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视角论文,加工贸易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10)04-0098-09
加工贸易是指东道国免税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并最终再出口的一种生产与贸易活动,其实质是根据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完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之一,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承接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对中国扩大出口、引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就业、保持外汇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2008年9月全面爆发的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全球生产网络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全球生产网络是指为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与服务而形成的一系列企业关系,这种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全球价值链或全球商品链。可以把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企业主体分为领导厂商和当地供应商两类。领导厂商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主要从事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其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创新能力以及协调不同节点之间交易和知识交流的能力;当地供应商可进一步分为高层级供应商与低层级供应商两类,前者直接与领导厂商进行交易,一般拥有自主性技术,同时建立了自己的小型全球生产网络,除了核心和战略性营销活动被领导厂商控制外,一般能够承担所有的价值链环节,后者直接与前者进行交易,一般很少与领导厂商打交道,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低成本以及交货的灵活性和速度。他们主要从事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些低附加值部分。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价值链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分解与重新配置,网络内的分工(产业或产品内不同价值链环节的分工)逐渐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包括转型与升级两个方面。所谓“转型”主要有:来料加工向进料加工转型、外资企业独大向内资企业为主转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一种是贸易方式的转型,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正是从它开始的,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后两种转型目前才刚刚开始。在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升级的中心包括价值链环节内在属性和外在组合两个方面的变动,而这两个方面都连接在同一链条中或不同链条之间的相互关联中。这样,在全球生产网络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一是产品升级,即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升级,从物质产品加工向服务产品加工升级。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即加工贸易结构朝高级化的方向升级,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之间依次演变。这两种“升级”是产品间和产业间的横向升级。而第三种价值链升级是产品生产过程或产业内的纵向升级,即企业在价值链上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的过程,实质是在价值链上获取附加值能力的提升。例如,按“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研发—最终产品研发—自有品牌的研发、设计、生产或营销”这种形式呈阶梯状演进。目前中国加工贸易升级主要是基于价值链的纵向升级。
二、国际金融危机前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状况
(一)利用千载难逢的机遇实现了飞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了新一轮调整,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趋于下降,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发达国家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服务业,以适应“新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型服务业日益增长的需求。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着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的技术型产业。国际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促进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低端产业加速对外转移,从而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1.1万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约580倍,明显快于同期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幅度。1980-2000年,加工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及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处于快速上升期,2000-2008年保持平稳水平(见图1)。
图1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概况(1981-2008)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年鉴》(1980-2008),《中国海关统计年鉴》(1980-2008).
(二)进料加工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的经营模式
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首先是从进料加工在整个加工贸易中比重的上升和来料加工贸易比重的下降起步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1980年来料加工进出口总额为13.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额的79.8%。在来料加工中,我方不必支付原材料采购费,不必为产品的销路操心,不承担销售风险,不负盈亏,只收取工缴费。这在中方企业规模有限、参与国际分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具有特殊的优势。因此,来料加工成为当时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随着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资企业越来越注重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来料加工的绝对值虽然在上升,但其增长速度慢于进料加工,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总量中占的比重日益上升。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总额达到192.5亿美元,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进出口总额,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53.2%;以后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992年突破60%,达到60.7%;2008年达到81.0%(见表1)。从增长幅度看,1980-2008年,中国进料加工贸易额增长了约2500倍,来料加工贸易额增长了140倍,前者增速远远快于后者。从增值率看,进料加工贸易增值率逐年上升,而来料加工贸易增值率逐年下降;1999年及以前表现为前者低于后者,2000年及以后则是前者大于后者,而且差距在扩大。2007年进料加工贸易增值率为79.6%,来料加工贸易增值率为30.1%,前者是后者的2倍。这意味着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有改善,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营销能力在提高。
(三)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照日本贸易振兴会(JERTO)提出的标准,当RCA指数大于2.50时该产业具有极强比较优势;当RCA指数在0.80~2.50之间该产业具有中等比较优势。而RCA指数在0.8以下则是处于比较劣势。从表2可以看出,从1992-2005年,皮革、鞋帽、纺织和杂项制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有所下降;塑胶和仪表处于中等比较优势,且比较稳定;机电产品在1992年接近比较劣势,到2000年为中等比较优势逐渐增强的产品,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一个亮点;而化工、木制品、纸制品和车船等则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中国加工贸易比较优势历来集中在以纺织、鞋帽、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已经从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并逐渐增强,这与中国现阶段资源禀赋状况和技术进步相适应。
(四)国内配套能力有所增强,增值水平有所提升
