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卫民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 362600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1-188-01
一、学生缺乏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缺乏正确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是参与行动的内在因素,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没有积极的行动。我国新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而体育教学是改善青少年儿童健康状况不可缺少的因素。据调查,在回答“体育课重不重要”的问题时,大部分人认为“不重要”,只有44.7%的人认为“比较重要”。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不了解体育的功能,不懂得素质教育的实质,因而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和终身体育观。成人如此,可想象小学生深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的体育教学活动只是玩玩而已。
当小学生初次上体育课时,他们对体育并不生疏,因为他们有幼时做游戏的体验和从周围人自由参加体育活动的印象。因此他们很容易把体育课理解成“玩”,这是他们头脑中的“想象”,而现时中的体育课往往会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这样使学生一下子感到生疏和失望,从而播下“厌学”的种子。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总要面对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时间难以尽兴、技术提高程度有限、人数多、场地器材不满足等“现实”,这种想象与现实的落差会由教师对教学目的的引导和教学内容的改造,以及教学氛围的营造而减少甚至消除,也会由于教师的“不在意”而扩大。
其次,学生自身体质的差异。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在学习效果方面有两个很重要的区别:一是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得易见,即是当场显示技能差别,一个动作做得好坏立即展现在全体同学面前,而其他学科因是头脑中的知识,当场学习效果怎样,别人并不知道。因此,很快很直接的评价会使一些学习较慢的同学感到自卑;二是在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的技能是要相互结合运用的,而其他学科很少存在学习效果的相互配合问题。因此,“差生”在体育比赛中容易受到排斥,自信心受到伤害,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笨”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2、教师本身的教学素质水平。
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在整个学校教育和教师整体中是具有特殊性的一个群体,即相对于知识学科的“文人”和艺术学科的“艺术人”,他们是“武人”的形象,有些体育教师总是以粗暴和强制的形象出现,学生也会因对体育教师“反感”而迁移到对体育教学的“厌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有些体育教师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上课敷衍了事,心不在焉,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师要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出发,认真研究兴趣教学规律,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教学因素。例如:在低段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学习动作就是一个不错的增强教材趣味性的策略。
教师要注重情感教学,注意语言的把握,讲究情感感染。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活泼,要努力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言“现在我们来学小鸟飞”与“小朋友在我们大自然中生存着许多活泼可爱的鸟类朋友,它们自由地在蓝天飞翔,今天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鸟,飞一飞,想一想你会怎样飞?”的语言相比,来引导小朋友“模仿小鸟飞”,学生所唤发出来的参与热情会大不一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了对新知识的兴趣,便可以产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但强度较小,不能持久;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即对新知识的心理需求,是产生参与意识的主要心理动力。求知欲的产生,一是出于对某种知识感兴趣;二是知道这种新知识对自己有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而且必须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
其次,创设学生主动探索的浓厚氛围。教师在课堂上构筑一种自由对话的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积极鼓动学生质疑争论,允许学生向教师发难,凡是学生自己能领悟的知识、原理,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只做引导、启发即可。
实现真正有效的探索,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没有目标的探索充其量只是自由散漫的学习,而且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要求,这样才能提升探索的效率。如在教学“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时,在讲了基本方法,尝试练习之后,我让各学习小群体根据刚才各自的练习情形,确定本组本课的探索目标。
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一点小小的发现,教师也要及时加以鼓励,这样可以不断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要及时扶一扶、点一点、拔一拔,培养学生探索的韧性和毅力。
最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参与的有效保证。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和角色的转变。观念转变的核心是学生主体观的真正确立,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角色转换的根本,是变“主宰”者为“主导”者,变“讲师”为“导师”角色,要切实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变“管理约束性”的教学为“启发、容忍、帮助”性的教学,要从示范、讲解、传授向辅助、指导、参与转变。
总之,体育教学中“厌学”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原因也是多样的,在体育教学的改革逐步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转变过程中,决不能无视体育教学的“厌学”现象,而应从其原因的分析去寻求“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端正教学目的”的方向和方法。作为教师,要实现学生的真正参与,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参与过程,抓住其实质,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华.兴趣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2]曾中权.体育教师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论文作者:颜卫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教师论文; 厌学论文; 意识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这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