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九”与“后普九”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践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九论文,均等论文,义务教育论文,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宣布: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践教育机会均等开始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后普九”(注:谢维和教授以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界,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普九”和“后普九”两个阶段。其内涵特点详见《关注普九后的基础教育》,《中国教育报》2001年6月12日第3版。)阶段。对于这样一个新阶段,它具有一些什么新的特点,与“普九”阶段实践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其实践目标又该如何来定位,才能取得最大的价值和效益?根据教育机会均等理论和我国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已有的和将要付诸行动的实践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后普九”阶段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教育机会均等在一个更高程度上得以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普九”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践模式分析
1.在量的扩张中促进机会均等
“普九”阶段,我国推进教育机会均等的第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尽力在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人数上进行扩张,使更多的人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也即首先尽最大可能实现入学机会均等。
从1985年明确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量的扩张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2000年,小学入学率已达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初中在校生人数为6256万人,比1990年2339万人增长了60%。主要年份入学率、保留率的指标如表1、2所示:
表1 全国小学、初中入学率(%)
年份
小学
初中
1985
95.9
1990
97.8
66.7
1995
78.4
1998
98.9
1999
99.1
88.5
2000
99.1
88.6
表2 小学、初中学生保留率 单位:万人
小学学生保留率
初中学生保留率
五年前小
当前小学
保留率三年前初
当前初中
保留率
学一年级
五年级在 (%) 中一年级
三年级在 (%)
在校生 校生 在校生 校生
1990
28247300
2017506971.4214227455
1178155482.81
1991
27538172
2492305690.5018030839
1631538690.49
1992
27138311
2509753592.4818450418
1657802189.85
两个表的数据来源: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教育统计报告。
2.在硬件条件的普及达标上体现机会均等
“普九”阶段除了通过量的扩张来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进程外,还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来促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进程。如“普九”阶段,学校校舍建设取得较大的发展,2000年普通中小学校舍达11.34亿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64%。有些地方确实是“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等也得到较大改善。尽管校舍、教育教学设备、仪器的改善有的是用贷款换来的,但这些改善正在发挥着作用却是不假的。另外,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九五”期间,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数量分别减少21%和14.5%,校均规模分别提高15.6%和51%,全国小学教学点减少15.6%。这样,有利于更充分的利用已有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率,从而产生规模效应。
分析“普九”阶段我国实践义务教育机会的实践内容,我们可以把这种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模式称之为“外延式”的实践模式。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是通过扩充教育设施,增加教育机会,提高入学人数的比例来实现。当然,在这一实践模式下,也还通过其他一些具体方法,如提高教师素质、进行教学改革等,来推进更深层次的教育机会均等,但是所有这些方法在这一阶段都不是主要的,而且也只是随着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即尽最大努力增加入学机会,使普九率达到85%)将要实现的时候,才渐渐提上议事日程的。
二、“后普九”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践模式分析
根据“普九”阶段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实践模式的特点,以及我国整体的教育政策和普及义务教育方针,在“后普九”阶段,我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践模式必然是“外延式”与“内涵式”并重,并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实践模式。其特点如下:
1.在巩固中实现均等
“普九”阶段普及的人口覆盖区毕竟只有85%,尚有15%的人口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即这15%的人口地区的适龄儿童少年还没有享受到九年义务制教育中的基本入学机会。况且,这15%的地区不是特别贫困的地区就是自然条件相当恶劣的地方,给普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故应同等的享有和受到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权利。所以,“后普九”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极力在这些地区实现普九,进一步提高普九率。另外,广大农村已经普九的地区,由于原有教育基础差,又面监着经济条件上不去的环境,故非常容易出现已普九成绩的后退和反复,故对这些地区还要进一步巩固普九的成绩,使之能够在保持已有普九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这条途径,做到在进一步提高普九率和巩固已普九地区的普九水平的基础上来实现入学机会的均等。这实践的仍然是“外延式”模式。
2.在提高中带动均等
“后普九”阶段除了进一步扩大普九的范围、防止已普九地区普九水平的滑坡,以保证众多适龄儿童少年平等享有就学机会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普遍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来带动深层次的教育机会均等,即朝向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均等。首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公众对机会均等的追求也随之向深层次迈进,即由“有学上”向“上好学”的方向发展。其次,知识经济来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普遍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第三,就普及义务教育、实践教育机会均等本身的历史发展实践来看,基本普及教育后,就开始把“人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放到了教育政策与实践的重要位置上来。第四,即使是进一步扩大普九率,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普九水平,也应该是按照一种新的达标要求,在一个新的水平上来进行,即实行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和适度超前的发展模式,否则,最后阶段才普九的地区和早先普九的地区在普九水平上就只能是越拉越大,同时已普九的地区也很难再维持已经达到的水平,普九的整体水平也就上不去。因此,应该把普遍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作为“后普九”阶段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九年义务教育更快更高地普及,进一步推进教育机会均等进程中的工作基轴。也就是说,“后普九”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践模式应该是以“内涵式”教育机会均等模式为基轴,以“外延式”教育机会均等模式为依托的实践模式。它所实践的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是“人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这种实践模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3.在特色中体现均等
一说要以普遍提高教育质量为“后普九”推进义务教育的工作基轴,又说这种实践模式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那么,到底如何在入学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来体现深层次的机会均等呢?著名教育家胡森曾说过,教育作为一个实践领域,其真正的本质在于地方性和民族性。这地方性和民族性说到底就是教育的特色性。也就是说,深层次的教育机会均等只能在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学校特色和个人发展特色中来体现。这是因为:第一,教育机会均等不是实现教育上的绝对平等,而是要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能有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发挥。第二,由于先天和后天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因此,人的潜能发展是千差万别的,而不是一个模式。这同时也是人之为人而与动物之区别所在。第三,教育质量的好坏主要是通过人的发展,以及人在走向社会之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更多的是运用定性的方法,而不是运用定量的方法来进行。第四,不同地区根据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特色,不同学校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不同个体根据自己不同的志趣,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地区的教育特色、学校教育特色和个人的发展特色,并且最终落实到每个人的特色发展上。这可以说是深层次的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也应该是“后普九”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