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的应用研究论文_魏颖慧

企业标准的应用研究论文_魏颖慧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厂

摘要: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激烈,企业标准化建设越来越健全。标准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政府层面,正在积极构建标准框架,拓展完善标准范围,充实健全标准规范,企业则在此基础上可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及标准体系,而重点在于企业标准的落实,使其规范、科学、和谐、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推进国家获取在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企业如何落实标准化主体责任,自主制定、有效落实企业标准?在此,主要探讨企业标准化建设中标准的实施和监督,让标准在企业切实发挥作用,改观企业原有的人治和传统经验式管理,进一步推动标准化建设起到实效。

关键词:企业;标准;应用

引言

2018年3·15期间,一位长者左手拎着一条潮湿的绒毯,右手提着一只装满绒毛纤维的塑料袋来到检测机构。原来他在洗涤绒毯后发现下水管堵塞,请维修人员拆开后发现出水口全是从毯子上脱落的绒毛纤维,且平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这条毯子有脱毛现象,于是认为这条毯子存在质量问题。专家们按照他提供的购买毛毯的发票,网上查询后发现企业是按照公司自身的企业标准生产的,且标准中并无关于脱毛性能的考核要求。目前市场上绒毯产品上的绒毛一般是通过基布组织结构附着在毯子之上,或通过后整理拉绒工艺产生的。因组织结构和加工工艺的不同,绒毛的附着牢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绒毯关于绒毛脱落的特性指标应包括脱毛性能或脱毛量。但是上述企业标准中虽有脱毛的试验方法,却无关于脱毛的考核指标,导致第三方检测机构最终无法判定此件产品是否合格。

1企业标准制订原因

企业需要制订产品标准的原因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企业生产的某些特性产品比较冷门,既无国家标准,也无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如填充了羽丝料的服装产品既不适用于GB/T14272《羽绒服装》,也被GB/T2662《棉服装》排除在外,企业在生产这类服装时需要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②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促进技术提升,企业制订了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产品标准,如标准FZ/T81006《牛仔服装》和GB/T22700《水洗整理服装》中的合格品都未对耐湿摩擦色牢度加以考核,造成消费者在护理此类服装时对产品的质量产生疑惑,一定程度上需要制订相应的标准来规范产品质量,以提升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消费信心;③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现行的纺织品服装标准主要是以纺织品为主的产品标准。但随着多学科的交叉应用研究,跨界跨行的合作和强强联合制造的产品应运而生(如既是轻工产品又是纺织产品的皮革羽绒服装,既是玩具又是枕垫类产品的抱枕),这类产品若选用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无法完整体现产品的特性,需要结合各领域技术要求,制订相应产品标准来规范生产与检验。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工作未启动或启动后还未完成时,需要企业内部制订适合产品的规范,从而诞生了产品的企业标准。

2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存在问题思考

1)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包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这是一个粗放的系统,标准的数量可能十分庞大(对于较大型企业就可能上千项),加之标准来源不同,标准间界限不清,很容易出现矛盾、交叉、重复、滞后、冗余等问题,不能体现出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优化原则,严格意义上讲很难称之为“体系”。2)考虑到企业内部多种管理体系并存的情况下,现实中标准体系与其他体系很难实现协调统一,加上业务部门(也就是使用标准的部门)和标准化管理部门的相对独立,导致事实上的管理“多层皮”现象,导致企业标准体系无法得到有效的重视,标准的执行很难到位。3)企业分别建立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在专业范围上大部分重复,难以实现明确的界限划分,尤其是这三类标准可能由不同部门负责制定,导致标准的范围、界限、内在关联混乱而难以形成科学、协调、有机的整体,一旦业务或形势发生变化,标准的修改、提升由于涉及面广、内容散乱而很难快速及时跟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企业标准体系中充斥大量基础性标准,如标准化工作导则、通用技术语言、术语符号制图、量和单位、数值与数据等标准,这些标准过于基础,离具体业务太远,此外,体系中包括许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是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或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参考、转化、细化或引用的标准,而非完全适用可执行的标准,而一些关键性的需要实际执行的标准则可能埋没在一大堆标准之中,加上标准之间引用关系复杂,如此这般,使得标准体系变得非常庞杂、臃肿,这种标准的“集合”可称为“乌合之众”“大杂烩”,不可能体现出其系统性和内在逻辑关系。此外,企业标准体系中大量列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会让企业相关业务部门以为标准已解决了“有无”问题,参照执行即可,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标准化工作也逐渐边缘化而不受重视。5)技术标准是主体值得商榷,因为技术标准只针对特定技术问题解决“怎么作”的问题,而对于某项业务,首先面对的是“作什么”“谁来作”的问题,在此前提下才考虑“怎么作”的问题。因此逻辑上讲,应该管理标准在前、技术标准在后更合理,技术标准更可能是为实现管理目标、完成具体业务提供支持。

3企业标准的应用措施

3.1监督管理需要技术的手段

对于技术标准的落实,尺子等计量工具是最好的选择。而管理标准等的落实,存在很多难以量化的影响,而其基础的落脚点就在于相关表单记录等证据性文件,这些内容是否真实反应了标准的落实还有待考量。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对表单记录必填项进行*号标识,对关键指标参数及流程要求进行注释,将编号印至使用的表单记录上等,如发现没有编号的或有*号未填写、未按注释要求填写的,其标准是否被落实则一目了然。对于纳入标准信息系统的内容,主要通过系统内部对标准执行时限的要求和流转的绩效进行监督,对环节过程中未能及时处理的角色人员进行考核。同时,根据一项事务流程数量的汇总,可进行业务实绩的监督考核管理。

3.2监督管理必须有考核激励

有监督必考核,有考核需激励,不按规范走的需要惩罚,积极参与并取得实效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也应给予正向激励。企业应明确考核指标及细则,采取经济手段,结合员工职务晋升来提升考核激励的力度,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标准的落实是全员的工作,监督也是全员的工作,所以要动员全员参与,尤其针对归口管理部门的人员,在标准使用和流程流转过程中、技术工作的检查中,随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营造“知标、用标、护标”的良好氛围,养成“凡事找标准,凡事用标准”的习惯性行为。

结语

企业标准化是市场经济中最基础、最关键也是最有活力的标准化活动,对于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企业要根据需要自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应该说,技术标准的“金字塔化”和管理体系的“一体化”是对这一精神的彻底贯彻和落实,也是“综合标准化”思想和“系统工程”方法的全面深入实践和应用,相信这一思想对我国企业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模式的突破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田.企业标准体系须进行结构改革—试回答“企业标准体系该怎么办?”[J].中国标准导报,2015(3):18-25.

[2]许松林,等.电力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纪实.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3]徐晓明,夏芳.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的思考与实践[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27(4):44-46.

论文作者:魏颖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企业标准的应用研究论文_魏颖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