国内配套率是一个反映加工贸易配套能力的指标。配套产业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不及时,加工贸易发展只能止步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加工贸易部门只是跨国公司的世界加工厂。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之初,国内配套能力不高,主要是由当时加工贸易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落后等因素造成的。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技术水平、原材料质量以及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国内配套能力有所提升。国内配套值增加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进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增长快于来料加工,这与我国当前进料加工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是分不开的。2003年以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增强和跟随下游企业来华投资的外资零部件生产商的增加,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能力逐年增强。并且,自2004年以来加工贸易增值率连年上升,说明中国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业务已经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见表3)。虽然国内配套值有所增加,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们仍应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五)经营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私营企业迅速成长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引进外资密切相关,政府也明显鼓励三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因此三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一直较高。此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国有企业无论在产值还是在资本形成上均占绝对优势地位,表现在加工贸易上则是由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共同主宰天下;经过90年代后半期的“抓大放小”和21世纪初的“国退民进”的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随着企业数量的逐渐减少,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下降。三资企业不但在进料加工贸易中继续占绝大比重,而且在来料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从2004年超过国有企业,并且差距在逐年加大。私营企业在2000年及以前无论在来料加工还是在进料加工方面都是微不足道的,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比重仍然不高,但发展势头良好(见表4)。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出口贸易已经占据了GDP的40%左右,而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本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出口贸易深受影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的出口型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17.2%,比2007年回落8.5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额为1105.2亿美元,同比下降4.8%,比2007年回落27.6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6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比2007年回落8个百分点。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而且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月度数据同比下降更是明显(见表5),这说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特别对加工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工贸易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中国整体贸易水平,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增长也就会受到很大冲击。而加工贸易转内销也是增长乏力,其中成品转内销继续萎缩。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新订单大幅下降,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双双出现萎缩,这不但加大了我国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的难度,还可能带来大规模的撤资风险。以上情况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确实带来巨大冲击。作为出口增长中最为迅速的环节,加工贸易的下滑将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就业、财政收入、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由于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西方发达国家深陷衰退,短期内难以逆转,需求进一步下降,订单减少,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冲击还将进一步加剧。
(二)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加工贸易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很多出口加工企业在这次危机面前深受影响,但也给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
1.宏观层面:国际贸易环境与国家政策。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环境将更变幻莫测。首先,随着危机影响的加深,美欧等国将进一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疲软,消费萎缩,客户资源显得十分有限,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最后,危机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订单进一步减少,中国将遭遇更频繁的贸易壁垒。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中国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政策已经暴露出了不能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此外,一些政策法规(如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引资政策等)制定实施中的不完备现象和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抑制了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升级。
2.中观层面:产业基础状况。中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所增长,但主要是利用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和技术。由于中国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一方面使得国内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标准上很难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或少数外资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本土化程度不高,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向上游进行转移;另一方面影响了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这表现在国内企业对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欠缺。从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构成看,据课题组的调查统计,在全部接受调查的125家加工企业的设备采购总量中,1/2以上的企业国内采购比重超过55%(见表6),这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比例,但据我们实地调研,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国内采购量的绝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只占12%左右;并且在国内采购的大部分都是一般或辅助性设备,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设备和生产线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图2 微笑曲线及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位置
3.微观层面: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1)领导厂商——跨国公司的战略控制。随着模块化生产技术的革新,企业间和国际间的分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而以OEM等代工生产方式为主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企业,具有明显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特征,其结果是产业结构出现了“微笑曲线”化(见图2)。由于处于“微笑曲线”的弧底,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增值率较低,而由外商控制的产业链上下游,其增值收益是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10多倍,我国加工贸易“微笑曲线”的弧底日益加深,反映了我国贸易交易条件正日益恶化,中国正在陷入加工贸易“微笑贫困陷阱”。(2)本土加工企业技术基础差、产品加工度低。从技术水平来看,一是不同加工贸易企业之间技术水平的差距比较大;二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够。技术水平的低下直接导致中国加工贸易高附加值、深加工、精加工制成品比例较低,且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出口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支撑,这显然不利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在我们问卷调查的125家企业当中,认为其技术水平为国内一般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和世界领先水平的企业的比重分别为45.6%、40.8%、1.6%和12.0%(见表7)。调查数据与我们对加工贸易微观层面的判断基本一致。
四、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统筹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应该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层面:政策平台的构建
1.实施基于行业、价值链环节和模块的混合型加工贸易政策。在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并存局面下,各国的生产能力被纳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中,很难从最终产品或某个特定产业来判断一国的优势所在,一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全球价值链的某个或多个环节上。基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模式和行业实行的产业政策无法反映加工贸易特征,也不能有效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因此,加工贸易政策应该针对某个具体行业中的价值链环节或模块进行制定,这样更符合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
