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摘要:目的 探索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集120份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为探索对象,将其分为正常血清标本、溶血血清标本,脂血血清标本,每项标本各有40份。结果 溶血血清组的CK(167.58±5.69)U/L、GLU(5.86±0.14)mmol/L、AST(71.36±2.69)U/L、TBIL(25.69±3.75)umol/L、TP(85.69±2.45)g/L、ALB(53.61±4.25)g/L、BUN(6.48±1.85)mmol/L均高于血清组(P<0.05),而脂血血清组CK(110.87±3.64)U/L、GLU(9.68±0.58)mmol/L、TBIL(60.34±4.58)umol/L、TP(72.14±1.65)g/L、AST(24.58±2.58)U/L、ALB(44.58±3.58)g/L、ALT(59.64±2.87)U/L均高于血清组(P<0.05)。结论 当血清标本发生脂血和溶血反应时,可对生化指标结果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血清标本;溶血;脂血;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常用的项目包括肝肾功能检验、血脂检验、血糖检验等,其属于判断疾病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患者治疗的重要依据[1]。临床上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可在保存、传递、采集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影响诊断结果,其中最常见的现象为脂血、溶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受到严重影响[2]。而本文旨在探索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120份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其中40份为正常脂血血清,40份为溶血血清,40份为正常血清,所有标本均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集。
脂血血清组受检者平均年龄为(34.05±4.58)岁之间,19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
溶血血清组受检者平均年龄为(34.76±4.81)岁之间,2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
正常血清组受检者平均年龄为(34.34±4.29)岁之间,18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
三组受检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选自地:由吉林敖东药业公司提供脂肪乳注射液;由朗道公司提供质控品;由德赛诊断系统有限公司、中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长征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相关检测试剂。本次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用奥林巴斯AU 400型号。
方法:对本次收集的三份不同血清进行生化检验,主要包括CK、GLU、ALT、AST、TBIL、TP、ALB、BUN等。同时实施回顾性分析法,对各组血液标本结果进行统计。脂血血清标本和溶血血清标本的制备:(1)脂血血清标本的制作方式:将40份脂血血清捣碎(使用竹签完成),再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以每分钟3000r速度进行,且维持五分钟,随后提取血清4.8ml,将其与50ul脂肪乳注射液(浓度为20%)以及150ul去离子水混合均匀,从而获取脂血血清标本(浓度为4%);(2)溶血血清标本制作:和脂血标本制作方式相同,但其仅需完成离心处理后,提取溶血血清标本。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不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指标。三组血清标本均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包括CK(肌酸激酶)、GLU(葡萄糖)、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TP(总蛋白)、ALB(白蛋白)、BUN(血尿素氮)。实施三次检验后,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对比三组不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
通过分析表格,可发现溶血血清组的CK、GLU、AST、TBIL、TP、ALB、BUN水平值均高于血清组(P<0.05),而脂血血清组CK、GLU、TBIL、TP、AST、ALB、ALT水平值均高于血清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上统称为生化检验,根据类别不同,可分为电解质检验、血糖检验、肾功能检验,同时其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3]。若检验结果不正确,方可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
溶血可因体外、体内两种因素诱发,同时其也是导致血液检验错误的主要原因。体外溶血主要是指因代谢情况、表面活性剂污染、抽血设置不当而诱发;体内溶血主要是由物理、化学干扰所致[4~5]。同时部分血液还可因血清分离操作不当、真空管负压不合格、穿刺困难等因素引起溶血[6]。除此之外,因为溶血,红细胞成份逸出,可导致部分检验结果升高。而本次试验发现,部分生化指标出现升高现象,从而证实了以上研究。除此之外,血液内乳糜微粒升高可导致脂浊情况的发生,而脂血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合并高脂血症、采血前应用了脂肪乳、采血前进餐[7]。同时脂浊现象还可导致吸光度、透光度、浊度发生改变,从而促使光线散射,影响生化指标结果[8]。
从溶血活化变化角度分析,乳酸脱氢酶中红细胞内活性与血清活性比率为160:1,溶血后血清中活性变化率为+272.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中红细胞内活性与血清活性比率为40:1,溶血后血清中活性变化率为+220.0,钾中红细胞内活性与血清活性比率为23:1,溶血后血清中活性变化率为+24.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红细胞内活性与血清活性比率为6.7:1,溶血后血清中活性变化率为+55.0,葡萄糖红细胞内活性与血清活性比率为0.82:1,溶血后血清中活性变化率为+5.0,无机磷红细胞内活性与血清活性比率为0.78:1,溶血后血清中活性变化率为+9.1,钠红细胞内活性与血清活性比率为0.11:1,溶血后血清中活性变化率为+1.0,钙红细胞内活性与血清活性比率为0.10:1,溶血后血清中活性变化率为+2.9,其中溶血对LDH,K,AST影响性最大。
总而言之,当血液标本出现脂血或溶血现象时,可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对此应规范血液采集、保存、转运流程,从而避免出现脂血和溶血现象。
参考文献
[1]刘小敏,唐恒锋,李文郎等.高脂血、溶血标本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低水平HBV-DNA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05(21):3217-3218,3220.
[2]杨孟.脂血、高胆红素和溶血标本对乙型肝炎病毒DNA 荧光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5,55(18):24-24.
[3]李莹.溶血、脂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13(9):97-97.
[4]王建宇.探讨血清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5,56(3):206-206,223.
[5]费月平,邢建明.溶血和脂浊标本对负相速率反应生化检测项目干扰的消除方法探讨[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4):47-50.
[6]黄宏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6):49-50.
[7]罗祖军,邹德学,王强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4,74(22):2879-2880,2883.
[8]刘凤玲,沈容华,董兰梅等.血液标本采集方式等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62-63.
论文作者:崔延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血清论文; 标本论文; 活性论文; 生化论文; 率为论文; 血液论文; 细胞内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