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原则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际应用论文_谭玉婷

音乐教学原则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际应用论文_谭玉婷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省 成都市 610101)

摘要:教学原则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简单来说就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教师有效的教学和学生有效的学习,始终贯彻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小学音乐课堂充满着童真童趣,孩子们天真好学,怎样将音乐教学原则合理有效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当中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学原则;小学课堂;实际应用

教学原则有效的指导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它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灵活运用,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有效的学习都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材中的部分作品为例,探究音乐教学原则在小学课堂当中怎样的实际应用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就是把宣传和思想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在音乐课堂上可以用活动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要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就要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时,注意选择健康有益、积极向上,弘扬真善美的活动内容。如唱歌综合课《洗手绢》中用洗手绢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要勤劳、热爱劳动;歌唱综合课《义勇军进行曲》告诉同学们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要热爱祖国和人民;歌唱综合课《友谊的回声》中用歌声告诉学生要珍惜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欣赏综合课《森林的歌声》中作曲家用大自然的水木昆虫的声音告诉大家爱护森林,保护可爱的动物们。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曲目,由于字数原因,不在一一举例。所有弘扬真善美的歌曲都有关于“德育”的因素在里面。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民国初年提出了“军国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教育”这五种教育,大力推行“五育并举”,公民道德教育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随着时代发展到最近,教育部又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可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德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音乐教学论》中作者对于寓教于乐原则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提出了三点注意事项。在第一点中作者强调了音乐教学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1]。在教材和教学过程,尤为注意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在教材方面,教师不仅要把控好教材内容,还要熟悉学生的学情以及年龄特点。在教材把控方面教师不仅要仔细研读教材还要注意在一个单元之内,课与课之间内在的联系,单元与单元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整本教材有一个大致的结构框架,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思想性和艺术性运用于实际教学。在第二中提出要遵循音乐审美规律,以美育人,音乐一直以来就是时间和美好的化身,音乐课堂不是传统课堂,全靠理论性的说教,而是用音乐特有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享受美。第三点注重教师自身要为人师表。自己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二、活动参与原则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是具有非语言性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工具之一[2]。怎样让学生在音乐里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呢?参与音乐活动,是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最佳途径。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才能真正发挥活动的价值。在音乐教学中,活动参与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既包括物理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物理环境就是指与音乐教室相关的一些物体,比如 :多媒体、挂图、座位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物理环境,比如说学习戏曲方面的作品六年级上册唱歌综合课《校园小戏迷》,教师可以在挂图方面选择与京剧相关脸谱或乐器。座位也是教学过程中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现在大部分中小学都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里面的座位不是一般教室里面那种不可移动的凳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音乐教室里的座位可以单独移动,这样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自主进行座位形状的变化,小小的座位既方便教学活动的施展又有利于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二点:学生参与活动要在质不在量,要让学生适度的在音乐活动中“玩”。学生有质量的参与音乐活动,哪怕只是在音乐主题出现时只做一个拍手的简单动作,也算学生有效的参与到了音乐中。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小学组一等奖)四年级下册欣赏综合课《划龙船》,老师在介绍歌曲渐强和渐弱时虽然只运用了划桨的方式但是在学生的参与和教学效果方面表现得非常精彩,这篇课例有一个值得教师在应用参与活动原则是注意的地方是,所有活动的参与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并不是一开始就给予学生很难的参与活动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任何一种音乐教学活动,任何学龄阶段的学生。

第三点:教师要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和锻炼。这一点是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的基础,但教师还要考虑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设计的音乐活动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相符合。

三、情感性原则

情感性原则是贯彻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一种关键性的原则。音乐这门情感的艺术,也决定了音乐教育要把情感性原则放在教学的重点位置。在情感性原则方面教材提醒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之前,深入了解作品,挖掘作品的情感性,让学生在音乐中完成与音乐的情感交流,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怎样进行情感交流呢?还需要与学生进行活动,可见教学原则并不是单一使用,一节课的顺利开展必定是多种教学原则的综合体现。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要用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去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对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对教师在范唱、范奏方面有着要求。

在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小学组一等奖)五年级唱歌综合课《美丽的夏牧场》中,歌曲为3/4的弱起节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节奏的韵律,老师在范唱时歌声悦耳、舞台动作优美舒展。再比如说音乐观摩课《逛花街》,由于这是一首广东的地方民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免要带入粤语,面对一群非粤语地区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教师的面部表情一直非常夸张,肢体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只有教师自己沉浸在愉快的气氛当中,才能更快的带领学生进入到歌曲的情绪中。这些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会给在学生视觉和听觉上带来最直观的情感体验。

四、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一门学科的设定的基本原则,音乐学科作为义务教育下面的一个分支,也不例外,无论是偏向理论性的和声、曲式、编曲还是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教学都离不开科学性原则的指导。专业师范院校所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都是为了学习学科内在的科学性,让科学性更好的为实际教学服务,更好的了解学生同时也了解教师自己。当前《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去年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也是一线音乐教师进一步遵守学科科学性的核心读物。

结语

音乐教学原则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音乐教学原则在一节音乐课中并不是单一使用的,一节课的顺利开展必定是多种教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除了上述的寓教于乐原则、参与活动原则、情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之外还有许多音乐原则,只要是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原则在课堂上都可以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6.

[2]高荻保治.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

作者简介:谭玉婷(1995.11-),女,重庆人,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

论文作者:谭玉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音乐教学原则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际应用论文_谭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