2.实施集群转移模式,增强中西部地区的承接能力。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近年来国际服务业转移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的新趋势。因此,东部地区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主动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大力开展服务业加工贸易,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不断升级。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则要抓住机遇适时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来说具有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比较优势,但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这种优势就不明显。这就是说,东部目前急需转移的产业可能流向国外,仅仅依赖市场机制来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有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加以推动。应围绕加工企业建立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建立若干集零部件生产和加工装配于一体的专业的出口加工区。在加工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应鼓励配套产业一并转移,将中西部地区的每一个出口加工区扶持发展成专业的加工产业集群,放大该项活动在本地区的比较优势。
3.保护知识产权。不少外资企业不愿将核心技术与产业活动转移到中国,或者不愿意与国内企业开展配套合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其技术外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发展加工贸易配套产业,均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观层面:行业环境的培育
1.构建加工贸易集群指向的学习和创新网络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加工贸易企业升级不仅仅是加工贸易本身一个环节的升级,而是加工贸易集群的整体升级,而加工贸易集群整体升级的关键在于提高集群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加工贸易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构筑以加工贸易集群为指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升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必然选择。
2.有针对性地培育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把发展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纳入加工贸易升级战略,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和关键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可考虑在科技、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出台鼓励加工贸易更多地使用国产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政策措施;引导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参与国际产业大循环,通过为国外设备制造商提供配套而间接为国内加工贸易提供装备,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制造能力。
3.接近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领导厂商,促进国内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延伸。研究表明,随着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及其他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一个国家就会逐渐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价值链环节或模块上形成比较优势,进而实现产业升级。然而,这种升级并不是随机发生的,它经常发生在那些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领导厂商有密切联系的行业、产品、价值链环节或模块上。因此,要想使中国加工贸易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得到快速升级,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高层级供应商企业就一定要认识到接近领导厂商的重要意义,在战略和行动上注意接近领导厂商,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快速学到“真正”的知识,以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广泛吸收相关企业建立起松散的联合体或合作关系,建立国内生产网络,形成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子网络。
(三)微观层面:企业能力的提升
1.创建与全球生产网络相和谐的学习型加工企业。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动力来自于新知识的获取而带来的企业能力的提高。升级所需知识的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二是外部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转移与扩散包括价值链内知识从领导企业向低端供应商的转移(垂直知识外溢),以及不同价值链间知识的外溢(水平知识外溢)。在全球生产网络中,高层级主体特别是领导厂商之所以能够占据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价值链环节,是因为他们控制着相关的“稀有资产”。加工企业要想取得网络主体地位及其所从事价值链环节的提升,就必须逐步获得或创造这种“稀有资产”,而这一过程可借助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知识转移与扩散机制得以实现。从网络内知识的传播途径来看,知识转移可以通过市场即知识供求双方正式合同买卖关系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非正式途径来转移。但知识转移本身还不足以形成知识扩散,加工企业只有在有效地吸收转移来的知识并通过自身的知识创造上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而这主要是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动态转换来实现的。具体包括社会化、外部化、结合与内部化等一系列过程(见图3)。随着能力的提高,加工企业会逐步提升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及其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众多加工企业网络主体地位及其所从事价值链环节的提升就会导致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整体升级。在知识转移、扩散及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加工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而全球生产网络内部治理模式和当地环境因素对这一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图3 委托企业对加工企业的知识扩散图
图4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升级路径图
2.沿着全球价值链两端攀升与跳跃,实现加工贸易功能升级。功能升级是指企业逐步调整嵌入价值链的位置与组织方式,通过拥有该行业价值链的“战略性环节”,最终获得该行业价值链上的统治权。功能升级是对企业分工地位、经营业务和组织方式的调整,对企业技术创新或国际市场营销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还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因此,功能升级非常艰巨,加工贸易升级往往受阻于此。功能升级沿着价值链攀升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侧重于研发设计,致力于技术创新,从OEM演进成ODM甚至DMS(Design Manufacture Service)。一部分从事OEM的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干中学”和“组织演替”不断积累整体资源能力和经验后,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自身研究与开发成果,成为集设计、制造、经营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实现企业功能性升级。二是侧重渠道和品牌建设,致力于创品牌,从OEM或OEM与ODM相结合演进成OBM。在渠道和品牌建设上,加工贸易企业可建立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也可“借道”他人渠道和网络向全球推广自已的品牌和产品;还可建立品牌战略联盟,“合伙”进军国际市场。如图4所示,一般而言,中国加工贸易企业依据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轨迹都是从OEA(组装商或贴牌加工)或是OEM开始最终实现OBM。对于市场拓展能力较强的企业,可能会开始于OEA,再到OEM,再到全球物流契约(GlobalLogistics Contracting,GLC)模式,从而使其生产纳入全球物流体系,以实现市场扩张,最后发展到OBM。对于技术能力相对较强的加工贸易企业,首先从发展技术能力开始,从OEA逐渐发展到ODM,待自行设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最终实现OBM。
3.加强加工贸易人才的培养。目前,加工贸易提供了数千万个低附加价值的就业岗位,解决了一大批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为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则需要更高的人力资源相配合。为此:(1)要加强民营企业家及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现代生产方式和商务模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和产业升级的基本机制,告别过去英雄打天下的想法,使他们的经营组织成为现代化企业。(2)要加强紧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特别是不要忽视加工贸易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特殊需求。(3)要加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新劳动力队伍。
注释:
①加工贸易国内配套率=(加工贸易进出口差额-加工企业利润-加工企业非原材料成本)/加工企业进口额×100%。其中,加工企业利润=(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5%;加工企业非原材料成本=(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10%;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