能读得进书,才能好好思考,才能有所收益。这就需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和学习习惯,整天浮躁焦躁不行。同时还要学会挤,如今生活节奏加快,老师们确实很忙,但是否都忙到了“没时间”读书呢?答案是否定的。人再忙,只要有心读书,时间总是有的。鲁迅说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的,所以教师也要学会忙里偷闲,挤点时间用于读书充电。无论“静”还是“挤”,读书的落脚点都是为了“用”,只有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指导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加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也才能更好地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
论文作者:王茂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困难论文; 世界论文; 斯基论文; 书籍论文; 智力论文; 《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