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旧村改造逐步展开,住宅建设在实现住有所居的同时,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创新,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本文尝试从景观设计和生态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环境设计 景观设计 生态空间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旧村改造逐步展开,住宅建设在实现住有所居的同时,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创新,所以,在居住小区设计中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居住小区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人们看到的东西应尽可能地做到是美的。居住小区首先要有合理的使用功能和合理的布局,使人们切实感受到居住环境的优美和便利。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
一、居住区的环境与景观设计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这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但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而且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这样的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居住在这类环境里的人们常常埋怨:“活动的地方都没有”。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
怎样才能更好适应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住宅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人们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缘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廊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居住区生态空间设计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引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生态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使建筑物适合于每个住户特殊的居住形式,而且将它们设计成有机整体,也就是把建筑物组合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形态,由单纯的平面变成连续的建筑复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近年来,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有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安居乐业的合适位置,就好象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因此,我们的环境景观设计要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整体式住宅组团的建筑造型并不是要求五花八门,其中一个组团可以采用一种单体形式,也可采用几种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地貌在整体布局和环境布置中着意营造,可以前后错迭、高低错落、因地借势、就其自然,其布置灵活多样。这种居住小区空间环境丰富,通风、视野、朝向均较好,而且还有一个可用来着意刻化的大空间,有利于对其配景予以创造,重点在空间设计上易于达到聚集空间,建立自然和谐系统引导自发性活动。环境心理学指出,人们对步行有一种偏好。步行不仅是一种便宜、低噪声、对环境友善的交通形式,它还意味着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和散步的机会。步行可以充满乐趣,一边散步,一边环顾四周的人,人们可以驻足、改变方向和体验生活。这是一种灵活的运动方式,综合了交通、锻炼身体、体验和休闲。这就意味着只要我们精心考虑空间的细部处理、宜人的尺度、改善公共空间中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条件,就会间接地促成社会性活动,加强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有助于人们在精神文明上团结互助,促进文明社区建设。
总之,当今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使人们日益感到现代审美价值观念难以适应社会资源日益枯竭的高科技社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问题促使设计师努力钻研和探索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使建筑环境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与健康需要更具人文色彩。
参考文献
[1]赵冠谦.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J].城市建筑,2005,1
[2]谷秋琳.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化[J].住宅产业,2007,1
论文作者:高目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环境论文; 住宅论文; 居住小区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论文; 居民论文; 形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